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8666发布日期:2022-04-09 08:2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背光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2.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侧发光led发出所需亮度和颜色(一般为白色)的光,经过导光板的作用,把侧面光源转换成正式的面光源,大部分光线折射到正面,小部分光线通过反射膜的作用,反射后被再次利用。光线通过下扩散的扩散作用被完全打散,使光线在整个平面相对平衡。经下增光膜的棱镜聚集作用,使光线在横向或纵向得到增强。经过上增光膜的棱镜聚集作用,使光线在纵向或横向得到增强。
3.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侧发光led光源通常为多个led颗粒,这些颗粒是点光源,这些点光源在导光板的端部、led颗粒之间会形成一个个的三角暗影区,这些暗影区无法被胶带遮盖住,会在显示屏上造成严重的明暗不均的光斑,严重影响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4.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智能手机背光源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用以改良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7.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所述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
8.所述导光板主体、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一体注塑成型。
9.所述第一导光部由多个半圆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
10.所述第一导光部由多个三棱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
11.所述第一导光部由多个四棱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
12.所述四棱柱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13.所述第二导光部呈半球状,并且在第一导光部的外表面等间距、均匀排列。
14.采用上述方案后,在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有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第一导光部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来增加更多的入光面,增加更多的入光角度,可以把光线打散的更大角度,从而能够明显缩小三角暗影区,提升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0.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的第一实施例,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1,导光板主体1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2,第一导光部2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3。
21.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在导光板主体1的一端设有导光板主体1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2,第一导光部2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3,来增加更多的入光面,增加更多的入光角度,可以把光线打散的更大角度,从而能够明显缩小三角暗影区,提升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22.上述导光板主体1、第一导光部2和第二导光部3一体注塑成型。通过将导光板主体1、第一导光部2和第二导光部3一体注塑成型,无需安装,方便生产;并且,三者之间没有连接缝,能够避免光线折射,影响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2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光部2由多个半圆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或者,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部2由多个三棱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或者,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部2由多个四棱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并且,四棱柱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通过半圆柱、三棱柱和等腰梯形的四棱柱形成波浪状,不仅能够设置更多的第二导光部3,从而增加更多的入光面,增加更多的入光角度,进一步缩小三角暗影区,提升只能手机的显示效果;并且,不会形成倒角,方便导光板在一体注塑成型后的脱模。
24.上述第二导光部3呈半球状,并且在第一导光部2的外表面等间距、均匀排列。通过将第二导光部3设置成半球状,并且在第一导光部2的外表面等间距、均匀排列,从而能够将入射光均匀打散,用以保证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25.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采用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制造工艺制成,该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a、加工模具:模具的内部具有导光板的成型腔,在成型腔一端的模具内表面上先加工出第一导光部2波浪槽;之后,再使用喷枪将小钢球或者金刚砂高速喷出撞击在第一导光部2波浪槽上,在第一导光部2波浪槽上形成第二导光部3凹坑;
27.步骤b、注塑成型:按注塑机调试、模具安装、模具预热、烘料、填充料、保压、冷却以及脱模工序注塑成型导光板。
28.采用该制造工艺注塑成型导光板的重点在于,通过先在模具内表面上先加工出第一导光部2波浪槽,之后,再使用喷枪将小钢球或者金刚砂高速喷出撞击在第一导光部2波浪槽上,在第一导光部2波浪槽上形成第二导光部3凹坑,克服了第一导光部2波浪槽和第二导光部3凹坑结构微小、加工困难的问题,具有加工速度快、效率高,第二导光部3凹坑成型排布均匀的优点;并且,通过该制造工艺制成的导光板,在导光板主体1的一端设有导光板主体1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2,第一导光部2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3,来增加更多的入光面,增加更多的入光角度,可以把光线打散的更大角度,从而能够明显缩小三角暗影区,提升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29.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所述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主体、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一体注塑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由多个半圆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由多个三棱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由多个四棱柱等间距排列形成波浪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棱柱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部呈半球状,并且在第一导光部的外表面等间距、均匀排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所述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在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有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波浪状的第一导光部,第一导光部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第二导光部,来增加更多的入光面,增加更多的入光角度,可以把光线打散的更大角度,从而能够明显缩小三角暗影区,提升智能手机的显示效果。能手机的显示效果。能手机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