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7310发布日期:2023-05-14 17:4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引擎自动耦合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行业内针对光引擎项目都刚起步,对其耦合组装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种方式也是各有利弊。为提高光引擎的生产耦合效率,减少人员培训成本。生产厂家也都在向各种自动化上找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包括,基座、光斑头、第一调节机构、准直器夹具、第二调节机构以及阵列滤片组件夹具;所述光斑头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斑头具有光斑信号接收区;所述准直器夹具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可调节地设于所述基座上,准直器夹设于所述准直器夹具的第一夹持工位上,且所述准直器的入射光线在所述光斑信号接收区接收;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准直器夹具调节,以使所述准直器的入射光线平行;

3、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调节地设于所述基座上,阵列滤片组件夹设于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的第二夹持工位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带动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移动到所述准直器夹具和光斑信号接收区之间,所述准直器射出的入射光线经阵列滤片组件分成多个阵列光线入射到光斑信号接收区;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带动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调节,以使经阵列滤片组件的多个阵列光线的y轴坐标在同一个参数内,x坐标等间距分布。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调节模组和第一角度调节模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设于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模组带动第一角度调节模组做直线运动;所述准直器夹具设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带动所述准直器夹具做旋转摆动运动。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模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安装板、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安装板和千分尺调节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左右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于第一安装板上,并随所述第一安装板活动;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前后移动;所述千分尺调节件设于第二安装板上,并随所述第二安装板活动,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设于所述千分尺调节件的输出端上,所述千分尺调节件对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进行位置微调。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包括固定架、第三伺服电机、第一弧形固定块、第一弧形活动块、第四伺服电机、第二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活动块;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千分尺调节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弧形活动块具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配合,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弧形活动块于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上下移动;

7、所述第二弧形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弧形活动块上,所述第二弧形固定块具有第三弧形面;所述第四伺服电机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弧形活动块具有第四弧形面,所述第四弧形面与所述第三弧形面配合,所述第四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弧形活动块于所述第二弧形固定块左右移动;所述准直器夹具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活动块上。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准直器夹具包括固定座、螺母调节件、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活动块上;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间隔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螺母调节件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螺母调节件的螺纹段与第二夹块螺纹连接,旋转所述螺母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直线调节模组和第二角度调节模组;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设于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带动第二角度调节模组做直线运动;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设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带动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做旋转摆动运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结构相同。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微调板、第一千分尺调节旋钮、第二固定板、第二微调板、第二千分尺调节旋钮以及第二千分尺调节件;

11、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微调板可前后调节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千分尺调节旋钮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千分尺调节旋钮带动所述第一微调板前后调节;

12、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微调板上,并随所述第一微调板活动;所述第二微调板可左右调节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千分尺调节旋钮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第二千分尺调节旋钮带动所述第二微调板左右调节;

13、所述第二千分尺调节件设于所述第二微调板上,并随所述第二微调板活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设于所述第二千分尺调节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千分尺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上下调节。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斑头通过第三直线调节模组可调节地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三直线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结构相同。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有ccd摄像头,所述ccd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工位的上方。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7、通过将准直器夹于准直器夹具中,第一调节机构对准直器推进/拉远方式,得出光斑的坐标,第一调节机构再通过不断调整准直器的角度,达到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要求;接着,第二调节机构带动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移动到所述准直器夹具和光斑信号接收区之间,准直器射出的入射光线经阵列滤片组件夹具上的阵列滤片组件分成多个阵列光线入射到光斑信号接收区,第二调节机构带动阵列滤片组件夹具位置和角度调节,以使经阵列滤片组件的多个阵列光线的y轴坐标在同一个参数内,x坐标等间距分布。当多个阵列光线调节完成后,第一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准直器向阵列滤片组件移动,直到准直器贴于阵列滤片组件的预设位置后,通过外部的机械手点胶,将两者固定住,完成耦合;整个过程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光斑头、第一调节机构、准直器夹具、第二调节机构以及阵列滤片组件夹具;所述光斑头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斑头具有光斑信号接收区;所述准直器夹具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可调节地设于所述基座上,准直器夹设于所述准直器夹具的第一夹持工位上,且所述准直器的入射光线在所述光斑信号接收区接收;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准直器夹具调节,以使所述准直器的入射光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调节模组和第一角度调节模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设于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模组带动第一角度调节模组做直线运动;所述准直器夹具设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带动所述准直器夹具做旋转摆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模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安装板、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安装板和千分尺调节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左右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于第一安装板上,并随所述第一安装板活动;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前后移动;所述千分尺调节件设于第二安装板上,并随所述第二安装板活动,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设于所述千分尺调节件的输出端上,所述千分尺调节件对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进行位置微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包括固定架、第三伺服电机、第一弧形固定块、第一弧形活动块、第四伺服电机、第二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活动块;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千分尺调节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弧形活动块具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配合,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弧形活动块于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夹具包括固定座、螺母调节件、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活动块上;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间隔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螺母调节件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螺母调节件的螺纹段与第二夹块螺纹连接,旋转所述螺母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直线调节模组和第二角度调节模组;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设于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带动第二角度调节模组做直线运动;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设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带动所述阵列滤片组件夹具做旋转摆动运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模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微调板、第一千分尺调节旋钮、第二固定板、第二微调板、第二千分尺调节旋钮以及第二千分尺调节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斑头通过第三直线调节模组可调节地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三直线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模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ccd摄像头,所述ccd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工位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光引擎自动耦合设备。包括,基座、光斑头、第一调节机构、准直器夹具、第二调节机构和阵列滤片组件夹具;第一调节机构带动准直器夹具调节,以使准直器的入射光线平行;准直器射出的入射光线经阵列滤片组件分成多个阵列光线入射到光斑信号接收区;第二调节机构带动阵列滤片组件夹具调节。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对准直器推进/拉远方式,得出光斑的坐标,第一调节机构再通过不断调整准直器的角度,使光线平行;接着,入射光线经阵列滤片组件夹具上的阵列滤片组件分成多个阵列光线入射到光斑信号接收区,第二调节机构带动阵列滤片组件夹具位置和角度调节,以使经阵列滤片组件的多个阵列光线Y轴坐标在同一个参数内,X坐标等间距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星,罗林,刘永豪,陈宏飞,尹鑫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鸿辉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