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2105发布日期:2020-07-04 01:0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形眼镜清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



背景技术:

隐形眼镜属角膜接触镜,其镜片材料本身对人体无害。在隐形眼镜佩戴过程中会产生蛋白质沉淀、油污沉淀、油脂沉淀、皮质及其他沉淀,二次佩戴前若不及时清洗会在其二次佩戴中增加不适感,也可能导致眼部发生疾病。因此隐形眼镜清洗机是隐形眼镜佩戴者必须的装置。

在公开号为cn2082708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洗隐形眼镜的震动装置。包括有机座,所述机座为整个震动装置提供固定支撑作用,整个装置由固定装置、震动产生装置、和震动传递装置三部分组成,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器a和固定器b组成,主要作用是固定各种隐性眼镜盒,震动产生装置原理是由电磁铁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并且配合震动传递装置中衔铁、板弹簧配合产生振动,传递给振动台,带动滑动座a、滑道a、滑道b、滑动座b进行左右震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镜片本身存在表面张力,仅通过震动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去除镜片上的各类残留物。故其结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具有有效去除镜片油脂油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包括清洗液储存瓶以及与清洗液储存瓶的瓶口配合的机罩,所述机罩上设置有伸入清洗液储存瓶内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端部设置有隐形眼镜清洗罩,所述旋转杆的末端设置有齿盘,所述机罩内设置有与齿盘啮合的电机以及用于驱动电机转动的电路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罩内的电机驱动旋转杆从而带动隐形眼镜清洗罩转动,令置于隐形眼镜清洗罩内的镜片获得离心力,通过离心力与清洗液及清洗液中的小气泡摩擦作用吸取镜片上的沉淀物。其具体为隐形眼镜镜片在被旋转的过程中其上的油脂油污被清洗液更彻底的分解,而离心力则使得镜片与分解后的油污、油脂分离,从而有效去除隐形眼镜镜片因佩戴产生的污染杂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罩朝向清洗液储存瓶的一端设置有防水隔离盖,所述防水隔离盖上设置有供旋转杆穿过的主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隔离盖的设置有效防止在清洗机在运转过程中清洗液飞溅至机罩内,避免机罩因进水而出现故障。有效提高清洗机运转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孔设置在防水隔离盖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转杆设置在清洗液储存瓶的中心位置,令隐形眼镜清洗罩中的镜片接触清洗液更加均匀,保证镜片的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罩内还设置有伸入至清洗液储存瓶内的加热杆,所述防水隔离盖上开设有供加热杆穿过的侧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洗隐形眼镜镜片的过程中,还通过加热杆对清洗液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活化镜片上油污、油脂的分子活性,使得镜片上的油污、油脂更容易被清除,清洗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杆为陶瓷加热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材料的加热杆具备更加稳定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具有良好的抗磨抗腐蚀,避免加热杆长期与液体接触被腐蚀、锈蚀,保证镜片清洗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隐形眼镜清洗罩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隐形眼镜清洗罩均呈半球形设置,所述隐形眼镜清洗罩上开设有若干条形镂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清洗罩分别装盛左右两片隐形眼镜镜片,有效提高镜片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液储存瓶与机罩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清洗液储存瓶与机罩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保证其安装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电动旋转产生电涡流及大量随着涡流方向运动的气泡,气泡摩擦带着镜片附着物,使得镜片附着物容易脱落被水流带走,清晰效果显著;

2、加热与离心力结合,先分解油污、油脂,再实现镜片与污渍的分离,清洁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隔离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清洗液储存瓶;2、机罩;3、电机;4、电机驱动板;5、旋转杆;6、齿盘;7、隐形眼镜清洗罩;8、主孔;9、侧孔;10、加热杆;11、防水隔离盖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包括上端开口的清洗液储存瓶1、与清洗液储存瓶1瓶口配合的机罩2。清洗液储存瓶1与机罩2通过螺纹连接。在机罩2内固定有电机3以及电机驱动板4,在机罩2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板4电源的电子开关。

旋转杆5设置在机罩2的轴心位置,且旋转杆5伸入清洗液储存瓶1内部。旋转杆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隐形眼镜清晰罩,末段与一齿盘6固定连接。齿盘6与电机3的输出齿啮合实现传动连接。在机罩2朝向清洗液储存瓶1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隔离盖11,防水隔离盖11用以将清洗液隔离在机罩2外,避免清洗液进入机罩2内。在防水隔离罩的中心位置开有主孔8以供旋转杆5通过。在防水隔离盖11上还开设有侧孔9,加热棒一端连接在电机驱动板4上由电机驱动板4供电,另一端穿过侧孔9伸入至清洗液储存瓶1内以实现在清洗过程中对清洗液的加热。

在本方案中,机罩2选择设置在清洗液储存瓶1的上方,电机驱动板4固定设置在机罩2顶部,电机3固定在电机驱动板4上。防水隔离盖11固定在机罩2内。主孔8设置为沉孔,在旋转杆5上设置有环形凸起以实现对旋转杆5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在旋转杆5端部,即旋转杆5伸入清洗液储存瓶1的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清洗罩7。隐形眼镜清洗罩7设置有两个且均呈半圆形机罩设置,隐形眼镜清洗罩7分别固定在旋转杆5两侧。隐形眼镜清洗罩7的表面设置有条形镂空,条形镂空呈放射状设置在隐形眼镜清洗罩7上,供隐形眼镜放入及清洗液进入。通过镊子可以方便的放入、取出隐形眼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机罩2内的电机3驱动旋转杆5从而带动隐形眼镜清洗罩7转动,令置于隐形眼镜清洗罩7内的镜片获得离心力,通过离心力与清洗液及清洗液中的小气泡摩擦作用吸取镜片上的沉淀物。其具体为隐形眼镜镜片在被旋转的过程中其上的油脂油污被清洗液更彻底的分解,而离心力则使得镜片与分解后的油污、油脂分离,从而有效去除隐形眼镜镜片因;佩戴产生的污染杂质。在清洗隐形眼镜镜片的过程中,还通过加热杆10对清洗液进行加热至约50℃,通过加热活化镜片上油污、油脂的分子活性,使得镜片上的油污、油脂更容易被清除,清洗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液储存瓶(1)以及与清洗液储存瓶(1)的瓶口配合的机罩(2),所述机罩(2)上设置有伸入清洗液储存瓶(1)内的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5)的端部设置有隐形眼镜清洗罩(7),所述旋转杆(5)的末端设置有齿盘(6),所述机罩(2)内设置有与齿盘(6)啮合的电机(3)以及用于驱动电机(3)转动的电机驱动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2)朝向清洗液储存瓶(1)的一端设置有防水隔离盖(11),所述防水隔离盖(11)上设置有供旋转杆穿过的主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孔(8)设置在防水隔离盖(11)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2)内还设置有伸入至清洗液储存瓶(1)内的加热杆(10),所述防水隔离盖(11)上开设有供加热杆(10)穿过的侧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杆(10)为陶瓷加热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眼镜清洗罩(7)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隐形眼镜清洗罩(7)均呈半球形设置,所述隐形眼镜清洗罩(7)上开设有若干条形镂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储存瓶(1)与机罩(2)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形眼镜清洗机,包括清洗液储存瓶以及与清洗液储存瓶的瓶口配合的罩体,罩体上设置有伸入清洗液储存瓶内的旋转杆,旋转杆的端部设置有隐形眼镜清洗罩,旋转杆的末端设置有齿盘,机罩内设置有与齿盘啮合的电机以及用于驱动电机转动的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电动旋转产生电涡流及大量随着涡流方向运动的气泡,气泡摩擦带着镜片附着物,使得镜片附着物容易脱落被水流带走,清晰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郝茹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科诗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3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