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8887发布日期:2023-04-20 03:0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送光系光轴调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激光雷达设备上,一般以收光系光轴为基准,需要调节送光系光轴,使得送光系光轴与收光系光轴平行。目前送光系光轴的调节主要采用纯机械结构方案,如图所示,送光系准直器通过锁付螺母安装固定在准直器座上,准直器座通过螺钉与收光系本体连接。(如图4所示)通过三组螺钉和顶丝的进退调节,来实现送光系准直器光轴与收光系光轴的平行。这种调节方案对空间尺寸要求较大,冲击振动可靠性不高,不适合于小型化激光雷达设备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解决现有送光系光轴冲击振动可靠性不高,不适合于小型化激光雷达设备应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包括准直器座,准直器光轴穿过准直器座一端,准直器座另一端设有腔室,腔室内部设有第一楔形镜座和第二楔形镜座,第一楔形镜座和第二楔形镜座与准直器座端部转动连接,第一楔形镜设置在第一楔形镜座上,第二楔形镜设置在第二楔形镜座上,准直器光轴朝向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中心。

3、优选方案中,第二楔形镜座一侧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台,第二楔形镜平面端抵靠在凸台上,第二楔形镜座另一侧抵靠在准直器座腔室一侧。

4、优选方案中,准直器座上还设有腰型槽,第二楔形镜座一侧开口位置设有多个调节孔,调节杆穿过腰型槽和调节孔,调节杆在腰型槽内部滑动转动第二楔形镜座。

5、优选方案中,第一楔形镜座一侧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台,第一楔形镜平面端抵靠在凸台上,第一楔形镜另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凸台端面抵靠在准直器座端部。

6、优选方案中,准直器座尾部还设有锁付螺母,锁付螺母将准直器光轴锁紧在准直器座尾部。

7、优选方案中,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对称设置,且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的平面端相对设置,斜面端朝外设置。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通过旋转两块楔形镜的相对位置来调节准直器出射光线与送光系光轴的角度关系。利用楔形镜对光线的偏折原理,通过机械转动两个楔形镜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光轴的调节,其结构小巧,质量轻,冲击振动可靠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准直器座(4),准直器光轴(6)穿过准直器座(4)一端,准直器座(4)另一端设有腔室,腔室内部设有第一楔形镜座(1)和第二楔形镜座(2),第一楔形镜座(1)和第二楔形镜座(2)与准直器座(4)端部转动连接,第一楔形镜(8)设置在第一楔形镜座(1)上,第二楔形镜(9)设置在第二楔形镜座(2)上,准直器光轴(6)朝向第一楔形镜(8)和第二楔形镜(9)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第二楔形镜座(2)一侧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台,第二楔形镜(9)平面端抵靠在凸台上,第二楔形镜座(2)另一侧抵靠在准直器座(4)腔室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准直器座(4)上还设有腰型槽(3),第二楔形镜座(2)一侧开口位置设有多个调节孔(10),调节杆穿过腰型槽(3)和调节孔(10),调节杆在腰型槽(3)内部滑动转动第二楔形镜座(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楔形镜座(1)一侧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台,第一楔形镜(8)平面端抵靠在凸台上,第一楔形镜(8)另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凸台端面抵靠在准直器座(4)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准直器座(4)尾部还设有锁付螺母(7),锁付螺母(7)将准直器光轴(6)锁紧在准直器座(4)尾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楔形镜(8)和第二楔形镜(9)对称设置,且第一楔形镜(8)和第二楔形镜(9)的平面端相对设置,斜面端朝外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送光系光轴调节装置,准直器光轴穿过准直器座一端,准直器座另一端设有腔室,腔室内部设有第一楔形镜座和第二楔形镜座,第一楔形镜座和第二楔形镜座与准直器座端部转动连接,第一楔形镜设置在第一楔形镜座上,第二楔形镜设置在第二楔形镜座上,准直器光轴朝向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中心。利用楔形镜对光线的偏折原理,通过机械转动两个楔形镜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光轴的调节,其结构小巧,质量轻,冲击振动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泰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象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