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4511发布日期:2023-06-04 08:0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区域调光电视大多采用超薄直下式背光设计,由于电视整体较薄,混光距离od很短,会导致灯珠之间的距离小,灯珠用量多,背光成本高,驱动复杂。为了降低成本,将混光距离od加大,灯珠之间距离增大,灯珠用量减少,背光成本大幅下降,驱动也更为简单。然而,将混光距离od加大,会使得背板整体厚度增加,通常解决方法是把背板四周的斜面做大,即让背板的背板和侧板之间的夹角做大,从而从视觉效果上减薄厚度。

2、但是受限于区域调光的透镜发光角度限制,背板的斜面做大以后,外围的灯珠距离有效显示区域的边沿较远,灯珠发出的光线不能有效折射过去,造成背光模组周边暗影以及主观视效不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当背板的底板和侧板之间的夹角较大时,提升显示装置周边的亮度,使得显示装置四周亮度与中心区域亮度差值缩小,整体亮度显示效果较均匀。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板、多个灯珠和多个透镜,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合于所述底板侧壁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灯板,所述底板的出光侧阵列分布有多个所述灯珠,各所述灯珠的出光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透镜,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靠近所述侧板的所述透镜为折返透镜,所述折返透镜用于使经过所述折返透镜的部分光线发生折射,其余部分光线发生反射。

3、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折返透镜朝向对应所述灯珠的一侧开设第一腔室,所述灯珠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4、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折返透镜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5、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折返透镜包括:反射镜面,位于所述折返透镜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所述反射镜面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以及折射镜面,位于所述折返透镜的周侧,所述折射镜面朝向背离所述折返透镜的方向凸起。

6、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侧板的所述透镜为折射透镜,所述折射透镜用于使经过所述折射透镜的所有光线发生折射。

7、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折射透镜朝向对应所述灯珠的一侧开设第二腔室,所述灯珠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8、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折射透镜为凸透镜,所述折射透镜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的中心位置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9、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5°-155°。

10、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相邻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0mm-40mm。

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板、多个灯珠和多个透镜,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合于所述底板侧壁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灯板,所述的出光侧阵列分布有多个所述灯珠,各所述灯珠的出光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透镜,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靠近所述侧板的所述透镜为折返透镜,所述折返透镜用于使经过所述折返透镜的部分光线发生折射,其余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延长了光路,打到有效显示区域四周边沿和角落。

13、本申请通过将外围的灯珠的透镜设置为折返透镜,折返透镜使得经过该透镜的部分光线发生折射,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延长光路,从而保证四周边沿的出光更多,视效更均匀,改善周边暗影以及主管视觉效果不良的问题,以实现在背板的底板和侧板之间夹角为超大钝角的情况下,外观上视觉效果薄形化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板、多个灯珠和多个透镜,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合于所述底板侧壁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灯板,所述底板的出光侧阵列分布有多个所述灯珠,各所述灯珠的出光侧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透镜,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透镜朝向对应所述灯珠的一侧开设第一腔室,所述灯珠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透镜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透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侧板的所述透镜为折射透镜,所述折射透镜用于使经过所述折射透镜的所有光线发生折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透镜朝向对应所述灯珠的一侧开设第二腔室,所述灯珠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透镜为凸透镜,所述折射透镜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的中心位置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5°-1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相邻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0mm-40m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板、多个灯珠和多个透镜,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合于所述底板侧壁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灯板,所述底板的出光侧阵列分布有多个所述灯珠,各所述灯珠的出光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透镜,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靠近所述侧板的所述透镜为折返透镜,所述折返透镜用于使经过所述折返透镜的部分光线发生折射,其余部分光线发生反射。本申请改善了底板和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以后带来的显示屏周边暗影的问题,将靠近侧板的透镜设置为折返式透镜,通过反射将灯珠的光线打到有效显示区域四周边沿和角落,实现了背板斜面做大且整机侧视图薄形化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兰兵,朱杉婷,赵文强,张龙清,廖育海,李圣,邹文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