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伞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101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跳伞眼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跳伞眼镜,该跳伞眼镜包括眼镜片和固定于所述眼镜片外围的镜框,所述镜框包括一用于与用户的鼻梁抵接的鼻梁部和两位于所述鼻梁部下方、用于与用户的脸颊抵接的底部,两所述底部之间的连线设为第一直线,所述鼻梁部与所述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0至35mm,从而扩大了鼻梁部上方的镜片的面积,因而扩大了该跳伞眼镜的下视野,用户能够准确判断着落点,提高了用户佩戴该跳伞眼镜跳伞时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跳伞眼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伞眼镜。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跳伞眼镜的缺陷在于其下视野不够,当降落伞开伞后,用户很难看到位于下方的地面,从而导致用户不能准确判断着落点,严重时甚至给用户带来危险。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跳伞眼镜,旨在扩大眼镜的下视野,提高用户佩戴该眼镜跳伞时的安全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伞眼镜,包括眼镜片和固定于所述眼镜片外围的镜框,所述镜框包括一用于与用户的鼻梁抵接的鼻梁部和两位于所述鼻梁部下方、用于与用户的脸颊抵接的底部,两所述底部之间的连线设为第一直线,所述鼻梁部与所述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0至35mm。
[0006]优选地,所述镜框还包括用于与用户的眼眶抵接的顶部,所述镜框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为48至58mm。
[0007]优选地,所述眼镜片上开设有若干供气流流通的通孔。
[0008]优选地,所述眼镜片的内表面设有防雾层。
[0009]优选地,所述眼镜片的外表面设有强化层。
[0010]优选地,所述眼镜片的外表面还设有金刚石膜层,所述强化层设于所述金刚石膜层与眼镜片的外表面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金刚石膜层采用气相沉积法形成。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伞眼镜通过将鼻梁的高度设置在20至35mm之间,从而扩大了鼻梁部上方的镜片的面积,因而扩大了该跳伞眼镜的下视野,用户能够准确判断着落点,提高了用户佩戴该跳伞眼镜跳伞时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跳伞眼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眼镜片的局部剖视图。
[001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跳伞眼镜,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跳伞眼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跳伞眼镜包括眼镜片10和固定于所述眼镜片10外围的镜框20,所述镜框20包括一用于与用户的鼻梁抵接的鼻梁部21和两位于所述鼻梁部21下方、用于与用户的脸颊抵接的底部22,两所述底部22之间的连线设为第一直线LI,所述鼻梁部21与所述第一直线LI之间的距离为20至35mm。
[0018]上述鼻梁部21与第一直线LI之间的距离即为鼻梁的高度,现有技术中鼻梁的高度一般在45mm以上,用户佩戴跳伞眼镜时,鼻梁部21通常会影响跳伞眼镜的下视野。
[0019]本实施例中,上述鼻梁的具体高度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20mm、25mm、30mm或35mm等,在此不作限定。
[0020]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鼻梁的高度设置在20至35mm之间,从而扩大了鼻梁部21上方的镜片的面积,因而扩大了该跳伞眼镜的下视野,用户能够准确判断着落点,提高了用户佩戴该跳伞眼镜跳伞时的安全性。
[0021]具体地,镜框20还包括用于与用户的眼眶抵接的顶部,镜框20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直线LI之间的距离为48至58mm。
[0022]本实施例通过将镜框20的顶部与上述第一直线LI之间的距离设置在48mm至58_之间,进一步扩大了该跳伞眼镜的下视野,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佩戴该跳伞眼镜跳伞时的安全性。
[0023]进一步地,眼镜片10上开设有若干供气流流通的通孔11。
[0024]上述通孔11的数量、位置、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且通孔11不能影响用户的视野,也尽量不影响眼镜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镜片顶端开设若干长条状的通孔11,在镜片两侧开设若干圆形的通孔11。
[0025]当用户佩戴该眼镜进行跳伞时,眼镜与用户眼睛之间的空间设为第一空间,由于眼镜片10上开设有通孔11,因此气流能够在通孔11内流通,从而加快第一空间与外界空间之间的空气流通,使得镜片上不会起雾,提高了眼镜的清晰度。
[0026]本实施例通过在眼镜片10上开设有若干供气流流通的通孔11,当用户佩戴该眼镜进行跳伞时,气流能够在通孔11内流通,从而防止了用户跳伞时眼镜片10上起雾,提高了用户使用眼镜时的安全性。
[0027]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眼镜片的局部剖视图,眼镜片10的内表面设有防雾层12。
[0028]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眼镜时,眼镜片10的朝向用户眼睛的侧面即为内表面,眼镜片10的背向内表面的一侧即为外表面。
[0029]防雾层12的具体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定。通过设置防雾层12,进一步提高了眼镜片10的防雾性能。
[0030]进一步地,眼镜片10的外表面设有强化层13。强化层13的具体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强化层13,进一步提高了眼镜片10的强度。
[0031]进一步地,眼镜片10的外表面还设有金刚石膜层14,强化层13设于金刚石膜层14与眼镜片10的外表面之间。
[0032]优选地,上述金刚石膜层14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即在低气压和温度要求较低的条件下通过亚稳态过程,将含碳的气体变为气态活性碳原子,定向沉积在眼镜片10的强化层13表面,生成一层致密、均匀和光滑的碳-碳原子键结构的固态晶体膜,它具有与天然金刚石基本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能提高眼镜片10表面的硬度和疏水性能。
[0033]本实施例通过在眼镜片10的外表面设置金刚石膜层14,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眼镜片10外表面的硬度,防止了由于外力作用而划伤眼镜片10,使得眼镜片10上的水滴能够快速地从镜片上流失,进一步提高了眼镜片10的疏水性能,保证了用户使用该眼镜跳伞时眼镜片10始终具有一较高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使用该眼镜时的安全性。
[00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跳伞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片和固定于所述眼镜片外围的镜框,所述镜框包括一用于与用户的鼻梁抵接的鼻梁部和两位于所述鼻梁部下方、用于与用户的脸颊抵接的底部,两所述底部之间的连线设为第一直线,所述鼻梁部与所述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0 至 3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还包括用于与用户的眼眶抵接的顶部,所述镜框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为48至5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上开设有若干供气流流通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跳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的内表面设有防雾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的外表面设有强化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跳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的外表面还设有金刚石膜层,所述强化层设于所述金刚石膜层与眼镜片的外表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跳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膜层采用气相沉积法形成。
【文档编号】G02C3/02GK203930231SQ20142026622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陈鹏 申请人:深圳市览圣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