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缠绕光纤组件

文档序号:29317493发布日期:2022-03-19 22:0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防缠绕光纤组件

1.本发明涉及光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缠绕光纤组件。


背景技术:

2.微细光纤是深海潜水器执行大深度任务时的特种光通讯介质,其外径(含保护层)比普通光纤小,仅不到0.5mm。与常见线卷不同,这类微细光纤卷通常采用内抽式,即卷筒中空,光纤从筒体内壁开始缠绕,胶粘于内壁后向轴心处靠近,缠绕粘贴第二层,依次反复。与粘贴过程相反,光纤从靠近轴心处抽出。因为经常成对使用,所以又称为对抽光纤。其优势在于卷筒将光纤包裹住,可减小海浪影响,较小空间内可储存数十公里长的光纤,且抽出所需的力很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海浪作用也可以将光纤抽出;另一方面,若同时抽出多股光纤,可能会在卷筒内纠缠成团,甚至打结,以至于发生弯折,导致光纤折断和光通讯中断,影响水下作业任务的继续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会发生缠绕,从而防止折断,使用更安全的防缠绕光纤组件。
4.一种防缠绕光纤组件,包括中空壳体、锥形体和光纤;所述中空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锥形体通过一个开口安装在中空壳体内,且锥形体的端部凸出于另一个开口,所述锥形体的表面具有用于阻隔多层光纤堆积的凸起;所述光纤沿中空壳体的内周面环绕设置有多层,所述光纤的一端缠绕在锥形体的凸起上,并延伸至锥形体端部处开口外。
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开口中轴线重合,且半径相等。
6.进一步的,所述锥形体的中轴线与所述开口的中轴线重合。
7.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呈变径螺旋状结构设置,且凸起表面与光纤外径相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上构成一个变径螺旋状凹槽,且凹槽表面与光纤外径相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从中空壳体内周面的一端环绕至另一端,构成一层光纤面,随后向中空壳体中轴线靠近,反向环绕至初始端,构成另一层光纤面;以此类推,多个所述光纤面构成一个光纤包。
10.进一步的,每个光纤面内的各圈光纤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光纤面之间均通过胶水粘连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胶水的粘接性小于光纤的弹性。
12.上述防缠绕光纤组件,通过在锥形体上设置用于阻隔多层光纤堆积的凸起,将锥形体通过一个开口安装在中空壳体内,锥形体的端部凸出于中空壳体的另一个开口处,且光纤在抽出时会缠绕在锥形体表面凸起上,并延伸至锥形体端部处开口外,使得光纤抽出时不会产生缠绕而聚合成团,防止发生折断,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为防缠绕光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锥形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00、中空壳体;110、开口;200、锥形体;210、凸起;300、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缠绕光纤组件,包括中空壳体100、锥形体200和光纤300;中空壳体100的两端均设有开口110,锥形体200通过一个开口110安装在中空壳体100内,且锥形体200的端部凸出于另一个开口110,锥形体200的表面具有用于阻隔多层光纤300堆积的凸起210;光纤300沿中空壳体100的内周面环绕设置有多层,光纤300的一端缠绕在锥形体200的凸起210上,并延伸至锥形体200端部处开口110外。
18.在使用时,将光纤300抽出,光纤300会自然盘绕在锥形体200表面的凸起210上。若同时有多圈光纤300被抽出,受到锥形体200的阻挡也不会在中空壳体100内聚合成团,在抽出开口110时也较均匀。
19.上述防缠绕光纤组件,通过在锥形体200上设置用于阻隔多层光纤300堆积的凸起210,将锥形体200通过一个开口110安装在中空壳体100内,锥形体200的端部凸出于中空壳体100的另一个开口110处,且光纤300在抽出时会缠绕在锥形体200表面凸起210上,并延伸至锥形体200端部处开口110外,使得光纤300抽出时不会产生缠绕而聚合成团,防止发生折断,使用更安全。
2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开口110中轴线重合,且半径相等。锥形体200的中轴线与开口110的中轴线重合。结构设置对称合理,光纤300抽出时更顺畅。
21.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10呈变径螺旋状结构设置,且凸起210表面与光纤300外径相贴合。与缠绕在锥形体200表面上的光纤300相吻合,光纤300分隔效果较好。
22.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10上构成一个变径螺旋状凹槽,且凹槽表面与光纤300外径相贴合。增加与光纤300的贴合度,使得多层光纤300分隔效果较好。并且光纤300在抽出过程中,会与锥形体200表面发生摩擦,多股光纤组件分离,且趋势相同,均向出线端移动,直至脱离中空壳体100进入海洋环境。
23.在本实施例中,光纤300从中空壳体100内周面的一端环绕至另一端,构成一层光纤面,随后向中空壳体100中轴线靠近,反向环绕至初始端,构成另一层光纤面;以此类推,多个光纤面构成一个光纤包。保证光纤300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被海浪抽出。
2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纤面内的各圈光纤300之间和相邻两个光纤面之间均通过胶水粘连固定。且胶水的粘接性小于光纤300的弹性。既保证了光纤300包的稳定,又能用较小的力抽出光纤300。
25.由于光纤300外表面附有保护层,其弹性力大于胶水的粘合力,一旦进入到空旷水域,就不会发生主动弯折。该防缠绕光纤组件则有效地避免了多股光纤300同时被抽出后,
在中空壳体100内部相互缠绕、黏连及打结成团等。使光纤300能够顺滑地从光纤组件中抽出,防止光纤300在中空壳体100内折断,维系了水面水下的正常通讯,进一步提高了深海作业的安全性。
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体、锥形体和光纤;所述中空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锥形体通过一个开口安装在中空壳体内,且锥形体的端部凸出于另一个开口,所述锥形体的表面具有用于阻隔多层光纤堆积的凸起;所述光纤沿中空壳体的内周面环绕设置有多层,所述光纤的一端缠绕在锥形体的凸起上,并延伸至锥形体端部处开口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开口中轴线重合,且半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的中轴线与所述开口的中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变径螺旋状结构设置,且凸起表面与光纤外径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构成一个变径螺旋状凹槽,且凹槽表面与光纤外径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从中空壳体内周面的一端环绕至另一端,构成一层光纤面,随后向中空壳体中轴线靠近,反向环绕至初始端,构成另一层光纤面;以此类推,多个所述光纤面构成一个光纤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光纤面内的各圈光纤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光纤面之间均通过胶水粘连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缠绕光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的粘接性小于光纤的弹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缠绕光纤组件,包括中空壳体、锥形体和光纤;中空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开口,锥形体通过一个开口安装在中空壳体内,且锥形体的端部凸出于另一个开口,锥形体的表面具有用于阻隔多层光纤堆积的凸起。光纤沿中空壳体的内周面环绕设置有多层,光纤的一端缠绕在锥形体的凸起上,并延伸至锥形体端部处开口外。上述防缠绕光纤组件,通过在锥形体上设置用于阻隔多层光纤堆积的凸起,将锥形体通过一个开口安装在中空壳体内,锥形体的端部凸出于中空壳体的另一个开口处,且光纤在抽出时会缠绕在锥形体表面凸起上,并延伸至锥形体端部处开口外,使得光纤抽出时不会产生缠绕而聚合成团,防止发生折断,使用更安全。使用更安全。使用更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罗瑞龙 吴瑜 张锦飞 宋婷婷 王彪 罗高生 姜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3/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