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899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周围的胶框、灯源柔性电路板以及遮光胶带,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屏。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之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在保证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厚度变薄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和出光均匀性。另外,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有效避免“萤火虫”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和良率。
【专利说明】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而背光模组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实际工作中,发现液晶显示装置存在显示效果不良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厚度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周围的胶框、灯源柔性电路板以及遮光胶带,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
[0004]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0005]所述背光模组;以及
[0006]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屏。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08]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周围的胶框、灯源柔性电路板以及遮光胶带,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在上述背光模组中,灯源柔性电路板是通过所述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的,而省略了灯条的双面胶,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厚度变薄,因此不用对导光板做过多的减薄,从而保证了整个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和出光均匀性,提高了显示效果。同理,有上述背光模组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也会相应的变薄。
[0009]另外,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可见,在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屏之间并不存在胶带,因此,即使因为振动液晶显示屏与灯源柔性电路板发生接触,也不会将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带起,避免了“萤火虫”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和良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14]研究人员发现,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屏,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1、设置于所述背板101上的胶框102、设置于所述背板101上的反光板103、设置于所述反光板103上的导光板104、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4 —侧的灯源105、与所述灯源105连接的灯源柔性电路板106,用于向所述灯源105提供电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4上的光学膜片107,所述光学膜片107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扩散片1071、下棱镜片1072和上棱镜片1073。其中,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106通过灯条双面胶108固定在所述胶框102和导光板104上。
[0015]继续参考图1,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TFT基板201、与所述TFT基板201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202、设置于所述TFT基板201上的下偏光板203、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202上的上偏光板204以及与所述TFT基板201连接的基板柔性电路板205。所述液晶显示屏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并通过遮光双面胶带109固定于所述背光模组上。在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106所在区域内,所述遮光双面胶带109粘贴在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106上,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106向远离背光模组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基板柔性电路板205相连接。
[0016]对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而言,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都是由客户指定的,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逐步薄型化,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各个组件的厚度也要求越来越薄。对于背光模组而言,上述背光模组的厚度H以公式(I)表示:
[0017]H — Hbez+Href+HLGP+HDST+HLFPC+HEIM (I)
[0018]其中,Hbez为背板101的厚度;H,ef为反光板103的厚度为导光板104的厚度;Hdst为灯条双面胶108的厚度为灯源柔性电路板106的厚度;HKIMS遮光双面胶带109的厚度。
[0019]为了迎合薄型化的需求,上述背光模组中的各个组件都已经做了最大程度的减薄。作为背光模组主要部件的导光板的厚度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然而,导光板的厚度直接影响背光模组的光学处理效果,导光板的厚度越厚,其光学处理的效果越好,导光板的厚度变薄后,会因为光学处理效果不佳,而影响整个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和出光的均匀性。
[0020]另外,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在进行可靠性实验时,例如振动实验或者跌落实验,所述液晶显示屏会在振动过程中,与所述遮光双面胶带109碰触到,而将所述遮光双面胶带109粘起,继而将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106带起,从而导致在靠近灯源的一侧出现漏光现象,即通常所说的“萤火虫”不良。
[0021]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导光板太薄而导致的出光效率低下和出光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同时又能改善由该背光模组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0022]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周围的胶框、灯源柔性电路板以及遮光胶带,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如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导光板太薄而导致的出光效率低下和出光均匀性较差的问题,从而实现改善背光模组出光效果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解决液晶显示装置因为液晶显示屏将灯源柔性电路板带起而导致“萤火虫”不良的问题,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和良率。
[0023]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包括:背板301、胶框302、反光板303、导光板304、光学膜片组305、灯源柔性电路板306、灯源307以及遮光胶带308。其中,所述胶框302设置于所述背板301的周边区域上,所示反光板303设置于所述背板301上,所述导光板304设置于所述反光板303上,并且所述胶框302位于所述导光板304的周围。所述导光板304包括剖面为楔形的第一部分3041和剖面为矩形的第二部分3042。所述光学膜片组305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4的第二部分3042上,所述光学膜片组305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4上的扩散片3051、下增光膜3052和上增光膜3053。
[0024]继续参考图2,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306与所述灯源307连接,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306通过所述遮光胶带308固定于所述导光板304和胶框302上,并且所述遮光胶带308延伸至所述光学膜片组305上。所述遮光胶带308上具有开口 3081,所述灯源307穿过所述开口 3081,放置于所述导光板304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导光板304与所述胶框302之间。
[0025]继续参考图2,在所述背光模组300中,灯源柔性电路板306是通过所述遮光胶带308固定于所述导光板304和胶框302上的。可见,背光模组300的厚度H1可以用如下公式⑵表示:
[0026]H1 — Hbezl+Hrefl+HLGP1+HLFPC1+HEIM1 (2)
[0027]其中,Hbezl为背 板301的厚度;HMfl为反光板303的厚度;Η?(;Ρ1为导光板304的厚度;HFrci为灯源柔性电路板306的厚度;Hkim1为遮光双面胶带308的厚度。
[0028]对比公式(2)与公式(1),可以看出,相对于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厚度H而言,背光模组300的厚度H1去除了灯条双面胶的厚度Hdst,因此不用对导光板304做过多的减薄,就可以实现对整个背光模组300的减薄,从而保证了整个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和出光均匀性。
[0029]另外,由上述背光模组300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400包括背光模组300和位于所述背光模组300上的液晶显示屏500。所述液晶显示屏500通过所述遮光胶带308固定于所述胶框302和所述光学膜片组305上。
[0030]继续参考图3,所述液晶显示屏500包括阵列基板501、与所述阵列基板501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502、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501上的下偏光板503、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502上的上偏光板504以及与所述阵列基板501连接的主柔性电路板505。其中,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306与所述主柔性电路板505连接。
[0031]如上所述,背光模组300的厚度因为省略了灯条双面胶而自然变薄,因为背光模组300变薄,有背光模组300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400的厚度也会相应变薄。
[0032]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400中,所述遮光胶带308将所述液晶显示屏500固定于所述胶框302和所述光学膜片组305上,而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306通过所述遮光胶带308固定于所述导光板304和胶框302上。可见,在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306与液晶显示屏500之间并不存在胶带,即使因为振动液晶显示屏500与灯源柔性电路板306发生接触,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306也不会被带起,从根本上避免了 “萤火虫”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和良率。
[0033]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中,因为省略了灯条双面胶而使背光模组自然减薄,因此不需要对导光板做过多减薄,避免了导光板出光效率低下和出光均匀性较差的问题,从而实现改善背光模组出光效果的目的,提高了显示效果。
[0034]另外,因为省略了灯条双面胶,并且将遮光胶带设置于灯源柔性电路板与胶框之间,避免灯源柔性电路板被带起的风险,从根本上避免了“萤火虫”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和良率。
[0035]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周围的胶框、灯源柔性电路板以及遮光胶带,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灯源,所述灯源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灯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上具有开口,所述灯源穿过所述开口,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胶框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剖面为楔形的第一部分和剖面为矩形的第二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部分上的光学膜片组,所述遮光胶带延伸至所述光学膜片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的扩散片、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背板,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周边区域上;以及 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反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光板上。
8.—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 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 阵列基板; 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 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下偏光板; 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上偏光板;以及 与所述阵列基板连接的主柔性电路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将所述液晶显示屏固定于所述胶框和所述光学膜片组上。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3745771SQ201420143832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4日
【发明者】刘萱, 房伟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