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029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处理盒的端部,并且处理盒可旋转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驱动组件包括: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头;控制驱动头移动的驱动头移动构件;外力接收构件,在处理盒旋转时可以接收处理盒外部的力。以及包括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包括相应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这样处理盒安装或者旋转过程中,驱动组件可以自动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力,通过外力控制驱动组件的移动。
【专利说明】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照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一种,比如激光打印、LED打印机、激光复印机,凭借着打印成本的优势,非常受用户的青睐。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打印机通常设置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处理盒,处理盒上设置有旋转元件,这些旋转元件至少包括显影元件、感光元件、充电元件中的一种,这些旋转元件作为处理盒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安装至激光打印机之后,能被激光打印机内的驱动机构施加的旋转力直接或者间接的驱动。
[0003]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可拆卸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处理盒100,在处理盒10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扭曲的突起101,而图像形成装置内设置有一个带有凹部的驱动部102,图像形成装置内带有凹槽的驱动部102与一个凸轮机构103连接,凸轮机构103与图像形成装置内壁之间有一个弹性元件104,凸轮机构103还通过连杆105与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110连接;这样当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110打开时,盖子110会带动连杆105拉动凸轮机构103,凸轮机构103就会内壁挤压弹簧,延伸轴向(A方向)内缩,然后通过凸轮机构103带动驱动部102也向内缩;这样处理盒100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内时,突起101就不会与驱动头102产生干涉;当处理盒100安装完成之后,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100就会释放对连杆105的作用力,这样凸轮机构103、驱动部102就会在弹性元件104的作用下伸出来,这样处理盒100的突起101就可以与驱动部102内的凹部配合,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
[0004]但是实用新型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图像形成装置内需要设置专门设置连杆、凸轮机构、弹性元件等,较复杂,而且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盖子很容易会松动,会使得处理盒在接收驱动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端部,并且所述处理盒可旋转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头;控制所述驱动头移动的驱动头移动构件;外力接收构件,在所述处理盒旋转时可以接收处理盒外部的力。
[0007]优选地,所述外力接收构件包括一个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感光鼓端部抵接的滚轮。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头移动构件包括一个连杆和可挠性元件,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可挠性元件连接;并且可挠性元件可以与所述驱动头连接;当所述滚轮接收外力时,所述滚轮、所述连杆和所述可挠性部件控制所述驱动头的移动。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恢复构件,当所述滚轮接收的外力取消之后,所述驱动头恢复至初始状态。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头可以在处理盒旋转方向上滑动。
[001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驱动组件,至少有一部分露出在壳体外部;驱动齿轮,设置有凹腔,所述驱动组件至少一部分可以安装至所述内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头,所述驱动头一端设置有爪子,另一端与所述内腔配合;设置在壳体侧壁的滚轮;连接所述驱动头和所述滚轮的连接构件,并且所述连接构件至少有一部分是可挠性元件。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头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内腔内壁设置有凹部,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部配合。
[0013]优选地,所述可挠性元件为绳子。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还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绳子与滑轮配合。
[0015]优选地,所述驱动头在其轴向方向上可以相对于驱动齿轮伸缩。
[0016]优选地,所述驱动头包括与爪子连接的头部,与内腔连接的尾部,设置在头部和尾部之间的薄片;所述头部下方设置有两个突起,所述尾部上方设置有两个突起,所述薄片设置有四个凹孔,所述突起分别安装至所述凹孔内,使得所述头部可以相对于所述尾部滑动。
[0017]优选地,所述尾部上方的两个突起之间有弹性元件,并且弹性元件位于所述薄片上方。
[00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驱动组件,至少有一部分露出在壳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头;控制所述驱动头移动的驱动头移动构件;外力接收构件,在所述处理盒旋转时可以接收处理盒外部的力。
[0019]优选地,所述外力接收构件包括一个滚轮。
[0020]优选地,所述驱动头移动构件包括一个连杆和可挠性元件,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可挠性元件连接;并且可挠性元件可以与所述驱动头连接;当所述滚轮接收外力时,所述滚轮、所述连杆和所述可挠性部件控制所述驱动头的移动。
[0021]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恢复构件,当所述滚轮接收的外力取消之后,所述驱动头恢复至初始状态。
[0022]优选地,所述驱动头可以在处理盒旋转方向上滑动。
[0023]优选地,所述处理盒可分离地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内,在所述处理盒旋转时,所述外力接收组件接收到的外力来自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组件或者内壁抵接构成中产生的作用力。
[00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容纳处理盒的框体,所述框体可以自身轴线旋转,在所述框体下方设置有感光元件,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内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处理盒。
[0025]优选地,所述框体在旋转过程中,所述滚轮或者所述外力接收构件与所述感光元件端部抵接,所述感光元件对给所述滚轮或者所述外力接收构件一个力,使得所述驱动头可以移动。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之后,处理盒安装或者旋转过程中,驱动组件可以自动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力,通过外力控制驱动组件的移动,可以使驱动组件很好地与图像型形成装置内驱动部配合或者脱离,简化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而且处理盒驱动组件也很容易在安装/分离过程中移动。进一步地,驱动头设置有头部、尾部、薄片,可以将让驱动头可以滑动,这样在驱动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内驱动部配合过程中更容易啮合和脱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驱动系统的局部不意图;
[0028]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驱动系统传动轴的侧视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图形形成装置处理盒安装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涉及图形形成装置内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处理盒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处理盒与感光元件在第一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003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处理盒与感光元件在第二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003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处理盒安装至处理盒框体内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处理盒安装至处理盒框体内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容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方式进行说明。
[0041]实施例
[0042]如图3所示,优选地,本实施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容纳处理盒的框体101,框体包括中间轴101a,整个框体可以绕中间轴101a的轴线旋转,两个圆盘101b、101c固定设置在中间轴的两侧,并且圆盘101b、101c上设置有框体分成四个小框体的隔板101d,这样就可以将四个处理盒la、lb、lc、ld同时安装在框体内,即可以同时安装四种颜色,比如黑色(BK)、蓝色(C)、红色(M)、黄色(Y)四种处理盒(显影剂盒);这样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就可以进行彩色打印。圆盘101b、101c上还设置有锁紧处理盒la、lb、lc、Id的锁紧构件101e,与处理盒侧壁上导向元件和配合的导向构件101f、101g。圆盘101b、101c四周还设置有齿轮,并且圆盘通过齿轮与杆102两侧的齿轮配合,通过杆102两侧的齿轮,可以带动整个框体101旋转;而且杆102由金属材质做成,可以增加框体101的硬度,避免框体101产生形变。
[0043]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框体101右下方的感光元件(亦称感光鼓)103,位于感光元件103和框体101下方的转印带104,转印带104将需要显影的图像在定影装置105的配合下,转印至打印介质,比如纸张;以及该处理盒内驱动组件旋转力的驱动部106,如图5所示,驱动部106前端设置有弧面,两个驱动部106上还有两个动力传递柱106a、106b,驱动部106通过一个转盘107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并且框体101两侧的圆盘101b、101c上设置有通孔,使得处理盒la、lb、lc、Id安装之后,处理盒上的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处理盒的壳体外部,并且可以穿过圆盘101b、101c上的通孔,与图5中的驱动部106配合。
[0044]如图6、图7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1(根据不同颜色区别为la、lb、lc、Id)包括:壳体2,壳体内设置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仓;在壳体2两侧设置有与框体101配合的定位元件5、6 ;壳体2 —侧设置有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与齿轮组连接;优选地,驱动组件7与传递齿轮8连接,传递齿轮8分别于显影辊齿轮10、送粉辊齿轮9连接,这样驱动组件7接收驱动部106的动力,可以带动处理盒内显影辊和送粉辊的旋转;处理盒1侧壁还设置有将齿轮组等包裹在壳体内的护盖4。
[0045]如图7、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组件7包括:用于接收外力的外力接收构件,外力接收构件包括滚轮70,外力来自与处理盒1安装至框体101时,或者处理盒1随着框体101旋转时,滚轮70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组件或者内壁抵接构成中产生的作用力,本实施优选地,外力为感光元件103与滚轮7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头,驱动头包括与驱动部106上传递柱106a、106b连接的爪子71 ;控制驱动头移动的驱动头移动构件,优选地驱动头移动方式为轴向伸缩,而驱动头移动控制构件包括第一弹簧74 ;连接驱动头和滚轮70的连接构件,并且连接构件至少有一部分是可挠性元件,优选地,可挠性元件为绳子75,可以延伸任一方向弯折,这样就可以将处于相交方向的驱动头和滚轮70连接,而且绳子75还可以是驱动头移动构件的一部分,可以拉着驱动头伸缩。优选地,滚轮70可以夹持在一个连杆76内,连杆76 —端设置有一个可以穿过滚轮70轴心的轴,绳子75绑定在连杆76的另一端,连杆76可以相对于壳体2内的导轨滑动。优选地,还可以在连杆76与壳体之间设置一个第二弹簧76a,这样自然状态下,第二弹簧76a会给连杆76 一个偏置力,绳子75就会拉着驱动头朝壳体2内缩。驱动组件7还包括与绳子75配合的滑轮77。
[0046]如图8、图9所示,优选地,驱动头还包括与爪子71连接的头部(也可以是包括爪子的头部71),与传递齿轮8内腔连接的尾部73,设置在头部71和尾部73之间的薄片72 ;头部71下方设置有两个突起,尾部73上方设置有两个突起,薄片72设置有四个凹孔或缺口,突起分别安装至所述凹孔内,使得头部71可以相对于尾部73滑动。优选地,头部71下方的突起与尾部73上方的突起成十字交叉,这样头部71、尾部72、薄片72构成一个联轴器,并且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让驱动头头部能够滑动的同时,不会增加轴向尺寸。优选地,驱动头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四个突起外部的轴套78,这样更利于联轴器的滑动。本实施例优选地,驱动头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尾部73上方的突起之间的第三弹性元件,优选地,第三弹性元件为拉簧79,并且拉簧位于薄片72和头部71下方之间,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头部71自然状态下与尾部79同轴。将驱动头设置成联轴器结构的优点在于,驱动组件7与驱动部106脱离时,可以带驱动头沿着轴线压缩时,驱动头能够滑动,这样驱动头更容易脱离。
[0047]下面结合如图10?图13详细描述,处理盒1上驱动组件7如何在外力作用下移动的。如图10、图12,处理盒1处于第一种状态,当处理盒1安装至框体101内时,或者处理盒1随着框体101旋转时,感光元件103会与滚轮70抵接,感光元件103相对固定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因此,感光元件103会给滚轮103 —个作用力;并且因为本实施例优选地外力接收构件为滚轮70,所以感光元件103旋转过程中,也可以一直给滚轮作用力。滚轮70接收外力之后,沿着X方向推动连杆76挤压第二弹簧76a,同时绳子75会沿着Y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弹簧74就会沿着Y方向将驱动头推至与图像形成装置内驱动部106配合,接收旋转力。当一种颜色的处理盒工作完成之后,框体就会沿着图12中的箭头方向旋转,处理盒处于第二状态,如图13,滚轮70就会脱离与感光元件103的抵接,滚轮70就会被第二弹簧76a推动,沿着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绳子75就会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动驱动头克服第一弹簧74的弹性力,朝壳体2内缩进,因为框体101的旋转速度较快,并且驱动头的缩进相对于滚轮70移动有一定的之后,所以将驱动头按照上述结构设置成联轴器,在滚轮70与感光元件103脱离抵接状态时,驱动头可以有一个相对滑动的过程,这样即使驱动头不能及时缩进,也可以很好地从驱动头106脱出。自然状态下,处理盒1内的驱动组件7位于第二状态,工作状态下,处理盒1内的驱动组件7位于第一状态;当处理盒2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100内时,驱动组件7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一状态。
[0048]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之后,处理盒1安装或者旋转过程中,驱动组件7可以自动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力,通过外力控制驱动组件7的移动(伸缩),可以使得驱动组件7很好地与图像型形成装置100内驱动部106配合或者脱离,简化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而且处理盒1驱动组件7也很容易在安装/分离过程中移动。进一步地,驱动头设置有联轴器,可以将让驱动头可以滑动,这样在驱动组件7与图像形成装置内驱动部106配合过程中更容易啮合和脱离。
[00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保护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端部,并且所述处理盒可旋转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头; 控制所述驱动头移动的驱动头移动构件; 外力接收构件,在所述处理盒旋转时可以接收处理盒外部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接收构件包括一个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感光鼓端部抵接的滚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移动构件包括一个连杆和可挠性元件,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可挠性元件连接;并且可挠性元件可以与所述驱动头连接;当所述滚轮接收外力时,所述滚轮、所述连杆和所述可挠性部件控制所述驱动头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恢复构件,当所述滚轮接收的外力取消之后,所述驱动头恢复至初始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可以在处理盒旋转方向上滑动。
6.一种处理盒,包括: 壳体; 驱动组件,至少有一部分露出在壳体外部; 驱动齿轮,设置有凹腔,所述驱动组件至少一部分可以安装至所述内腔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头,所述驱动头一端设置有爪子,另一端与所述内腔配合;设置在壳体侧壁的滚轮;连接所述驱动头和所述滚轮的连接构件,并且所述连接构件至少有一部分是可挠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内腔内壁设置有凹部,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部配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性元件为绳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还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绳子与滑轮配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在其轴向方向上可以相对于驱动齿轮伸缩。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包括与爪子连接的头部,与内腔连接的尾部,设置在头部和尾部之间的薄片;所述头部下方设置有两个突起,所述尾部上方设置有两个突起,所述薄片设置有四个凹孔,所述突起分别安装至所述凹孔内,使得所述头部可以相对于所述尾部滑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上方的两个突起之间有弹性元件,并且弹性元件位于所述薄片上方。
13.一种处理盒,包括: 壳体; 驱动组件,至少有一部分露出在壳体外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头;控制所述驱动头移动的驱动头移动构件;外力接收构件,在所述处理盒旋转时可以接收处理盒外部的力。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接收构件包括一个滚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移动构件包括一个连杆和可挠性元件,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可挠性元件连接;并且可挠性元件可以与所述驱动头连接;当所述滚轮接收外力时,所述滚轮、所述连杆和所述可挠性部件控制所述驱动头的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恢复构件,当所述滚轮接收的外力取消之后,所述驱动头恢复至初始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可以在处理盒旋转方向上滑动。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可分离地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内,在所述处理盒旋转时,所述外力接收组件接收到的外力来自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组件或者内壁抵接构成中产生的作用力。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容纳处理盒的框体,所述框体可以自身轴线旋转,在所述框体下方设置有感光元件,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6?18任一所述的处理盒。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在旋转过程中,所述滚轮或者所述外力接收构件与所述感光元件端部抵接,所述感光元件对给所述滚轮或者所述外力接收构件一个力,使得所述驱动头可以移动。
【文档编号】G03G21/18GK204188951SQ201420290663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1日
【发明者】丁戈明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