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光路改变单元的透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3383发布日期:2023-05-17 15:4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设置有光路改变单元的透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应用于移动设备的透镜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使用棱镜改变光路的光路改变单元,以及具有其的微型透镜组件。


背景技术:

1、一般来说,相机模块(或透镜组件)安装在小型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等)中用于拍摄。考虑到移动设备的尺寸和重量,相机模块倾向于以非常小的尺寸制造。

2、目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超小型相机模块具有光学变焦功能。通过在相机模块内移动透镜预定的距离来实现可以拍摄远距离对象的特写照片的光学变焦。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图像传感器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变远,可以实现高倍率光学变焦。因此,光学5倍变焦应确保焦距比光学2倍变焦长2.5倍。

3、因此,为了实现高倍率光学变焦,可能有相机模块的高度可能增加,放置在智能手机背面的相机可能突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将棱镜应用于相机模块的方法。当棱镜应用于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可以沿智能手机主体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布置,因此可以防止相机模块从智能手机的后表面过度突出。

5、然而,上述采用棱镜的相机模块具有用于倾斜棱镜以实现光学防抖(ois)的结构。但是由于用于倾斜棱镜的结构非常复杂,装配性能非常低,是增加制造成本的一个因素,而且由于结构复杂,存在维护不容易的问题。另外,可能还有当撞击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容易损坏的问题。

6、公开

7、技术问题

8、本公开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易于制造且具有产品可靠性的包括棱镜倾斜结构的透镜组件。

9、技术方案

10、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透镜组件提供透镜组件,包括基座;透镜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基座内部的一侧,并沿所述基座的纵向向前或向后移动;光路改变单元,其设置在基座内部另一侧,其一部分与基座联接,另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中;自动对焦(af)驱动单元,其向前或向后移动透镜单元;以及第一和第二光学防抖(ois)驱动单元,其以可倾斜的姿势移动光路改变单元。

11、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可包括棱镜支架;棱镜,其与形成于棱镜支架前的固定部分联接;以及铰链构件,其相对于相互正交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可倾斜地支撑棱镜支架。

12、固定部分可由棱镜支架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形成为凹槽形状,棱镜可具有与所述固定部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粘合联接的两侧表面。

13、在固定部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可形成用于插入粘合剂的多个粘合插入槽。

14、铰链构件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其包括与基座后侧壁上形成的狭缝联接的联接部分;第二部分,其通过一对第一铰链连接到第一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联接到棱镜支架的后部,并通过一对第二铰链连接到第二部分。

15、第一部分可包括在前方向上突出形成以增加刚性的第一加强突起。

16、一对第一铰链的一端一体地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突起并且另一端一体地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后表面。

17、第一部分的联接部分可制成楔形,所述狭缝可形成为与所述联接部分对应的形状。

18、第二部分可包括在前方向上突出以增加刚性的第二加强突起以及在后方向上突出形成的第二突起。

19、一对第一铰链的厚度可以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变薄,一对第二铰链的厚度可以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变薄。

20、铰链构件可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通过注塑成型形成。

21、第一ois驱动单元可以相对于一对第一铰链倾斜棱镜支架,并且第二ois驱动单元可以相对于一对第二铰链倾斜棱镜支架。

22、第一ois驱动单元可包括:位于基座左侧的第三线圈;与所述棱镜支架的左侧联接以面向第三线圈的第三磁铁;位于基座右侧的第四线圈;联接在棱镜支架的右侧以面向第四线圈的第四磁铁。

23、多个滚珠可以设置在基座的底部和透镜单元之间,并且多个滚珠可以相对于基座可滑动地支撑透镜单元。

24、基座可包括嵌入透镜单元设置为相对于长度方向正交的部分的底部内部的轭架构件,轭架构件可包括:与设置在透镜单元的一侧上的af驱动单元的第一磁铁对应的第一轭架;以及与设置在透镜单元另一侧上的af驱动单元的第二磁铁对应的第二轭架。

25、可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以及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涂敷阻尼粘合剂。

26、阻尼粘合剂可涂敷于第一铰链对的两侧,阻尼粘合剂可涂敷于一对第二铰链的两侧。在这种情况下,可由分别绕一对第一铰链形成的第一肋提供用于接收阻尼粘合剂的接收槽,并且可由分别绕一对第二铰链形成的第二肋提供用于接收阻尼粘合剂的接收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特征:

1.透镜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光路改变单元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固定部分由所述棱镜支架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形成为凹槽形状,以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用于插入粘合剂的多个粘合插入槽形成在所述固定部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铰链构件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前方向上突出形成以增加刚性的第一加强突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一对第一铰链具有一体地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突起的一端以及一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的后表面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联接部分制成楔形,以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在前方向上突出以增加刚性的第二加强突起以及在后方向上突出形成的第二突起。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一对第一铰链的厚度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变薄,以及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铰链构件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通过注塑成型形成。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ois驱动单元相对于所述一对第一铰链倾斜所述棱镜支架,以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ois驱动单元包括: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多个滚珠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部和所述透镜单元之间,以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所述基座包括轭架构件,其嵌入所述透镜单元设置成相对于长度方向正交的部分的底部内,以及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阻尼粘合剂涂敷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阻尼粘合剂涂敷于所述一对第一铰链的两侧,以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镜组件,其中用于接收所述阻尼粘合剂的接收槽分别由绕所述一对第一铰链形成的第一肋提供,以及


技术总结
公开了透镜组件。所公开的透镜组件包括:基座;透镜单元,其设置在基座内部的一侧并沿基座的纵向向前或向后移动;光路改变单元,其设置在基座内部的另一侧并且具有固定于基座的一部分和设置为可在基座内部移动的另一部分;自动对焦(AF)驱动单元,其向前或向后移动透镜单元;以及第一和第二光学防抖(OIS)驱动单元,其以可倾斜的姿势移动光路改变单元。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淳,尹学九,崔明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迈科威特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