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0558发布日期:2023-07-05 20:2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电材料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器,或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凭借着体积小、质量小、低辐射等优点,液晶显示器逐渐取代了采用阴极射线管的传统显示器,成为主流的显示器种类。

2、液晶显示元件是被动发光元件,显示屏本身并不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器一般由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面板组合而成,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使显示器呈现出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图像;现有的背光模组本体的装配工序极为复杂,导光板与扩散板之间、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菱镜片与扩散板之间以及与扩散膜之间都存在层之间的缝隙和相互摩擦与干扰,使得背光模组本体的辉度与均匀度难以达到最理想的程度;如何有效的增加背光模组本体的辉度与均匀度成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本体的辉度与均匀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该背光模组本体包括:复合膜片1、双面胶层2和扩散板层3,所述扩散板层3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或者所述复合膜片1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微结构层4由多个倒金字塔结构组成,微结构层4可以使得扩散板形成一层空气层,倒金字塔的设计使得接触双面胶层2的面积变大,所述扩散板层远离复合膜片1的底面为磨砂表面,磨砂表面可以提高背光模组本体的均匀度,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相对于原有的背光模组本体结构的均匀度提升了4%-5%。

2、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包括:复合膜片1、双面胶层2和扩散板层3,所述扩散板层3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或者所述复合膜片1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微结构层4由多个倒金字塔结构组成,微结构层4可以使得扩散板形成一层空气层,所述扩散板层远离复合膜片1的底面为磨砂表面或者雾面。

3、进一步的,微结构层4由多个倒金字塔结构均匀排列组成。

4、进一步的,每个倒金字塔结构的宽度为150um~310um。

5、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倒金字塔结构的沟槽的间距为50~200um,较为优选的,间距为50um~150um。

6、进一步的,双面胶层2的材料为oca胶或者热敏胶。

7、进一步的,复合膜片1和扩散板层3均为不透明乳白色的pmma或者ps材料板。

8、进一步的,复合膜片1和和扩散板层3的基材内添加有机硅球状颗粒或者无机硅球状颗粒。

9、双面胶层2的厚度为10um~40u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该背光模组本体包括:复合膜片1、双面胶层2和扩散板层3,所述扩散板层3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或者所述复合膜片1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微结构层4由多个倒金字塔结构组成,微结构层4可以使得扩散板形成一层空气层,倒金字塔的设计使得接触双面胶层2的面积变大,所述扩散板层远离复合膜片1的底面为磨砂表面,磨砂表面可以提高背光模组本体的均匀度,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相对于原有的背光模组本体结构的均匀度提升了4%-5%。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包括:复合膜片(1)、双面胶层(2)和扩散板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层(3)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或者所述复合膜片(1)靠近双面胶层(2)设有微结构层(4),微结构层(4)由多个倒金字塔结构组成,微结构层(4)可以使得扩散板形成一层空气层,所述扩散板层远离复合膜片(1)的底面为磨砂表面或者雾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其特征在于:微结构层(4)由多个倒金字塔结构均匀排列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其特征在于:每个倒金字塔结构的宽度为150um~310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倒金字塔结构的沟槽的间距为50~200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其特征在于:双面胶层(2)的材料为oca胶或者热敏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其特征在于:复合膜片(1)和扩散板层(3)均为不透明乳白色的pmma或者ps材料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本体,其特征在于:双面胶层(2)的厚度为10um~40um。


技术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本体的辉度与均匀度,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本体,该背光模组本体包括:复合膜片、双面胶层和扩散板层,所述扩散板层靠近双面胶层设有微结构层或者所述复合膜片靠近双面胶层设有微结构层,微结构层由多个倒金字塔结构组成,微结构层可以使得扩散板形成一层空气层,倒金字塔的设计使得接触双面胶层的面积变大,所述扩散板层远离复合膜片的底面为磨砂表面,磨砂表面可以提高背光模组本体的均匀度,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相对于原有的背光模组本体结构的均匀度提升了4%‑5%。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林,张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三鑫时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