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膜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1557发布日期:2019-04-29 13:33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光学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膜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光学膜,又称光学导电膜,具有导电功能的薄膜。导电薄膜的荷电载流子在输运过程中受到表面和界面的散射,当薄膜的厚度可与电子的自由程相比拟时,在表面和界面的影响将变得显著,这个现象称为薄膜的尺寸效应。它等效于载流子的自由程减小,因此与同样材料的块体相比,薄膜的电导率较小。

现有技术中光学膜由于制备技术欠完善,通常薄膜中的缺陷浓度比较高,主要缺陷为杂质、空位、填隙原子、位错、晶界,以及表面和界面的吸附和偏析等,且具有脆性,不能弯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及其生产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膜具有脆性,不能弯折且缺陷浓度比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学膜,包括基膜、聚合物颗粒,金属膜层和导电高分子膜层,所述基膜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基膜中添加所述聚合物颗粒,两层所述基膜远离所述聚合物颗粒一侧均设置有im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膜为ito-pet基膜。

更进一步地,所述im层折射率为1.6。

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膜层为铜纳米线薄膜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高分子膜层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薄膜层。

具体步骤为:

(1)基膜表面除杂:选用ito-pet基膜,ito-pet基膜用丙酮和乙醇混合溶剂对基膜进行清洗除杂,用离子水对ito-pet基膜进行冲洗,去除表面残留的丙酮,用氮气对ito-pet基膜进行吹干;

(2)配制铜纳米线:铜纳米线为以氯化铜、油酸、油胺、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反应1~3h制成;

(3)配制金属膜层:由高长径比的铜纳米线配置成浓度为0.01~1.0g/l的醇溶液,以1000~1200r/min在基底膜层表面旋涂1~3层而成;

(4)制备导电高分子膜层:由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溶液以800~1000r/min在基底膜层表面旋涂1~2层而成,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然后在烤箱中进行烘烤,得到透明导电薄膜。

更进一步地,步骤(2)在120~150℃下反应制成。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条件温和,过程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制得的透明导电膜具有较好导电性能和良好的传导性,透射率优异且韧性较好,缺陷浓度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光学膜,包括基膜、聚合物颗粒,金属膜层和导电高分子膜层,基膜设置有两层,两层基膜中添加聚合物颗粒,两层基膜远离聚合物颗粒一侧均设置有im层。

基膜为ito-pet基膜。

im层折射率为1.6。

金属膜层为铜纳米线薄膜层。

导电高分子膜层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薄膜层。

一种光学膜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为:

(1)基膜表面除杂:选用ito-pet基膜,ito-pet基膜用丙酮和乙醇混合溶剂对基膜进行清洗除杂,用离子水对ito-pet基膜进行冲洗,去除表面残留的丙酮,用氮气对ito-pet基膜进行吹干;

(2)配制铜纳米线:铜纳米线为以氯化铜、油酸、油胺、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反应1~3h制成;

(3)配制金属膜层:由高长径比的铜纳米线配置成浓度为0.01~1.0g/l的醇溶液,以1000~1200r/min在基底膜层表面旋涂1~3层而成;

(4)制备导电高分子膜层:由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溶液以800~1000r/min在基底膜层表面旋涂1~2层而成,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然后在烤箱中进行烘烤,得到透明导电薄膜。

步骤(2)在120~150℃下反应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光学膜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基膜、聚合物颗粒,金属膜层和导电高分子膜层,所述基膜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基膜中添加所述聚合物颗粒,两层所述基膜一侧均设置有IM层,本发明条件温和,过程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制得的透明导电膜具有较好导电性能和良好的传导性,透射率优异且韧性较好,缺陷浓度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赛菲鹿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2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