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7913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同轴心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第一旋钮与第二旋钮相适配,第一旋钮的内壁设有凹部,第二旋钮的外壁设有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旋转第一旋钮时,凸部与凹部相互触碰,带动第二旋钮的时候同时会发出提示声,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只需听闻提示声便将物镜准确定位,非常地便于操作。
【专利说明】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膜片钳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脑片或组织膜片钳记录系统采用正置显微镜,工作物镜为浸水镜头。一般操作为:装好载玻片后,调节粗准焦旋钮至距离载玻片上的实验标本最远的位置,再调节显微操作器将膜片钳的微电极调至视野中央,可预先设定显微操作器将微电极自动调定在一个合适的高度,调节粗准焦旋钮,直到在一般物镜的视野下可见微电极,然后转换成浸水镜头,浸水镜头不能碰到微电极。调节微电极,同时缓慢调节细准焦旋钮对微电极进行对焦,调整物镜与标本之间微小的距离,以便能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视窗。如此反复微调,直到在视野下可见微电极与载玻片上的实验标本在同一平面上,方可微调微电极钳制标本以记录相关实验参数。
[0003]在预先设定微电极工作角度的前提下,由于微电极只能在浸水镜头和载玻片之间极微小的距离间工作,其微调节的距离大约为几毫米,在调节细准焦螺旋时,容易使得浸水镜头触碰到微电极,造成微电极损坏,干扰实验结果。故现有设备在操作时容易造成失误,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损坏设备。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在旋转旋钮时,会发出提示声,通过提示声可以有效控制物镜移动微小距离。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包括相同轴心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第一旋钮与第二旋钮相适配,第一旋钮的内壁设有凹部,第二旋钮的外壁设有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
[0007]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8]所述第一旋钮包括旋转钮和第一圈壁,第一圈壁的内壁上均匀地设置有所述凹部。
[0009]所述第二旋钮上具有第二圈壁,第二圈壁的外壁上均匀地设置有所述凸部。
[0010]所述第二旋钮套设于第一旋钮内。
[0011]所述第二旋钮的中心设有孔洞。
[0012]一种膜片钳显微镜,包括观测台和基座,观测台上设有观测目镜和物镜组,基座上设有载物台、粗准调焦旋钮和细准调焦旋钮,物镜组位于载物台的上方,细准调焦旋钮包括相同轴心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第一旋钮与第二旋钮相适配,第一旋钮的内壁设有凹部,第二旋钮的外壁设有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
[0013]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0014]1、第一旋钮的内壁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凹部,第二旋钮的外壁上也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凸部,当旋转第一旋钮的时候,凸部与凹部相互触碰,带动第二旋钮的时候同时会发出提示声,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只需听闻提示声便将物镜组准确定位,非常地便于操作。
[0015]2、巧妙地将凸部和凹部均匀地分布设计,使得第二旋钮转动时能带动物镜准确移动预定的距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装有该细准调焦旋钮的膜片钳显微镜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旋钮的正面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细准调焦旋钮的拆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显微镜的基座,11、细准调焦旋钮,110、第一旋钮,111、防滑条,112、旋转钮,113、第一圈壁,114、凹部,115、第二旋钮,116第二圈壁,117、凸部,118、中心轴孔,119、固定
孔,12、粗准调焦旋钮,13、膜片钳微电极夹持器,14、载玻片,15、膜片钳微电极,16、载物台,
20、显微镜的观测台,21、目镜,22、物镜组,23、浸水镜头,30、细准调焦驱动轴,31、固定柱,
40、刻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至3所示,为一种显微镜,包括观测台20和基座10,观测台20上设有观测目镜21和物镜组22,基座10上设有载物台16、粗准调焦旋钮12和细准调焦旋钮11,物镜组22位于载物台16的上方,载物台16上设置了装置有微电极15的膜片钳微电极夹持器13,细准调焦旋钮11包括相同轴心的第一旋钮110和第二旋钮115,第一旋钮110与第二旋钮115相适配,第一旋钮111上设有第一圈壁113,第一圈壁113的内壁设有凹部114,第二旋钮115上设有第二圈壁116、中心轴孔118和固定孔119,第二圈壁116的外壁设有与凹部114相对应的凸部117,显微镜内部与还设有与细准调焦旋钮111相对应的细准调焦驱动轴30,细准调焦驱动轴30上设有与固定孔119相对应的固定柱31,细准调焦旋钮111上还设有刻度盘40。
[0023]如图1,膜片钳显微镜在操作使用时,在装好载玻片14后,调节粗准焦旋钮12至距离载玻片上的实验标本最远的位置,再调节膜片钳的微电极15至视野中央,可预先将微电极15调定在一个合适的高度,调节粗准焦旋钮12,直到在一般物镜的视野下可见微电极15,然后转换成浸水镜头23,浸水镜头23不能碰到微电极15,然后再缓慢调节细准焦旋钮11对微电极15进行对焦,细准焦旋钮11上设有刻度盘40,细准焦旋钮11转动一圈浸水镜头下降距离为0.1mm,亥Ij度盘40上的最小刻度为I μ m,即浸水镜头每下降I μ m刻度盘发出提示声I次,如此调整浸水镜头23与载玻片14之间的微小距离,以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视窗,继续微调直到在视野下可见微电极15与载玻片14上的实验标本在同一平面上,再微调微电极15钳制标本以记录相关实验参数。以后再次进行类似实验时,在膜片钳微电极15预设了固定工作角度的前提下,可预先自动设置微电极15与载玻片14在合适间距,然后微调细准焦旋钮11,通过声响的次数便可定位浸水镜头23的位置,既高效快捷,也避免了微电极15的损坏。[0024]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5]1、第一旋钮110的内壁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凹部114,第二旋钮115的外壁上也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凸部117,当旋转第一旋钮110的时候,凸部117与凹部114相互触碰,带动第二旋钮115的时候同时会发出提示声,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只需听闻提示声便将物镜准确定位,非常地便于操作。
[0026]2、巧妙地将凸部117和凹部114均匀地分布设计,使得第二旋钮115转动时能带动物镜组22准确移动预定的距离。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同轴心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第一旋钮与第二旋钮相适配,第一旋钮的内壁设有凹部,第二旋钮的外壁设有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钮包括旋转钮和第一圈壁,第一圈壁的内壁上均匀地设置有所述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钮上具有第二圈壁,第二圈壁的外壁上均匀地设置有所述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钮套设于第一旋钮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膜片钳显微镜细准调焦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钮的中心设有孔洞。
6.一种膜片钳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测台和基座,观测台上设有观测目镜和物镜组,基座上设有载物台、粗准调焦旋钮和细准调焦旋钮,物镜组位于载物台的上方,细准调焦旋钮包括相同轴心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第一旋钮与第二旋钮相适配,第一旋钮的内壁设有凹部,第二旋钮的外壁设有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
【文档编号】G02B21/26GK203630437SQ20132076178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蔡典其, 杨春涛, 俞晓立, 陈珏铭, 骆月妍 申请人:蔡典其, 杨春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