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4759发布日期:2023-04-19 09:5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显示,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不断发展,汽车尤其是智能座舱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多,车内摄像头的布置往往是影响驾驶者感受和内饰美感的关键设计议题。

2、目前车内摄像头的布置方式角度,例如,驾驶员监控系统(driver monitorsystem,dms)摄像头往往因为方向盘遮挡导致视野受阻,某些摄像头布置在仪表台造成内饰割裂丑陋,已有一些厂家使用的刘海屏也会存在摄像头裸露给被拍照者造成了监视感。因此,目前摄像头存在为了避免视野受阻而设置位置受限、或对内饰造成了撕裂、或给用户带来了监视感的问题,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摄像头存在为了避免视野受阻而设置位置受限、或对内饰造成了撕裂、或给用户带来了监视感,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实现摄像头可以在隐藏状态下拍照,同时避免了摄像头设置位置限制、对内饰的撕裂和用户带来的监视感的问题,实现了更好地布置效果和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透光基板组件、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还包括圆偏光片。

3、其中,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均设置有通孔,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的通孔内部用于固定设置摄像头;第一偏光片对应的摄像头投影位置设置有与圆偏光片相适配的通孔,圆偏光片设置于第一偏光片的通孔内、且与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模组包括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透光基板组件、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还包括圆偏光片;其中,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均设置有通孔,在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的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摄像头;第一偏光片对应的摄像头投影位置设置有与圆偏光片相适配的通孔,圆偏光片设置于第一偏光片的通孔内、且与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由于圆偏光片具有良好地降低表面反射光的作用,能够减少摄像头反射光的射出,实现摄像头的隐藏效果,即实现摄像头可以在隐藏状态下拍照,同时避免了摄像头的位置限制和对内饰的撕裂的问题,实现了更好地布置效果和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透光基板组件的厚度范围为0.4mm~0.5mm。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光基板组件的厚度范围为0.4mm~0.5mm,厚度较薄,能够拉近摄像头和透光基板组件的反射面的距离,进一步减少摄像头反射光的射出,提高摄像头的隐藏效果。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透光基板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液晶层以及第二玻璃基板;第一偏光片与第一玻璃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偏光片与第二玻璃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固定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第二玻璃基板靠近液晶层的一侧上布置有光刻电路,光刻电路位于第二玻璃基板上除对应的摄像头的投影区域之外的区域。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刻电路位于第二玻璃基板上除对应的摄像头的投影区域之外的区域,能够保证光线透过率。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盖板固定于第一偏光片远离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固定于第一偏光片远离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能够对显示模组中的第一偏光片和透光基板组件起保护作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第一偏光片与第一玻璃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通过透明胶粘接,第二偏光片与第二玻璃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通过透明胶粘接;盖板与第一偏光片远离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通过透明胶粘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方式为粘接能够保证第一偏光片与第一玻璃基板、第二偏光片与第二玻璃基板、盖板与第一偏光片连接的牢固性,并且通过透明胶粘接能够保证透光性。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圆偏光片与第一偏光片粘接;盖板上靠近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且与圆偏光片和第一偏光片的相接区域相对应的表面设置有遮光层。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盖板上靠近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且与圆偏光片和第一偏光片的相接区域相对应的表面设置遮光层,能够减少摄像头反射光从圆偏光片和第一偏光片的相接区域射出。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圆偏光片与第一偏光片一体成型。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偏光片与第一偏光片一体成型,能够减少摄像头反射光从圆偏光片和第一偏光片的相接区域射出。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显示模组,背光源与摄像头的相接区域设置有遮光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背光源与摄像头的相接区域设置遮光部,能够避免背光源的光线对摄像头拍照形成杂光污染。

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固定在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的通孔内部。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透光基板组件、第二偏光片、背光源以及圆偏光片;其中,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均设置有通孔,在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的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摄像头;第一偏光片对应的摄像头投影位置设置有与圆偏光片相适配的通孔,圆偏光片设置于第一偏光片的通孔内、且与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由于圆偏光片具有良好地降低表面反射光的作用,能够减少摄像头反射光的射出,实现摄像头的隐藏效果,即实现摄像头可以在隐藏状态下拍照,同时避免了摄像头的位置限制和对内饰的撕裂的问题,实现了更好地布置效果和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透光基板组件、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还包括圆偏光片;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板组件的厚度范围为0.4mm~0.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板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液晶层以及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布置有光刻电路,所述光刻电路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上除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投影区域之外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通过透明胶粘接,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通过透明胶粘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通过透明胶粘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粘接;所述盖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且与所述圆偏光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相接区域相对应的表面设置有遮光层。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摄像头的相接区域设置有遮光部。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偏光片和所述背光源的所述通孔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包括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片、透光基板组件、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还包括圆偏光片;其中,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均设置有通孔,在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的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摄像头;第一偏光片对应的摄像头投影位置设置有与圆偏光片相适配的通孔,圆偏光片设置于第一偏光片的通孔内、且与第一偏光片固定连接。由于圆偏光片具有良好地降低表面反射光的作用,能够减少摄像头反射光的射出,实现摄像头的隐藏效果,避免了摄像头的位置限制和IP台布置摄像头对内饰的撕裂的问题,实现了更好地布置效果和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立,吴文柯,王晓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