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23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包括:外壳体和收容于外壳体内的插芯,所述外壳体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外壳体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径,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径大于第四通槽的内径,所述第四通槽的内径大于第三通槽的内径,所述插芯收容于第二通槽内,所述外壳体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所述外壳体设有两个与第一通槽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将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固定安装至外部设备,其中所述插芯为SC型插芯。采用SC型插芯直径比LC型大,这样装入此处的光纤适应面积更多。
【专利说明】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有关在一种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

【背景技术】
[0003]光传输模块分为单模光传输模块与多模光传输模块,在整体产品架构上则包括光学次模块(Optical Subassembly ;0SA)及电子次模块(Electrical Subassembly ;ESA)两大部分。首先磊晶部分是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砷化铟镓(InGaAs)等作为发光与检光材料,利用有机金属气相沉积法(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1n ;M0CVD)等方式,制成磊晶圆。在芯片制程中,则将磊晶圆,制成雷射二极管。随后将雷射二极管,搭配滤镜、金属盖等组件,封装成TO can(Transmitter Outline can),再将此TO can与陶瓷套管等组件,封装成光学次模块(0SA)。最后再搭配电子次模块(ESA),电子次模块内部包含传送及接收两颗驱动1C,用以驱动雷射二极管与检光二极管,如此结合即组成光传输模块。
[0004]光学次模块又可细分为光发射次模块与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
[0005]现有技术的光纤接口组件采用的是LC型插芯,光纤适应面积小,且采用套筒设计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包括:外壳体和收容于外壳体内的插芯,所述外壳体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外壳体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径,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径大于第四通槽的内径,所述第四通槽的内径大于第三通槽的内径,所述插芯收容于第二通槽内,所述外壳体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所述外壳体设有两个与第一通槽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将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固定安装至外部设备,其中所述插芯为SC型插芯。
[000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采用SC型插芯直径比LC型大,这样装入此处的光纤适应面积更多,省去套筒,直接将插芯固定于外壳体,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及第四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大于第四筒体的外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第一筒体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及第三筒体形成一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的凹陷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的长度大于第四筒体的长度,所述第四筒体的长度大于第二筒体的长度,所述第二筒体的长度大于第三筒体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的长度大于第三通槽的长度,所述第三通槽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的长度,所述第二通槽的长度大于第四通槽的长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插芯中间设有沿从左向右延伸的光纤。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筒体设有位于其左侧的左倒角和位于其右侧的右倒角。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插芯的左侧设有一倾斜面,所述插芯的右侧设有外倒角。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通槽朝左端小右端大的喇叭状。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的右侧设有倒角。
[0017]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中元件符号说明:100.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1.外壳体,10.安装孔,
11.第一通槽,12.第二通槽,13.第三通槽,14.第四通槽,15.第一筒体,151.倒角,16.第二筒体,17.第三筒体,171.左倒角,172.右倒角,18.第四筒体,181.外倒角,19.凹陷槽,
2.插芯,21.倾斜面,22.外倒角,3.光纤。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100,其包括:夕卜壳体1和收容于外壳体1内的插芯2。
[0021]所述外壳体1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外壳体1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第一通槽11、第二通槽12、第三通槽13、及第四通槽14。所述第一通槽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槽12的内径,所述第二通槽12的内径大于第四通槽14的内径,所述第四通槽14的内径大于第三通槽13。所述插芯2收容于第二通槽12。所述外壳体1为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所述外壳体1设有两个与第一通槽11贯通的安装孔10,所述安装孔10用于将光纤接口组件100固定安装至外部设备。
[0022]所述外壳1设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筒体15、第二筒体16、第三筒体17、及第四筒体18,所述第一筒体15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筒体17的外径,所述第三筒体17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16的外径,所述第二筒体16的外径大于第四筒体18的外径。第四筒体18的右侧设有外倒角181。所述安装孔10设置在第一筒体15上。
[0023]所述第一筒体15、第二筒体16、及第三筒体16形成一位于第一筒体15和第三筒体17之间的凹陷槽19。
[0024]所述第一筒体15的长度大于第四筒体18的长度,所述第四筒体18的长度大于第二筒体16的长度,所述第二筒体16的长度大于第三筒体17的长度。所述第一通槽11的长度大于第三通槽13的长度,所述第三通槽13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12的长度,所述第二通槽12的长度大于第四通槽14的长度。
[0025]所述插芯2中间设有沿从左向右延伸的光纤3。所述第三筒体17设有位于其左侧的左倒角171和位于其右侧的右倒角172。所述插芯2的左侧设有一倾斜面21,所述插芯2的右侧设有外倒角22。所述第四通槽14朝左端小右端大的喇叭状。所述第一筒体15的右侧设有倒角151。
[0026]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包括:外壳体和收容于外壳体内的插芯,所述外壳体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外壳体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径,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径大于第四通槽的内径,所述第四通槽的内径大于第三通槽的内径,所述插芯收容于第二通槽内,所述外壳体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所述外壳体设有两个与第一通槽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将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固定安装至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为SC型插芯。
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及第四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大于第四筒体的外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第一筒体上。
3.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及第三筒体形成一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的凹陷槽。
4.如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长度大于第四筒体的长度,所述第四筒体的长度大于第二筒体的长度,所述第二筒体的长度大于第三筒体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的长度大于第三通槽的长度,所述第三通槽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的长度,所述第二通槽的长度大于第四通槽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中间设有沿从左向右延伸的光纤。
7.如权利要求6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筒体设有位于其左侧的左倒角和位于其右侧的右倒角。
8.如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的左侧设有一倾斜面,所述插芯的右侧设有外倒角。
9.如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槽朝左端小右端大的喇叭状。
10.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右侧设有倒角。
【文档编号】G02B6/42GK104280840SQ20141046716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邹支农 申请人: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