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0532发布日期:2023-04-19 19:1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具体为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1、光学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光学镜头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摄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镜头等,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2052162.2的一种光学镜头安装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包括镜头电子触点列、平衡触点及镜头安装卡口,平衡触点与镜头电子触点列间隔分布;镜头安装筒,包括卡口环内爪,卡口环内爪与镜头安装卡口可拆卸地卡接配合;平衡弹簧针,沿平行于光轴方向设于镜头安装筒上;电子连接件,设于镜头安装筒上且包括电子弹簧针列,电子弹簧针列与平衡弹簧针间隔分布;其中,当镜头安装卡口与卡口环内爪卡接时,电子弹簧针列与镜头电子触点列电接触,平衡弹簧针与平衡触点抵接。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安装结构中,通过平衡弹簧针、平衡触点之间的抵接配合,以平衡镜头电子触点列、电子弹簧针列弹簧针的接触配合,从而使得光学镜头的光轴不会发生偏移倾斜,保证成像质量。

2、上述专利虽然可以通过平衡弹簧针、平衡触点之间的抵接配合,使得光学镜头的光轴不会发生偏移倾斜,保证成像质量,但是其并没有设置对镜头的保护措施,在不使用时,镜头内的镜片容易被划伤,影响拍摄效果,同时,现有的镜头盖打开后,通常是与镜头分离,若使用者不留意,可能会出现丢失的情况,导致镜片在没有镜头盖的保护时,容易被划伤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包括镜头壳体、相机,所述镜头壳体与相机相连接,所述镜头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镜片,所述镜头壳体表面靠近相机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镜头壳体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第一环形板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内腔卡接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镜头壳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腔且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筒远离第一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镜头壳体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环形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补光灯,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

6、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环形板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表面套接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挡板相卡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板与固定板,所述固定套板套接至镜头壳体的表面,所述固定套板与防护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板的内腔设置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与固定套板的内腔相适配,所述固定套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板的内腔且与防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固定套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套接至镜头壳体的表面,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10、本发明提供了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通过微型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腔移动,带动活动板与第二连接块移动,利用第二连接块带动连接绳移动,使连接绳拉动第一连接块,利用第一连接块与连接绳的配合,带动第一卡接块,通过第一卡接块带动盖板进行翻转,使盖板打开,不使用时通过微型电机反向转动,利用扭力弹簧带动盖板翻转,使盖板盖在镜头壳体的一端,可以避免镜头盖丢失,同时避免镜片被划伤的情况。

12、2、该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通过将第一环形板套在镜头壳体的表面,利用限位块的一端为弧面,使限位块与镜头壳体表面相接触时,通过镜头壳体对限位块进行挤压,使限位块向弹簧槽的内腔移动,对伸缩弹簧进行挤压,当限位块到达限位槽的位置时,利用伸缩弹簧的伸缩性,推动限位块移动,使限位块的一端伸入限位槽的内腔,对第一环形板进行固定,将第二环形板套在第一环形板的表面,使凹槽与挡板相卡接,利用第二环形板对挡板进行限位,可以对第一环形板进一步限位,提高稳定性,同时便于安装与拆卸。

13、3、该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通过将固定套板套在镜头壳体的表面,转动第一螺栓,利用第一螺栓与固定套板螺纹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带动防滑块移动,使防滑块与镜头壳体相接触,进而对固定套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三固定块的配合,对固定板与相机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杆将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连接在一起,使固定板与固定套板成为整体,从而起到固定镜头壳体与相机的作用。



技术特征:

1.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包括镜头壳体(1)、相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壳体(1)与相机(2)相连接,所述镜头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镜片(3),所述镜头壳体(1)表面靠近相机(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镜头壳体(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环形板(5),所述第一环形板(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与第一环形板(5)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盖板(1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6),所述第一卡接槽(16)的内腔卡接有第一卡接块(17),所述第一卡接块(1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8),所述镜头壳体(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套筒(19),所述防护套筒(19)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2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21),所述第二连接块(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2),所述连接绳(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1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筒(19)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3),所述第一滑槽(2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滑块(25),所述第一滑块(25)与活动板(20)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筒(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26),所述微型电机(26)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滑槽(23)的内腔且与螺纹杆(2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筒(19)远离第一滑槽(2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7),所述第二滑槽(2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8),所述导向杆(2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29),所述第二滑块(29)与活动板(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第一环形板(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补光灯(14),所述第一环形板(5)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7),所述弹簧槽(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8),所述伸缩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6)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环形板(5)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第一环形板(5)的表面套接有第二环形板(12),所述第二环形板(1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与挡板(11)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套板(30)与固定板(34),所述固定套板(30)套接至镜头壳体(1)的表面,所述固定套板(30)与防护套筒(1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板(30)的内腔设置有防滑块(31),所述防滑块(31)与固定套板(30)的内腔相适配,所述固定套板(3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栓(32),所述第一螺栓(3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板(30)的内腔且与防滑块(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栓(32)与固定套板(30)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板(3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4)套接至镜头壳体(1)的表面,所述固定板(3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35),所述第二固定块(3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6),所述支撑杆(36)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33)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37),所述第三固定块(3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3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大视场短波红外光学镜头,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包括镜头壳体、相机,所述镜头壳体与相机相连接,所述镜头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镜片,所述镜头壳体表面靠近相机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镜头壳体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盖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微型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第一滑块带动活动板与第二连接块移动,利用第二连接块带动连接绳移动,使连接绳拉动第一连接块,带动第一卡接块,通过第一卡接块带动盖板进行翻转,使盖板打开,不使用时通过微型电机反向转动,利用扭力弹簧带动盖板翻转,使盖板盖在镜头壳体的一端,可以避免镜头盖丢失,同时避免镜片被划伤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蹇毅,刘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红森微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