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16494发布日期:2019-12-14 00:57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工作距同时也可以变换倍率镜头,属于光学镜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变倍镜头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有着变焦成像系统、可变放大倍率的像的可更换镜头装置非常受欢迎。但在光学技术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对于不同领域的应用,往往需要不同工作距,不同倍率的镜头,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往往需要生产很多的镜筒、隔圈等等的机械件以及包括各种不同参数的透镜。这样既不灵活,成本也很巨大,生产过程也复杂。

现已存在的变倍镜头,往往只能变倍率,而不能变工作距;这样的变倍系统,往往是固定工作距,通过系统中某部分透镜组沿光轴移动来实现变焦变倍。例如,参见专利申请号为201520937346.4的专利公开了一个变倍系统。这个变倍系统,工作距不能调整,由六个个透镜组组成,分别有着正光焦度、负光焦度、正光焦度、正光焦度、正光焦度、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为固定透镜组,第二、三、四、五透镜组均为移动透镜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包括镜头、第一透镜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所述镜头包含在拍照时靠近需拍照物体的物面和与物面相对应的像面,在所述物面和像面之间,由物面至像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所述透镜的物面、第一透镜组、光阑、第二透镜组和像面的组合可投射用于拍摄物体的光线,所述第一透镜组在镜头上为与镜头固定连接的固定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在镜头上为与镜头滑动连接的移动透镜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分别为胶合透镜。

优选地,所述胶合透镜为消色差双胶合透镜。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滑动方向与水平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通过光学胶与镜头固定连接。

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的使用方法,包括当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进行变倍率变工作距时,孔径光阑与第一透镜组与镜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动,第二透镜组沿水平线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灵活多变,且可有效减少机械件、光学件数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具有较高的成像性能。

2、本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包含两个透镜组,使装配精确度得到提高。

3、本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进行变倍率变工作距时,孔径光阑与第一透镜组1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动,第二透镜组沿光轴移动,来实现工作距变化及改变倍率。

4、配合严格设计透镜组的光学参数,本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工作距变换倍率、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不同大小影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包括镜头(图中未显示)、第一透镜组1、光阑2和第二透镜组3,镜头包含在拍照时靠近需拍照物体的物面4和与物面4相对应的像面5,在物面4和像面5之间,由物面4至像面5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1、光阑2和第二透镜组3,透镜的物面4、第一透镜组1、光阑2、第二透镜组3和像面5的组合可投射用于拍摄物体的光线6,第一透镜组1在镜头上为与镜头固定连接的固定透镜组,第二透镜组3在镜头上为与镜头滑动连接的移动透镜组。

优选地,第一透镜组1和第二透镜组3分别为胶合透镜。

优选地,胶合透镜为消色差双胶合透镜。

优选地,第二透镜的滑动方向与水平线平行。

优选地,第一透镜组1通过光学胶与镜头固定连接。

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的使用方法,包括当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进行变倍率变工作距时,孔径光阑2与第一透镜组1与镜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动,第二透镜组3沿水平线移动。

本发明附图仅仅是为了呈现出一种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原理。由于专利申请文件页面大小限制,为更清楚呈现原理,附图中各个部件之间的比例大小与实际产品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例如在附图中为凸显某一部分的结构原理,故意把这一部分画大,而显得另一部分过小等,都可以以此种情况进行理解,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在本发明的原理基础上上,自然可以利用工业化更加合理的设计在本发明基础上将各个部件做的更小巧精致,更实用,都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情况,本发明仅针对背景技术中特定环境使用,例如背景技术提及的场景,如一些用户考虑价格因素,不方便携带等等因素,则不建议购买本技术,本产品只针对和建议需要在背景技术中提及场景和能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的用户使用。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第一透镜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所述镜头包含在拍照时靠近需拍照物体的物面和与物面相对应的像面,在所述物面和像面之间,由物面至像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所述透镜的物面、第一透镜组、光阑、第二透镜组和像面的组合可投射用于拍摄物体的光线,所述第一透镜组在镜头上为与镜头固定连接的固定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在镜头上为与镜头滑动连接的移动透镜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分别为胶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透镜为消色差双胶合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滑动方向与水平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通过光学胶与镜头固定连接。

6.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进行变倍率变工作距时,孔径光阑与第一透镜组与镜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动,第二透镜组沿水平线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镜头、第一透镜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镜头包含在拍照时靠近需拍照物体的物面和与物面相对应的像面,在物面和像面之间,由物面至像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所述透镜的物面、第一透镜组、光阑、第二透镜组和像面的组合可投射用于拍摄物体的光线,所述第一透镜组在镜头上为与镜头固定连接的固定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在镜头上为与镜头滑动连接的移动透镜组。一种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的使用方法,包括当可变工作距可变倍率远心镜头进行变倍率变工作距时,孔径光阑与第一透镜组与镜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动,第二透镜组沿水平线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向先兵;陈铭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灿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19.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