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隔垫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21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隔垫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隔垫物,以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高产品的显示质量。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而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隔垫物,其中,所述隔垫物具有屏蔽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的屏蔽层。
【专利说明】—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隔垫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隔垫物。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通常包括:对盒而置的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 ;填充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6 ;位于第一基板I或第二基板2上的隔垫物3,其中,第一基板I为彩膜基板,其包括黑矩阵40和彩色滤光片41 ;第二基板2为阵列基板,其包括扫描线20、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
[0003]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黑矩阵40的材质通常包括掺入导电黑色碳颗粒的丙烯树脂。显示装置正常显示时,阵列基板上的扫描线20大部分时间处于带电的关断状态,在扫描线20与黑矩阵40之间存在的电磁感应(图1中虚线箭头向下的虚线所示)以及黑矩阵40与彩色滤光片41之间存在的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使得彩色滤光片41分别与阵列基板的第一电极21和/或第二电极22之间产生纵向电磁感应电场(图1中虚线箭头向上的虚线所示),其极易扰动液晶显示面板的横向工作电场(图1中弧形虚线箭头所示),并且,该纵向电磁感应电场使得液晶中的离子易于吸附至配向膜,形成残留直流偏置,引起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残像,最终导致产品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隔垫物,以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闻广品的显不质量。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而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隔垫物,其中,
[0007]所述隔垫物具有屏蔽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的屏蔽层。
[0008]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屏蔽层能够有效地屏蔽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保障了显示面板的工作电场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显示质量,尤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该有益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有效防止因液晶中的离子被吸附至配向膜而导致残留直流偏置的情况的发生,有效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显示质量。
[0009]优选的,所述屏蔽层被包覆于所述隔垫物内,能够有效地防止屏蔽层与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部分导电层相接触而短路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残像。
[0010]优选的,所述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膜层,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隔垫物膜层叠层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彩色滤光片,所述隔垫物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隔垫物还包括与所述屏蔽层叠层设置的第二隔垫物膜层和第三隔垫物膜层,且各隔垫物膜层为彩色树脂层,所述屏蔽层位于相邻的两层隔垫物膜层之间。
[0012]优选的,各隔垫物膜层分别为红色树脂层、绿色树脂层、蓝色树脂层,本本技术方案中的隔垫物制作时,各隔垫物树脂层可以与彩色滤光片颜色相同的滤光树脂层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可减少显示面板制造过程中掩模板的使用数量,能够大大地简化产品的生产工艺,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包括黑矩阵,所述隔垫物位于与所述黑矩阵相对应的区域,隔垫物的屏蔽层不会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电场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保障产品的显示质量。
[0014]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聚苯胺层。
[0015]由于聚苯胺材质具有高导电及高介电常数,且在微波频段能有效地吸收电磁辐射的优良性能,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屏蔽层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屏蔽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进而提高产品的显示质量。
[0016]较佳的,所述 屏蔽层的厚度为0.1 μ m~3 μ m。
[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面板。由于上述的显示面板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O
[00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具有能够屏蔽电场的屏蔽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形成隔垫物底部膜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形成屏蔽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形成隔垫物包覆膜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形成蓝色树脂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形成绿色树脂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c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形成屏蔽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6d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形成红色树脂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隔垫物
[0032]31-屏蔽层321-第一隔垫物膜层
[0033]322-第二隔垫物膜层323-第三隔垫物膜层[0034]10-玻璃基板20-扫描线21-第一电极
[0035]22-第二电极40-黑矩阵41-彩色滤光片
[0036]411-蓝色滤光树脂层412-绿色滤光树脂层
[0037]413-红色滤光树脂层50-保护层6_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隔垫物,以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高产品的显示质量。
[0039]以下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中所示的各功能膜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或厚度等特征不代表真实的距离和厚度,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0]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
[0041]对盒而置的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上的隔垫物3,其中,
[0042]隔垫物3具有屏蔽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图2中的虚线箭头向下所示)的屏蔽层31。
[0043]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层31能够有效地屏蔽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保障了显示面板的工作电场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显示质量,尤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该有益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有效防止因液晶中的离子被吸附至配向膜而导致残留直流偏置的情况的发生,有效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显示质量。
[0044]屏蔽层31的厚度能够实现屏蔽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且小于隔垫物的高度即可,由于隔垫物的高度通常为3.2 μ m,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屏蔽层31的厚度为0.1 μ m~3 μ m。
[0045]屏蔽层31的位置及设置方式不限,例如,屏蔽层31可以被包覆于隔垫物3内(如图3所示);或者,隔垫物3包括第一隔垫物膜层,屏蔽层31与所述第一隔垫物膜层321叠层设置(如图6a所示),屏蔽层的具体叠层位置不限,均能够有效地屏蔽电场,例如,当隔垫物形成于第一基板上时,屏蔽层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膜层与第一基板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膜层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
[0046]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屏蔽层31被包覆于隔垫物3内,能够有效地防止屏蔽层与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I或第二基板2的部分导电层相接触而短路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残像。第二实施例中的隔垫物的制备工艺不限,可以采用多次构图工艺形成,还可以将屏蔽层31填充于隔垫物3的内部。
[0047]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隔垫物3采用多次构图工艺形成,并且以隔垫物形成于第一基板,且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为例,说明第二实施例中隔垫物3的具体制作步骤:
[0048]步骤101:当彩膜基板包括保护层50时,在保护层50上通过掩膜、曝光、显影等构图工艺形成隔垫物底部膜层,步骤101完成后的隔垫物结构参照图5a所示;[0049]步骤102:在隔垫物底部膜层上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方式(例如磁控溅射法)形成屏蔽层31,步骤102完成后的隔垫物结构参照图5b所示;
[0050]步骤103:在屏蔽层31上通过掩膜、曝光、显影等构图工艺形成屏蔽层31的隔垫物包覆膜层,步骤103完成后的隔垫物结构参照图5c所示。
[0051]参照图6d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第一基板10包括彩色滤光片,隔垫物3形成于第一基板10上,隔垫物3除了包含屏蔽层31和第一隔垫物膜层321,还包括与屏蔽层31叠层设置的第二隔垫物膜层322和第三隔垫物膜层323,且各隔垫物膜层为彩色树脂层,屏蔽层31位于相邻的两层隔垫物膜层之间。屏蔽层31位于相邻的两层隔垫物膜层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屏蔽层与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I或第二基板2的部分导电层相接触而短路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残像。第一隔垫物膜层321、第二隔垫物膜层322、第三隔垫物膜层323和屏蔽层31的叠层顺序不限,如图6d所示,屏蔽层31位于第二隔垫物膜层322和第三隔垫物膜层323之间。
[0052]彩色滤光片41通常包括红色滤光树脂(R)层413、绿色滤光树脂(G)层412和蓝色滤光树脂(B)层411,参照图6d所示,进一步的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隔垫物3的各隔垫物膜层分别为红色树脂层、绿色树脂层、蓝色树脂层。本实施例中隔垫物制作时,各隔垫物树脂层可以与彩色滤光片41颜色相同的滤光树脂层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减少显示面板制造过程中掩模板的使用数量,能够大大地简化生产工艺,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0053]以第一隔垫物膜层321为蓝色树脂层、第二隔垫物膜层322为绿色树脂层322,第二隔垫物膜层323为红色树脂层,屏蔽层31位于绿色树脂层与红色树脂层之间为例,隔垫物可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隔垫物:
[0054]步骤201:通过掩膜、曝光、显影等一次构图工艺在彩膜基板的玻璃基板10上形成蓝色滤光树脂(B)层411和蓝色树脂层,步骤201完成后的隔垫物结构参照图6a所示;
[0055]步骤202:通过掩膜、曝光、显影等一次构图工艺在彩膜基板的玻璃基板10上形成绿色滤光树脂(G)层412,并在蓝色树脂层上形成绿色树脂层,步骤202完成后的隔垫物结构参照图6b所示;
[0056]步骤203: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方式(例如磁控溅射法)在绿色树脂层上形成屏蔽层31,步骤203完成后的隔垫物结构参照图6c所示;
[0057]步骤204:通过掩膜、曝光、显影等一次构图工艺在彩膜基板的玻璃基板10上形成红色滤光树脂(R)层413,并在屏蔽层31上形成红色树脂层,步骤204完成后的隔垫物结构参照图6d所示。
[0058]至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隔垫物制作完成,由上述可知,该隔垫物的蓝色树脂层、绿色树脂层、红色树脂层叠层设置,叠层顺序与在彩膜基板上形成蓝色滤光树月旨(B)层411、绿色滤光树脂(G)层412、红色滤光树脂(R)层413的顺序一致,图6d中所示的隔垫物的结构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0059]制作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的隔垫物,仅需要在掩膜板上相对应隔垫物的位置设置开口即可实现隔垫物的各隔垫物膜层分别与其颜色相对应的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片的各滤光膜层采用一次构图工艺成形,对比于现有技术,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0060]隔垫物膜层的材质不限,例如隔垫物膜层的材质可以为丙烯酸树脂;屏蔽层31的材质不限,能够实现屏蔽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即可,由于聚苯胺材质具有高导电及高介电常数,且在微波频段能有效地吸收电磁辐射的优良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屏蔽层31优选为聚苯胺层。
[0061]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基板I或第二基板2包括黑矩阵40,隔垫物3的位置优选位于黑矩阵40相对应的区域,隔垫物的屏蔽层不会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电场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保障产品的显示质量。
[006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列举液晶显示面板作详细说明。
[0063]参照图2?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而置的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填充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6,以及位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上的隔垫物3,其中,隔垫物3具有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图2中的虚线箭头向下所示)的屏蔽层31。其中,第一基板I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为阵列基板。
[0064]具体地,彩膜基板通常包括具有掺杂导电颗粒的黑矩阵40,以及彩色滤光片41,阵列基板通常包括扫描线20、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同层设置(图3中所示),或者,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不同层设置(图4中所示),当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不同层设置时,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还设置有氮化硅钝化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为公共电极,或者,第一电极为公共电极,第二电极为像素电极。
[0065]当显示装置正常显示时,阵列基板上的扫描线20大部分时间处于带电的关断状态,隔垫物3的屏蔽层31能够有效地屏蔽扫描线20与黑矩阵40之间存在的电磁感应电场,防止具有掺杂导电颗粒的黑矩阵40产生与扫描线20的电压一致的电压值,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彩色滤光片41中感应电荷的产生,进而防止了彩色滤光片41分别与阵列基板2的第一电极21和/或第二电极22之间产生纵向电磁感应电场,从而有效防止因液晶中的离子吸附至配向膜而导致残留直流偏置的情况的发生,有效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闻了广品的显不质量。
[0066]隔垫物的形状不限,只要能够保障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即可,优选地,隔垫物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为柱形隔垫物或锥形隔垫物等,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盒厚的作用。
[0067]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0068]由于该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由此,屏蔽层能够有效地屏蔽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保障了显示面板的工作电场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残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显示质量。
[006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隔垫物,隔垫物具有能够屏蔽电场的屏蔽层。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垫物的优选实施例,屏蔽层被包覆于隔垫物内;或者,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膜层,屏蔽层与第一隔垫物膜层叠层设置。各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如前,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007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而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隔垫物,其中, 所述隔垫物具有屏蔽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电磁感应电场的屏蔽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被包覆于所述隔垫物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膜层,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隔垫物膜层叠层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彩色滤光片,所述隔垫物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隔垫物还包括与所述屏蔽层叠层设置的第二隔垫物膜层和第三隔垫物膜层,且各隔垫物膜层为彩色树脂层,所述屏蔽层位于相邻的两层隔垫物膜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隔垫物膜层分别为红色树脂层、绿色树脂层、蓝色树脂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包括黑矩阵,所述隔垫物位于与所述黑矩阵相对应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聚苯胺层。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0.1 μ m ?3 μ m0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10.一种隔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具有能够屏蔽电场的屏蔽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被包覆于所述隔垫物内;或者,所述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膜层,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隔垫物膜层叠层设置。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3688948SQ20142005569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陈娟, 王新星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