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片、显示设备及反射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91426发布日期:2024-03-13 20:3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片、显示设备及反射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更具体的讲,尤其涉及一种反射片、显示设备及反射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电视机、显示器等显示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灯、电源板、主板灯部品的转换效率达不到100%,大部分的能量以内能的形式散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产品内部温度升高。对于背光模组中的反射片来说,温度过高会导致反射片起皱,从而影响显示设备的寿命以及显示效果。

2、现有技术中,可以在反射片靠近背光板的一侧直接涂覆含有导热组分的溶液形成导热层,但是导热层中的导热组分含量较少,导致导热层的散热能力较差,仍会影响显示设备的寿命以及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阐述的问题,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片、显示设备及反射片的制备方法,提高了反射片的散热能力,避免了反射片的起皱现象,改善了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延长了显示设备的寿命。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片,反射片包括:

4、层叠设置的反射基材层和导热层;

5、其中,所述导热层包括高聚物纳米纤维及导热组分,所述高聚物纳米纤维上负载有所述导热组分。

6、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7、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反射片。

8、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9、配置电纺液;

10、将所述电纺液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在反射基材层上形成导热层;

11、取下携带所述导热层的所述反射基材层,形成反射片;

12、其中,所述导热层包括高聚物纳米纤维及导热组分,所述高聚物纳米纤维上负载有所述导热组分。

1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射片、显示设备及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反射片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基材层和导热层;其中,所述导热层包括高聚物纳米纤维及导热组分,所述导热组分分布于所述高聚物纳米纤维上。由此,本发明一些实施例采用负载有导热组分的高聚物纳米纤维作为反射片的导热层,相比于直接将导热组分涂覆于反射片上,单位面积内能负载更多的导热组分,提高了导热层的导热性能,避免显示设备工作时温度过高,延长了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有效地改善高温引起的反射基材层起皱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基材层和导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聚物纳米纤维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和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导热组分包括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基材层背离所述导热层的一侧还设置有漫反射层;所述漫反射层用于对光线进行漫反射。

4.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5.一种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电纺液,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取下携带所述导热层的所述反射基材层之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工艺的进样速度为0.5-0.9毫升/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工艺的电压为10-20千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工艺中注射喷头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距离为10-20厘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片、显示设备和反射片的制备方法,反射片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基材层和导热层;其中,导热层包括高聚物纳米纤维及导热组分,高聚物纳米纤维上负载有导热组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高了反射片的散热能力,避免了反射片的起皱现象,改善了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延长了显示设备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敏,金海洋,韩宇,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