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79803发布日期:2023-11-29 15:5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立体(3-dimensional)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使人们可以看到立体的图形,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立体显示技术可以分为眼镜式立体显示和裸眼式立体显示,其中,眼镜式立体显示又分为色差式立体显示、偏光式立体显示和主动快门式立体显示,其中偏光式立体显示的图像效果好、成本较低,应用于电影院、家庭影院等。偏光式立体显示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2、其中,偏光式立体显示中通过会采用光线调制模组改变光线的偏振态,最终形成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然而目前的光线调制模组是由多种膜层构成,结构复杂。一方面,由于每种材料都有一定厚度,因此多种材料复合层可能带来光的损耗,从而会影响透光率,对3d显示效果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多重材料的对位精度也可能影响光线偏振态,也不利于对3d显示效果,因此,目前的光线调制模组存在整体厚度偏厚,影响整体效果,结构复杂,也不利于制备工序的简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以解决立体显示中光线调制模组结构复杂的问题。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包括:

3、相位调制层,用于对入射光线的相位进行调控;

4、第一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的一侧;

5、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

6、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位调制层包括:第一控制基板、第二控制基板和液晶层;

7、所述液晶层具有液晶分子,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分子采用电控双折射型排列方式,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使所述液晶分子形成预设的方位角。

8、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分子具有液晶光轴,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分别包括:

9、透明基板;

10、透明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1、配向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和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配向层具有摩擦方向,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与所述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的方向与所述液晶光轴的方向相互垂直。

12、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线调制模组还包括第二线偏光片;

13、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所述第二线偏光片设置于第一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第一线偏光片之间;或者,

14、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所述第二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

15、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16、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或45°。

1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

18、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

19、光线调制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用于将光线转换为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所述光线调制模组为上述的光线调制模组;

20、偏光眼镜,所述左旋圆偏光经过所述偏光眼镜后形成第一画面,所述右旋圆偏光经过所述偏光眼镜后形成第二画面,以此呈现立体图像。

21、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22、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偏光眼镜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

23、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二相位延迟片和第三线偏光片,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片和第四线偏光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对光线的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x,所述第三相位延迟片对光线的具有第三位相延迟量y;

24、所述光线调制模组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关闭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一位相延迟量a,其中a、x以及y满足:

25、550nm≤a+x≤650nm以及150nm≤a-y≤350nm;

26、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开启状态对光线具有第二位相延迟量b,其中b、x以及y满足:

27、200nm≤b+x≤350nm以及0nm≤b-y≤100nm。

28、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

29、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30、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以及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均为四分之一波片。

31、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大于或等于120hz,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开启和关闭的频率大于或等于30hz。

3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通过在光线调制模组中设置第一线偏光片,使得入射光线经过第一线偏光片后形成线偏光,线偏光片经过第一相位延迟片后形成圆偏振光,最后通过相位调制层对圆偏振光的相位调控作用,使得圆偏振光具有相位延迟量,形成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从而使得光线调制模组对光线的调制作用。相比于现有的光线调制模组,本申请的光线调制模组仅采用一道相位延迟片即可以实现光线的调制作用,有利于简化光线调制模组的结构,简化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光线透过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调制层包括:第一控制基板、第二控制基板和液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具有液晶光轴,所述第一控制基板和所述第二控制基板分别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制模组还包括第二线偏光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线调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或45°。

7.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眼镜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二相位延迟片和第三线偏光片,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片和第四线偏光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偏光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以及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均为四分之一波片。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大于或等于120hz,所述光线调制模组的开启和关闭的频率大于或等于30hz。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线调制模组和立体显示装置,其中光线调制模组包括:相位调制层,用于对入射光线的相位进行调控;第一线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的一侧;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和所述相位调制层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背向所述第一线偏光片的一面。本申请的光线调制模组仅采用一道相位延迟片即可以实现光线的调制作用,有利于简化光线调制模组的结构,简化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光线透过率。

技术研发人员:江沛,林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