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8104发布日期:2020-07-29 02:1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运动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运动眼镜。



背景技术:

运动眼镜包括镜框、头带和两个用于连接镜框与头带的侧扣。在使用时,为了在镜框与使用者面部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经常会在镜框内侧设置垫设框。如中国专利cn204903878u公开一种运动眼镜,该运动眼镜在镜框靠近连接件一侧设置垫设框,镜框上设有卡扣孔和定位孔,垫设框上设有卡扣部和定位凸起,卡扣部可拆卸地扣合于卡扣孔上,定位凸起插设于定位孔中。垫设框的卡扣部可拆卸地扣合于卡扣孔上,定位凸起插设于定位孔中,这样垫设框与镜框虽然拆装方便,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

(1)这种垫设框要起到缓冲作用,需要与人的眼眶和脸部大面积接触,这种接触方式会使大部分用户感觉不适,而且阻挡视线、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差。

(2)这种垫设框基本覆盖了整个镜框的内侧,成本较高,结构复杂,需要设置多个卡扣部和定位凸起来实现装配,装配不方便、不快捷;且在受力情况下,卡扣和定位部位容易脱扣,不太稳定。

(3)这种垫设框接触人眼部和脸部的地方是基本处在一个平面,垫设框表面设置起不到缓冲作用。

另外,现有运动眼镜中的软质件和硬质件因为过长需要设置多个卡扣孔,卡扣孔使框减少了受力面,并且多个导致外力冲击的时候,容易断框,根据断框的位置分析,多是卡扣孔的位置,且断框的位置容易在断裂时划伤使用者。

在拆卸的时候,因为缺口位置没有防滑结构,所以易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头带和框的脱落、掉落。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不容易折断、不容易脱落、结构简单、稳固性能更高、成本低、缓冲性能更好、装配更简单快捷的运动眼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简单快捷的运动眼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运动眼镜,包括镜框、头带和两个用于连接镜框与头带的侧扣,所述眼镜还包括安装在镜框内侧的鼻托,所述鼻托呈“兀”字型结构,该“兀”字型结构包括上部横梁支撑部和下部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部下端面设有用于抵接镜框下端的弧形下托。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设计的鼻托配合头带就可以将运动眼镜牢牢固定在用户头部,避免了大面积的垫设框的使用,有效降低成本,简化装配工序。

优选地,所述横梁支撑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镜框设有用于与第一凸起对应卡接的第一凹槽;所述两个弧形支撑部下端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镜框设有用于与第二凹槽对应卡接的第二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数量对应,可选择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镜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中部设有第一缺口;所述侧扣包括固定连接的软质部和硬质部,所述软质部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套接在第一连接柱外的第一套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在远离侧扣的一端设有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所述第一套接孔内壁设有与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对应卡接的第二波浪纹防滑结构。第一连接柱上的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和第一套接孔内壁的第二波浪纹防滑结构互相咬合,更好地防止在外力作用下侧扣滑出。

优选地,所述头带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套接孔;所述硬质部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套接孔套接在第二连接柱外;第二连接柱中部设有第二缺口。

优选地,所述鼻托远离镜框的一面上设有起缓冲作用的锯齿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鼻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鼻托配合头带就可以将运动眼镜牢牢固定在用户头部,避免了大面积的垫设框的使用,有效降低成本,简化装配工序,且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眼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眼镜中鼻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眼镜中鼻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眼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眼镜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眼镜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6:一种运动眼镜,包括镜框1、头带(未标明)和两个用于连接镜框1与头带的侧扣2。该眼镜还包括安装在镜框1内侧的鼻托3。鼻托3呈“兀”字型结构,该“兀”字型结构包括上部横梁支撑部31和下部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部32。两个弧形支撑部32下端面设有用于抵接镜框1下端的弧形下托33。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设计的鼻托配合头带就可以将运动眼镜牢牢固定在用户头部,避免了大面积的垫设框的使用,有效降低成本,简化装配工序。同时,为了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情形下,能更好地起到缓冲作用,在鼻托远离镜框的一面上设有起缓冲作用的锯齿状纹路、即在鼻托与使用者面部或眼眶接触的一面上,设有锯齿状的凹凸结构(未标示),该纹路能够在眼镜受到外力冲击时,根据力的分散原理,降低外力对眼眶和面部的冲击效能。

横梁支撑部31设有第一凸起34,镜框1设有用于与第一凸起34对应卡接的第一凹槽11。两个弧形支撑部32下端分别设有第二凹槽35,镜框1设有用于与第二凹槽35对应卡接的第二凸起12。第一凸起34和第一凹槽11的数量对应,可选择设置1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优选为三个。

镜框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柱4,第一连接柱4中部设有第一缺口41。侧扣2包括固定连接的软质部5和硬质部6。软质部5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套接在第一连接柱4外的第一套接孔51。第一连接柱4在远离侧扣2的一端设有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42,第一套接孔51内壁设有与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42对应卡接的第二波浪纹防滑结构(未标明)。第一连接柱上的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和第一套接孔内壁的第二波浪纹防滑结构互相咬合,更好地防止在外力作用下侧扣滑出。第二波浪纹防滑结构可以不仅设置在第一套接孔51内壁一侧,还可以设置在整个内壁上,这样子当侧扣转动时,如图6所示的折叠状态,也能够很好的固定防滑。

头带(未标明)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套接孔(未标明)。硬质部6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柱61,第二套接孔套接在第二连接柱61外;第二连接柱61中部设有第二缺口6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鼻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鼻托配合头带就可以将运动眼镜牢牢固定在用户头部,避免了大面积的垫设框的使用,有效降低成本,简化装配工序,且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更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运动眼镜,包括镜框、头绳和两个用于连接镜框与头绳的侧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还包括安装在镜框内侧的鼻托,所述鼻托呈“兀”字型结构,该“兀”字型结构包括上部横梁支撑部和下部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部下端面设有用于抵接镜框下端的弧形下托;所述镜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中部设有第一缺口;所述侧扣包括固定连接的软质部和硬质部,所述软质部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套接在第一连接柱外的第一套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在远离侧扣的一端设有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所述第一套接孔内壁设有与第一波浪纹防滑结构对应卡接的第二波浪纹防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镜框设有用于与第一凸起对应卡接的第一凹槽;所述两个弧形支撑部下端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镜框设有用于与第二凹槽对应卡接的第二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绳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套接孔;所述硬质部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套接孔套接在第二连接柱外;第二连接柱中部设有第二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运动眼镜,包括镜框、头带和两个用于连接镜框与头带的侧扣,所述眼镜还包括安装在镜框内侧的鼻托,所述鼻托呈“兀”字型结构,该“兀”字型结构包括上部横梁支撑部和下部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部下端面设有用于抵接镜框下端的弧形下托。本实用新型中的鼻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鼻托配合头带就可以将运动眼镜牢牢固定在用户头部,避免了大面积垫设框的使用,改善了垫设框过长支撑部位脱落易划伤人的缺陷,有效降低成本,更稳定、缓冲作用,且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邦士度眼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