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7654发布日期:2023-05-17 06:2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nonmagnetic monocomponentdeveloper)使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被用于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且使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来使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壳体、显影辊、向该显影辊供给调色剂(toner)的供给辊、和限制显影辊上的调色剂的层厚的调色剂限制刮板(层厚限制部件)。调色剂限制刮板以向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延伸的方式来配置,具有抵接于显影辊的边缘部。调色剂限制刮板的边缘部由曲率半径向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变小的多个曲面形成,且多个曲面中的下游侧的曲面抵接于显影辊。因此,能够一边确保调色剂限制刮板与显影辊的接触宽度较大一边减少被输送的调色剂量。其结果,边缘部的顶端的弹性变形变小,摩耗减轻,据此能够形成所期望的调色剂层,得到稳定的调色剂带电量。

2、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显影装置中,显影剂量限制刮板(层厚限制部件)的顶端部涵盖全宽向显影剂承载体(显影辊)的相反侧折弯,据此抑制刮板顶端形状的品质的偏差,由此保持显影剂承载体上的调色剂量更均匀。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305856号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93106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层厚限制部件以向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延伸的方式来配置,因此,通过层厚限制部件抵接于显影辊而形成的限制夹持部中容易一次性进入大量的调色剂,因此调色剂容易在限制夹持部内凝集。其结果,在显影辊上,按照调色剂的凝集物的位置,显影辊上的调色剂层局部成为薄层,因此,当印刷图像密度高的图像(实心图像:solid image)时易于在图像上产生条纹。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层厚限制部件的折弯来提高其刚性,因此,线压上升而使限制夹持部的宽度变宽。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层厚限制部件以较强的按压力抵接于显影辊,因此限制层厚后的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易于变少,当连续印刷实心图像时无法从层厚限制部件向显影夹持部供给感光鼓应从显影辊消耗的量的调色剂,易于产生跟随性差导致的浓度下降、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通过一边减小经过限制夹持部时调色剂受到的压力一边使向显影辊供给调色剂的供给性能稳定来减小实心图像(solid image)的纸张前端与纸张后端之间的图像浓度差。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5、本发明一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壳体、显影辊、供给辊和层厚限制部件,其中,所述显影壳体收装非磁性单组分的调色剂;所述显影辊由具有圆筒形状的弹性体构成,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显影壳体,在显影夹持部与规定的感光鼓相向配置,且在其周面上承载所述调色剂;所述供给辊由具有圆筒形状的发泡弹性体构成,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显影壳体,通过抵接于所述显影辊的周面来在其与所述显影辊之间形成供给夹持部,所述供给辊一方面向所述显影辊供给所述调色剂,另一方面从所述显影辊回收所述调色剂;所述层厚限制部件在比所述供给夹持部靠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位置抵接于所述显影辊的周面,用于限制所述显影辊上的所述调色剂的厚度,在所述层厚限制部件未抵接于所述显影辊的状态下从所述显影辊的轴向观察该层厚限制部件的情况下,所述层厚限制部件具有由固定端部、基端侧直线部、顶端侧直线部和多个圆弧部构成的形状,其中,所述固定端部被固定于所述显影壳体;所述基端侧直线部从所述固定端部向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所述显影辊的周面呈直线状延伸;所述顶端侧直线部在所述固定端部的相反侧形成所述层厚限制部件的自由端,并且向远离所述显影辊的周面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所述多个圆弧部以连接所述基端侧直线部和所述顶端侧直线部的方式彼此连续,并且所述多个圆弧部的曲率半径被设定为越靠近所述顶端侧直线部则越小。

6、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感光鼓和上述的显影装置,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从所述显影辊向所述感光鼓供给所述调色剂。

7、发明效果

8、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通过一边减小经过限制夹持部时调色剂受到的压力一边使向显影辊供给调色剂的供给性能稳定来减小实心图像(solid image)的纸张前端与纸张后端之间的图像浓度差。



技术特征:

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显影装置(33)具有与感光鼓(31)相向的显影辊(331)、供给辊(332)和限制刮板(334)。供给辊(332)一方面向显影辊(331)供给所述调色剂,另一方面从显影辊(331)回收调色剂。限制刮板(334)具有固定端部(334T)、基端侧直线部(A)、顶端侧直线部(B)、第1圆弧部(C)和第2圆弧部(D)。第2圆弧部(D)的曲率半径被设定得比第1圆弧部C的曲率半径小。

技术研发人员:前泽宜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