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差光栅面板、应用其的立体显示器与其显示方法

文档序号:271367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视差光栅面板、应用其的立体显示器与其显示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差光栅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多个第一主电极、多个第一副电极、多个第二主电极与多个第二副电极。液晶层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主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节距P1。第一副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一主电极交替设置。第二主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二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节距P2。第二副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二主电极交替设置。两倍第二节距P2大于第一节距P1,并且第一节距P1大于第二节距P2,亦即2*P2>P1>P2。
【专利说明】视差光栅面板、应用其的立体显示器与其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切换的视差光栅面板与立体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观看距离的可切换的视差光栅面板与立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立体显示器利用视差光栅(Parallax Barrier)技术是于平面显示面板前加上黑白相间的光栅,因左右眼观看光栅的角度不同,使得左眼能看到一部分的像素,而右眼能看到另一部分的像素,进而产生立体影像的效果。此光栅例如可以液晶面板制作而成。
[0003]一般的液晶面板具有固定的光栅宽度,因此其立体影像的可视区域或是观赏区域也是固定的。若使用者往前或往后移动至可视区域外便可能会看到具有高度干扰(crosstalk)的立体影像,或者左右眼影像颠倒的幻视或鬼影(pseudoscopy),也就是观赏者的左眼以及右眼直接进入到左右眼反转区,因此观赏者容易会有晕眩与不舒服的感觉。如此的缺点对于应用视差光栅面板的立体显示器——尤其是可携式装置如手机、笔电或平板等——而言,会造成使用者观看上的困扰与不便。因此,如何随使用者的前后位置调整立体影像的观赏区域,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可调整观赏区域的可切换的视差光栅面板。视差光栅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多个第一主电极、多个第一副电极、多个第二主电极与多个第二副电极。液晶层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主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节距P1。第一副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一主电极交替设置。第二主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二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节距P2。第二副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二主电极交替设置。两倍第二节距P2大于第一节距P1,并且第一节距Pl大于第二节距P2,亦即2*P2>P1>P2。
[0005]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电极具有主宽度,第一副电极具有副宽度,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与第一副电极之间具有间距宽度。主宽度大于副宽度,且副宽度大于间距宽度。
[0006]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视差光栅面板还包含第一主电压源、第一副电压源、第二主电压源与第二副电压源。第一主电压源电性连接第一主电极,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第一主电压或共通电位至第一主电极。第一副电压源电性连接第一副电极,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副电极。第二主电压源电性连接第二主电极,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第二主电压或共通电位至第二主电极。第二副电压源电性连接第二副电极,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二副电极。
[0007]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视差光栅面板还包含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主电压源与第二主电压源,用以控制第一主电压源提供第一主电压、且第二主电压源提供共通电位,或者控制第一主电压源提供共通电位、且第二主电压源提供第二主电压。
[0008]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视差光栅面板还包含切换器,电性连接第一主电压源、第一副电压源、第二主电压源与第二副电压源,用以于平面显示时,让第一主电极、第一副电极、第二主电极与第二副电极具有浮动电位。
[0009]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电极与第一副电极共平面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第二主电极与第二副电极共平面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
[0010]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视差光栅面板还包含绝缘层,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第一主电极置于液晶层与绝缘层之间,且第一副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绝缘层之间。
[0011]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视差光栅面板还包含绝缘层,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第一主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绝缘层之间,且第一副电极置于液晶层与绝缘层之间。
[0012]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包含平面显示面板与视差光栅面板。平面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视差光栅面板设置于平面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前。视差光栅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多个第一主电极、多个第一副电极、多个第二主电极与多个第二副电极。液晶层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主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节距P1。第一副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一主电极交替设置。第二主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二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节距P2。第二副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二主电极交替设置。两倍第二节距P2大于第一节距P1,并且第一节距Pl大于第二节距P2,亦即2*P2>P1>P2。
[0013]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平面显示面板包含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至少沿一排列方向排列。第一主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排列方向相夹第一夹角Θ 1,且O度〈Θ 1〈90度。
[0014]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主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排列方向相夹第二夹角Θ2,且
O度〈Θ 2〈90 度。
[0015]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45度≤(Θ 1- Θ 2)≤45度。
[0016]本发明又一态样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包含:
[0017]提供立体显示器。立体显示器包含平面显示面板与视差光栅面板。视差光栅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多个第一主电极、多个第一副电极、多个第二主电极与多个第二副电极。液晶层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主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节距P1。第一副电极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一主电极交替设置。第二主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二主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节距P2。第二副电极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与第二主电极交替设置。2*P2>P1>P2。
[0018]检测观赏者与立体显示器之间的垂直距离。
[0019]于立体显示时,若观赏者移动使垂直距离落在第一可视范围,则提供第一主电压至第一主电极,且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副电极、第二主电极与第二副电极。
[0020]于立体显示时,若观赏者移动使垂直距离落在第二可视范围,则提供第二主电压至第二主电极,且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主电极、第一副电极与第二副电极。第一可视范围所界定的第一最佳可视距离小于第二可视范围所界定的第二最佳可视距离。
[0021]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方法还包含于平面显示时,让第一主电极、第一副电极、第二主电极与第二副电极皆具有浮动电位。
[0022]藉由施加不同信号至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上述实施方式的可切换的视差光栅面板能够具有不同的观赏区域,以减少立体显示器的死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器与一观赏者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的立体图;
[0025]图3为图2的视差光栅面板的剖面图;
[0026]图4为图3的视差光栅面板的电路图;
[0027]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观赏者的垂直距离与观赏角度的关系图;
[0029]图7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30]图8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再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31]图9A为图1的平面显示面板的局部上视图; [0032]图9B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的第一主电极与第一副电极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上视图;
[0033]图9C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的第二主电极与第二副电极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上视图。
[0034]其中,附图标记:
[0035]100:平面显示面板102:显示面
[0036]110:像素单元200:视差光栅面板
[0037]210:第一基板220:第二基板
[0038]230:液晶层240:第一主电极
[0039]250:第一副电极260:第二主电极
[0040]270:第二副电极280、290:绝缘层
[0041]310:检测器340:第一主电压源
[0042]350:第一副电压源360:第二主电压源
[0043]370:第二副电压源380:控制器
[0044]AD:排列方向D:垂直距离
[0045]E1、E2:延伸方向J:交界线
[0046]O:观赏者OVDl:第一最佳可视距离
[0047]0VD2:第二最佳可视距离 Pl:第一节距
[0048]P2:第二节距Rl:第一可视范围
[0049]R2:第二可视范围W1、W4:主宽度
[0050]W2、W5:副宽度W3、W6:间距宽度
[0051]Θ 1:第一夹角Θ 2:第二夹角
[0052]S910、S920、S930、S940、S950、S96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0053]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54]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器与一观赏者O的示意图。立体显示器包含平面显示面板100与视差光栅面板200。平面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面102。视差光栅面板200设置于平面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2之前。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图1的立体显示器以爆炸图型式绘示的示意图。
[0055]具体而言,平面显示面板100可包含多个像素单元110,平面显示面板100藉由这些像素单元I1而于显示面102显示左眼影像与右眼影像。通过可切换的视差光栅面板200,观赏者O的左眼能够看到左眼影像,而右眼能够看到右眼影像,因此观赏者O能够体验到立体影像。
[0056]接着请一并参照图2与图3,其中图2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200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视差光栅面板200的剖面图。视差光栅面板200包含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20、液晶层230、多个第一主电极240、多个第一副电极250、多个第二主电极260与多个第二副电极270。液晶层230置于第一基板210与第二基板220之间。第一主电极240置于第一基板210与液晶层230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240之间具有第一节距P1。第一副电极250置于第一基板210与液晶层230之间,且与第一主电极240交替设置。第二主电极260置于第二基板220与液晶层230之间。任两相邻的第二主电极260之间具有第二节距P2。第二副电极270置于第二基板220与液晶层230之间,且与第二主电极260交替设置。其中两倍第二节距P2大于第一节距Pl,并且第一节距Pl大于第二节距P2,亦即2*P2>P1>P2。
[0057]简言之,藉由施加不同信号至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二主电极260,本实施方式的可切换的视差光栅面板200能够调整不同的观赏区域,以减少立体显示器的死角。具体而言,视差光栅面板200可选择以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二主电极260其中一者为视差光栅电极。因2*P2>P1>P2,也就是第一节距Pl不同于第二节距P2,又因不同的节距对应至不同的观赏区域,因此藉由选择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二主电极260其中一者为视差光栅电极,视差光栅面板200能够具有不同的观赏区域,如此一来可以针对使用者位置调整观赏区域,就能减少立体显示器的死角。
[0058]接着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电极240具有主宽度W1,第一副电极250具有副宽度W2,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一副电极250之间具有间距宽度W3。主宽度Wl大于副宽度W2,且副宽度W2大于间距宽度W3。其中第一主电极240可被选择作为视差光栅电极,而第一副电极250为辅助提供共通电位的电极,以使得液晶层230中的电场分布更均匀。而两相邻的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一副电极250之间相隔间距宽度W3以互相电性分离。另外,相似的,第二主电极260具有主宽度W4,第二副电极270具有副宽度W5,两相邻的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之间具有间距宽度W6。主宽度W4大于副宽度W5,且副宽度W5大于间距宽度W6。
[0059]接着请参照图4,其为图3的视差光栅面板200的电路图。详细而言,视差光栅面板200还包含第一主电压源340、第一副电压源350、第二主电压源360与第二副电压源370。第一主电压源340电性连接第一主电极240,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第一主电压或共通电位至第一主电极240。第一副电压源350电性连接第一副电极250,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副电极250。第二主电压源360电性连接第二主电极260,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第二主电压或共通电位至第二主电极260。第二副电压源370电性连接第二副电极270,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二副电极270。其中第一主电压与第二主电压皆不同于共通电位。
[006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视差光栅面板200可还包含控制器380,电性连接第一主电压源340与第二主电压源360,用以控制第一主电压源340提供第一主电压、且第二主电压源360提供共通电位,或者控制第一主电压源340提供共通电位、且第二主电压源360提供第二主电压。因此当第一主电压源340提供第一主电压至第一主电极240,且第二主电压源36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二主电极260时,第一主电极240为视差光栅面板200的视差光栅电极;而当第一主电压源34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主电极240,且第二主电压源360提供第二主电压至第二主电极260时,第二主电极260为视差光栅面板200的视差光栅电极。
[0061]接着将对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请一并参照图4至图6,其中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观赏者O的垂直距离D与观赏角度的关系图,其中垂直距离D即为立体显示器与观赏者O之间的垂直距离。垂直距离D可藉由位置检测器310检测,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不再赘述。详细而言,在操作上,如步骤S910所示,可先提供立体显示器,例如可为图1的立体显示器。接着如步骤S920所示,立体显示器可切换为平面影像或立体影像,则立体显示器可先判别目前为立体显示或平面显示,例如是可依照观赏者O所输入指令,切换为立体显示或平面显示,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若判别为立体显示,则进行至步骤S930,可检测观赏者O与立体显示器之间的垂直距离D。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立体显示器可还包含检测器310,电性连接控制器380,检测器310可设置于立体显示器内或者是立体显示器外均可。其中检测器310可为眼球检测系统、脸部辨识模组或者其他能够检测观赏者O的左右眼位置的装置,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不再赘述。
[0062]接着,如步骤S940所示,于立体显示时,若检测的结果为观赏者O移动使垂直距离D落在第一可视范围Rl (在图6中以箭头所指的网点区域表示),则提供第一主电压至第一主电极240,且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副电极250、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以图4而言,检测器310可将检测结果传送至控制器380,使得控制器380控制第一主电压源340与第二主电压源360,亦即第一主电压源340提供第一主电压至第一主电极240,且第二主电压源36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二主电极260。另外第一副电压源35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副电极250,且第二副电压源37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二副电极270。请参照图3,对应第一主电极240的部分液晶层230会形成遮光区,而对应第一副电极250的部分液晶层230则形成透光区,如此一来视差光栅面板200即产生具有第一节距Pl的视差光栅。
[0063]接着请回到图4至图6。另外,如步骤S950所示,若检测的结果为观赏者O移动使垂直距离D落在第二可视范围R2(在图6中以箭头所指的网点区域表示),则提供第二主电压至第二主电极260,且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主电极240、第一副电极250与第二副电极270,其中第一可视范围Rl所界定的第一最佳可视距离OVDl小于第二可视范围R2所界定的第二最佳可视距离0VD2,也就是第一可视范围Rl较第二可视范围R2靠近立体显示器,第一最佳可视距离OVDl小于第二最佳可视距离0VD2。以图4而言,检测器310可将检测结果传送至控制器380,因此控制器380控制第一主电压源34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主电极240,且控制第二主电压源360提供第二主电压至第二主电极260。另外第一副电压源35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一副电极250,且第二副电压源370提供共通电位至第二副电极270。请参照图3,对应第二主电极260的部分液晶层230会形成遮光区,而对应第二副电极270的部分液晶层230则形成透光区,如此一来视差光栅面板200即产生具有第二节距P2的视差光栅。因此,立体显示器即可依据观赏者O的位置而选择以第一主电极240或第二主电极260当作视差光栅电极,以使得观赏者O能够体验到立体影像。
[0064]请参照图3与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主电极240当作视差光栅电极时,视差光栅面板200具有第一可视范围R1,此第一可视范围Rl具有第一最佳可视距离OVDl ;而第二主电极260当作视差光栅电极时,视差光栅面板200具有第二可视范围R2,此第二可视范围R2具有第二最佳可视距离0VD2,其中第一可视范围Rl与第二可视范围R2例如为观赏者O的两眼之间的干扰(crosstalk)区域可为小于5%的区域。第一可视范围Rl与第二可视范围R2之间具有交界线J,交界线J可为第一可视范围Rl与第二可视范围R2的虚线的交界点所连成的线。另外,如上所述,因2*P2>P1>P2,亦即第一可视范围Rl与第二可视范围R2具有交界线J,且第一可视范围Rl与第二可视范围R2为空间上连续的范围。
[0065]接着请一并参照图4与图5。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立体显示器可更具有平面显示功能。具体而言,视差光栅面板200可还包含切换器390,电性连接第一主电压源340、第一副电压源350、第二主电压源360与第二副电压源370。切换器390用以于平面显示时,让第一主电极240、第一副电极250、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具有浮动电位,例如第一主电压源340、第一副电压源350、第二主电压源360与第二副电压源370皆不提供任何信号至第一主电极240、第一副电极250、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因此当于步骤S920时,立体显示器判别目前为平面显示后,即进行步骤S960:让第一主电极240、第一副电极250、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皆具有浮动电位。也就是说,在平面显示时,液晶层230(如图3所绘示)的液晶分子皆处于未被驱动的状态,因此液晶层230具可穿透性,使得图1的平面显示面板100的平面影像能够穿透视差光栅面板200,让图1的观赏者O能够看到平面影像。如此一来,经由切换器390,即可让立体显示器具有平面/立体影像切换功能。
[0066]接着请回到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一副电极250共平面置于第一基板210与液晶层230之间,且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共平面置于第二基板220与液晶层230之间。也就是说,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一副电极250可由同一制程所形成。例如可先在第一基板210上形成一层透明导电层,接着再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以一并形成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一副电极250。另外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亦可由同一制程所形成,其细节便不再赘述。
[0067]然而视差光栅面板200的设置并不以图3为限。接着请参照图7,其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200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与图3的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第一主电极240、第一副电极250、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的设置方式以及绝缘层280与290的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视差光栅面板200可还包含绝缘层280,置于第一基板210与液晶层230之间。第一主电极240置于液晶层230与绝缘层280之间,且第一副电极250置于第一基板210与绝缘层280之间,亦即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一副电极250由不同制程所形成。例如可先在第一基板210上形成一层透明导电层,接着再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以形成第一副电极250。之后依序形成绝缘层280与另一透明导电层以覆盖第一基板210与第一主电极240。接着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以形成第一主电极240。
[0068]另外,视差光栅面板200可还包含绝缘层290,置于第二基板220与液晶层230之间。第二主电极260置于液晶层230与绝缘层290之间,且第二副电极270置于第二基板220与绝缘层290之间,而其形成方式可与上述的第一主电极240、绝缘层280与第一副电极250相同。至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因与图3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0069]接着请参照图8,其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200再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与图7的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第一主电极240、第一副电极250、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的设置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副电极250置于液晶层230与绝缘层280之间,且第一主电极240置于第一基板210与绝缘层280之间。另外第二副电极270置于液晶层230与绝缘层290之间,且第二主电极260置于第二基板220与绝缘层290之间。至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因与图7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0070]接着请参照图9A至图9C,其中图9A为图1的平面显示面板100的局部上视图,图9B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200的第一主电极240与第一副电极250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上视图,而图9C为图1的视差光栅面板200的第二主电极260与第二副电极270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上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像素单元110至少沿排列方向AD排列。第一主电极240的延伸方向El与排列方向AD相夹第一夹角Θ 1,且O度〈Θ 1〈90度。也就是说,延伸方向El既不与排列方向AD平行,亦不正交。如此一来,可减少平面显示面板100与视差光栅面板200 (如图1所绘示)之间的莫瑞效应(Moire Effect),亦即可避免显示时有云状纹产生。
[0071]另一方面,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主电极260的延伸方向E2与排列方向AD可相夹第二夹角Θ 2,且O度〈Θ 2〈90度。也就是说,延伸方向E2既不与排列方向AD平行,亦不正交。此种设置亦可减少平面显示面板100与视差光栅面板200 (如图1所绘示)之间的莫瑞效应。
[0072]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Θ I与第二夹角Θ 2可具有相同或相异的值。例如在图9B中,若以排列方向AD为基准,第一夹角Θ I具有负角度,在图9C中,第二夹角Θ2具有正角度。基本上,只要第一夹角Θ I与第二夹角Θ 2符合条件:-45度< (Θ 1-Θ 2) <45度,皆在本发明的范畴中。
[0073]本发明提供视差光栅面板与立体显示器能够产生不同的观赏区域,以减少立体显示器的死角。本发明提供视差光栅面板可选择以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其中一者为视差光栅电极。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的第一节距Pl与第二节距具有下列关系2*P2>P1>P2,又因不同的节距Pl与P2对应至不同的观赏区域,藉由施加不同信号至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上述实施方式的视差光栅面板能够具有不同的观赏区域,并且可依照使用者位置调整,以减少立体显示器的死角。
[0074]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 一液晶层,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多个第一主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主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节距Pl ; 多个第一副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主电极交替设置; 多个第二主电极,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二节距P2;以及 多个第二副电极,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二主电极交替设置,其中 2*P2>P1>P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电极具有一主宽度,所述第一副电极具有一副宽度,两相邻的该第一主电极与该第一副电极之间具有一间距宽度,该主宽度大于该副宽度,且该副宽度大于该间距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一主电压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主电极,用以于立体显不时提供一第一主电压或一共通电位至所述第一主电极; 一第一副电压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副电极,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该共通电位至所述第一副电极; 一第二主电压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主电极,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一第二主电压或该共通电位至所述第二主电极;以及 一第二副电压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副电极,用以于立体显示时提供该共通电位至所述第二副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主电压源与该第二主电压源,用以控制该第一主电压源提供该第一主电压、且该第二主电压源提供该共通电位,或者控制该第一主电压源提供该共通电位、且该第二主电压源提供该第二主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切换器,电性连接该第一主电压源、该第一副电压源、该第二主电压源与该第二副电压源,用以于平面显示时,让所述第一主电极、所述第一副电极、所述第二主电极与所述第二副电极具有浮动电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电极与所述第一副电极共平面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所述第二主电极与所述第二副电极共平面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绝缘层,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一主电极置于该液晶层与该绝缘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副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绝缘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差光栅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绝缘层,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一主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绝缘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副电极置于该液晶层与该绝缘层之间。
9.一种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平面显不面板,具有一显不面;以及 一视差光栅面板,设置于该平面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之前,该视差光栅面板包含: 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 一液晶层,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多个第一主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主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节距Pl ; 多个第一副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主电极交替设置; 多个第二主电极,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二节距P2;以及 多个第二副电极,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二主电极交替设置,其中 2*P2>P1>P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显示面板包含多个像素单兀,所述像素单兀至少沿一排列方向排列,所述第一主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排列方向相夹一第一夹角Θ 1,且O度〈Θ 1〈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排列方向相夹一第二夹角Θ 2,且O度〈Θ 2〈9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45度≤(Θ1- Θ 2)≤45度。
13.—种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立体显示器,该立体显示器包含一平面显示面板与一视差光栅面板,该视差光栅面板包含: 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 一液晶层,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多个第一主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主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节距Pl ; 多个第一副电极,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主电极交替设置; 多个第二主电极,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二节距P2;以及 多个第二副电极,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二主电极交替设置,其中 2*P2>P1>P2 ; 检测一观赏者与一立体显不器之间的一垂直距离; 于立体显不时,若该观赏者移动使该垂直距离落在一第一可视范围,则提供一第一主电压至所述第一主电极,且提供一共通电位至所述第一副电极、所述第二主电极与所述第二副电极;以及 于立体显示时,若该观赏者移动使该垂直距离落在一第二可视范围,则提供一第二主电压至所述第二主电极,且提供该共通电位至所述第一主电极、所述第一副电极与所述第二副电极,其中该第一可视范围所界定的一第一最佳可视距离小于该第二可视范围所界定的一第二最佳可视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于平面显示时,让所述第一主电极、所述第一副电极、所述第二主电极与所述第二副电极皆具有浮动电位。
【文档编号】G02F1/29GK104035261SQ20141031167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廖仁伟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