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83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涉及一种户外地下化的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箱体放置在地下空间内,地下空间包括开口,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挡圈,箱体上固定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与密封挡圈相配合的密封盖板,密封盖板上设置有弯曲通风管,弯曲通风管上滑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板上设置有甲环形密封条,密封挡圈上设置有乙环形密封条,地下空间内设置有进入通道和离开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交接箱放置在地下,防止阳光暴晒和雨淋,不仅节约了地表面积,还解决了设置在地表容易遭到人为破坏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地下光缆交接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地下化的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光纤在通信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大街小巷中光缆交接箱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基本都设置在地面上,这样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公共面积还破坏了城市美观。同时光缆交接箱设置在地面上会受到长时间的太阳照射,容易使得光缆交接箱内温度超出工作温度,影响到光缆传输的稳定性。放在户外开放的地带,光缆交接箱还会因为人为的破坏而损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本交接箱放置在地下,防止阳光暴晒和雨淋,不仅节约了地表面积,还解决了设置在地表容易遭到人为破坏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放置在地下空间内,所述的地下空间包括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挡圈,所述的箱体下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的箱体上固定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的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挡圈相配合的密封盖板,所述的密封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散热装置相配合的弯曲通风管,所述的弯曲通风管上滑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板上设置有甲环形密封条,所述的密封挡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甲环形密封条相契合的乙环形密封条,所述的箱体与所述的地下空间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地下空间内设置有进入通道和离开通道,所述的进入通道上设置有若干个甲卷轮,所述的离开通道上设置有若干个乙卷轮。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的箱体放置在所述的支撑骨架上。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设置有环形隔板,所述的环形隔板把所述的散热箱分为入气空间和出气空间,所述的散热箱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入风口,所述的入风口连通所述的入气空间,所述的出气空间连通所述的弯曲通风管,所述的出气空间内设置有风扇。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弯曲通风管内设置有网格隔离板,所述的网格隔离板上设置有疏水透气膜。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顶部呈圆弧形,所述的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盖板相配合的密封垫。
[0009]这样设置,本光缆交接箱放置在地表下的地下空间内,因为地下空间与地表有一段的距离,使得地下空间内的温差比地表小,尤其是夏日,相比受到阳光直射的地表,地下空间内的温度远低于地表温度,交接箱放到地下空间内比设置在地表上能更好的工作。相对于地面空间,地下空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交接箱放到地下空间内还能防止被雨淋至IJ,但是地下空间内部空气流通速度慢,为此还在交接箱上设置有散热装置,通过散热装置以及设置在密封盖板上的弯曲通风管,把交接箱在工作时自己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地表上去。为了检修方便,交接箱、散热装置和密封盖板连为一体,只要拿出密封盖板就能直接拿出交接箱,为了防止在取出交接箱时光缆松脱,在地下空间内设置有甲卷轮和乙卷轮,光缆可以缠绕在甲卷轮和乙卷轮上,交接箱被拿出时,甲卷轮和乙卷轮会自动转动,保证光缆的长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交接箱放置在地下,防止阳光暴晒和雨淋,不仅节约了地表面积,还解决了设置在地表容易遭到人为破坏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2]图2是图Ι-a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图Ι-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地下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2,箱体2放置在地下空间I内,地下空间I包括开口 11,开口 11上设置有密封挡圈5,箱体2下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8,支撑台8上设置有支撑骨架9,箱体2放置在支撑骨架9上,箱体2和支撑骨架9并不固定连接。
[0016]箱体2上固定设置有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3,箱体2内部连通散热箱3,散热箱3上固定设置有与密封挡圈5相配合的密封盖板4,散热箱3内设置有环形隔板31,环形隔板31把散热箱3分为入气空间32和出气空间33,散热箱3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入风口 34,入风口 34连通入气空间32,出气空间33连通密封盖板4上的弯曲通风管47,出气空间33内设置有风扇35。弯曲通风管47内设置有网格隔离板48,网格隔离板48上设置有疏水透气膜。弯曲通风管48上滑动设置有密封盖44,密封盖44顶部呈圆弧形,密封盖44上设置有与密封盖板4相配合的密封垫46,同时密封盖44通过弹性固定丝与密封盖板4连接。密封盖板4上设置有甲环形密封条43,密封挡圈5上设置有与所述甲环形密封条43相契合的乙环形密封条51,箱体2与地下空间I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地下空间I内设置有进入通道12和离开通道13,进入通道12上设置有若干个甲卷轮6,离开通道13上设置有若干个乙卷轮7,开口 11内侧设置有凹槽14,密封盖板4上活动设置有与凹槽14相配合的卡柱41,所述的密封盖板4上设置有控制卡柱41的钥匙孔42。
[0017]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工作人员通过钥匙孔42把卡柱41从凹槽14退出就能取出整个装置,在取出的同时为了防止光缆松脱,需要较长的光缆线,这些较长的光缆线就可以卷绕在进入通道12和离开通道13上的甲卷轮6和乙卷轮7上,防止光缆线杂乱无章的缠绕在地下空间I内。
[0018]又因为地下空间I空气对流慢,箱体2自身工作时会散发出热量,为了把这部分热量散发出去需要,在箱体2上设置有散热箱3,散热箱3内出气空间33上设置有风扇35,风扇35在工作时,外界空气会从散热箱3外壁上的入风口 34进入到入气空间32内,然后空气进入箱体2内部,带走箱体2内部热量后进入出气空间33,再然后通过出气空间33进入弯曲通风管47内,因为风扇35的吸风送风因素,弯曲通风管47内的空气会顶起密封盖44,从而从弯曲通风管47逃逸到外界。因为密封盖44通过弹性固定丝与密封盖板4连接,这样可以防止密封盖44被吹走。如果下雨时,在雨滴重力的作用下密封盖44可以被压倒弯曲通风管47,密封盖44上的密封垫46与密封盖板4接触,防止雨水进入弯曲通风管47,如果雨水进入了弯曲通风管47,弯曲通风管47内设置有网格隔离板48,网格隔离板48可以阻挡杂物,网格隔离板48上设置有疏水透气膜,能阻隔雨水进入散热箱3。密封盖44顶部呈圆弧形,这样雨水或者其他杂物就不能积在密封盖44上,防止从散热箱3内的风顶不开密封盖44。在密封盖板4上和密封挡圈5上分别设置有甲环形密封条43和乙环形密封条51,可以在雨天防止雨水渗漏。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2),其特征为,所述的箱体(2)放置在地下空间(1)内,所述的地下空间⑴包括开口(11),所述的开口(11)上设置有密封挡圈(5),所述的箱体(2)下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的箱体(2)上固定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的箱体(2)内部连通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挡圈(5)相配合的密封盖板(4),所述的密封盖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散热装置相配合的弯曲通风管(47),所述的弯曲通风管(47)上滑动设置有密封盖(44),所述的密封盖板(4)上设置有甲环形密封条(43),所述的密封挡圈(5)上设置有与所述甲环形密封条(43)相契合的乙环形密封条(51),所述的箱体(2)与所述的地下空间⑴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地下空间⑴内设置有进入通道(12)和离开通道(13),所述的进入通道(12)上设置有若干个甲卷轮(6),所述的离开通道(13)上设置有若干个乙卷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为,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8),所述的支撑台(8)上设置有支撑骨架(9),所述的箱体(2)放置在所述的支撑骨架(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为,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3),所述散热箱(3)内设置有环形隔板(31),所述的环形隔板(31)把所述的散热箱(3)分为入气空间(32)和出气空间(33),所述的散热箱(3)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入风口(34),所述的入风口(34)连通所述的入气空间(32),所述的出气空间(33)连通所述的弯曲通风管(47),所述的出气空间(33)内设置有风扇(3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为,所述的弯曲通风管(47)内设置有网格隔离板(48),所述的网格隔离板(48)上设置有疏水透气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为,所述的密封盖(44)顶部呈圆弧形,所述的密封盖(44)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盖板(4)相配合的密封垫(46)。
【文档编号】G02B6/44GK204086610SQ20142035702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郑晓风, 王才平, 楼建龙, 陈持勇 申请人:宁波天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