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4910发布日期:2020-07-07 14:0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5g基站机柜内所用的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包括前框套1和插头2,该插头2的一端设有与前框套1卡装配合的卡装部201,该插头2内注塑有金属管202,该金属管202的端部凸出插头2的另一端,该金属管202的凸出端紧密配合有压接管3,该压接管3的外围紧密配合有尾护套4,其结构图参见图1和图2,配合在一起的前框套1、插头2、压接管3和尾护套4的内部是相互连通的,管线设置在相互连通的通道内,采用上述结构的光纤连接器,由于前框套1、插头2、压接管3和尾护套4是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组装在一起的,导致该光纤连接器的总长度增长,在机柜内的空间占用率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达到减小长度、降低空间占用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前壳,所述前壳的一端设有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内部,且位于所述后壳内部的所述连接柱上紧密配合有压接管,所述压接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后壳的外部,凸出所述后壳端部的所述压接管上紧密配合有护套。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柱包括均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进行连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后壳内,并与所述压接管紧密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连接管周向延伸的环形槽。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上均设有卡孔,与所述卡孔对应位置的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块。

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前壳,前壳的一端设有后壳,前壳和后壳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连接柱设置于前壳和后壳内部,且位于后壳内部的连接柱上紧密配合有压接管,压接管的端部延伸至后壳的外部,凸出后壳端部的压接管上紧密配合有护套,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连接柱对前壳和后壳进行连接,同时与连接柱紧密配合的部分压接管布置在后壳内,部分压接管位于后壳的外部,从而与传统相比,位于后壳外部的压接管长度得到了大大缩短,相应的护套的长度也会相应的缩短,进而使得光纤连接器的总长度得到了大大减小。

综上所述,采用该光纤连接器,不仅不会影响使用性能,而且与传统依次组装的方式相比,大大缩短了光纤连接器的总长度,有效降低了在机柜内的空间占用率,有利与布线密度的增加。

由于连接柱包括均与前壳和后壳进行连接的卡接部,卡接部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管,连接管延伸至后壳内,并与压接管紧密配合,从而通过卡接部来对前壳和后壳进行连接,通过连接管来与压接管进行配合,不仅保证了各个部件间的相互连接,而且为缩短光纤连接器的整体长度奠定了基础。

由于连接管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连接管周向延伸的环形槽,从而通过环形槽来增大连接管和压接管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能起到卡阻压接管的作用,保证了连接管和压接管配合的可靠性。

由于前壳和后壳上均设有卡孔,与卡孔对应位置的卡接部上设有卡块,从而通过卡孔和卡块的配合来实现前壳和后壳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中,1-前框套;2-插头;201-卡装部;202-金属管;3-压接管;4-尾护套;5-前壳;6-后壳;7-连接柱;701-卡接部;702-卡孔;703-卡块;704-连接管;705-环形槽;8-压接管;9-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前壳5,该前壳5的一端设有后壳6,该前壳5和后壳6通过连接柱7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柱7设置于前壳5和后壳6内部,且位于后壳6内部的连接柱7上紧密配合有压接管8,该压接管8的端部延伸至后壳6的外部,凸出后壳6端部的压接管8上紧密配合有护套9,该前壳5、连接柱7、压接管8和护套9的内部是相互连通的。在光纤装配时,在光纤的外围套装上热缩管,该热缩管与护套9的位置对应设置,以提高对光纤的支撑效果。

该连接柱7包括均与前壳5和后壳6进行连接的卡接部701,具体的卡接方式为;该前壳5和后壳6上均设有卡孔702,与卡孔702对应位置的卡接部701上设有卡块703;该卡接部701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管704,该连接管704延伸至后壳6内、并与压接管8紧密配合。作为优选,该连接管704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连接管704周向延伸的环形槽705。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一端设有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内部,且位于所述后壳内部的所述连接柱上紧密配合有压接管,所述压接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后壳的外部,凸出所述后壳端部的所述压接管上紧密配合有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均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进行连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后壳内,并与所述压接管紧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连接管周向延伸的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上均设有卡孔,与所述卡孔对应位置的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前壳,所述前壳的一端设有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内部,且位于所述后壳内部的所述连接柱上紧密配合有压接管,所述压接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后壳的外部,凸出所述后壳端部的所述压接管上紧密配合有护套。采用该光纤连接器,不仅不会影响使用性能,而且与传统依次组装的方式相比,大大缩短了光纤连接器的总长度,有效降低了在机柜内的空间占用率,有利与布线密度的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伟;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龙晟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