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柱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1189发布日期:2023-04-26 19:5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柱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光柱,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柱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1、目前应用于手机指示灯的导光柱,基本是采用pc或者pmma注塑,其成本相对偏高,在组装过程中采用将手机前壳的连接部分热熔,使前壳内侧安装部膨胀后限制pc导光柱的移动进行固定,而且需要多个点进行热熔,成本相对较高,工艺相对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光柱结构,通过采用硅胶材质和根部设计,使导光柱和根部过盈配合在前壳上,再通过承接座过盈配合在前壳上,组装简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稳固性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导光柱结构,所述导光柱结构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壳,所述导光柱结构包括承接座及导光柱,所述承接座的顶部为平面结构,所述导光柱连接在所述承接座的顶部,且所述导光柱的侧壁设置有根部,所述前壳设有与所述导光柱和所述根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且所述前壳还设有与所述承接座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导光柱及所述根部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且所述承接座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接座、导光柱及根部均为硅胶材质,所述承接座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导光柱的中部设有贯穿该导光柱的光道,所述光道与所述承接座的内部连通设置。

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接座的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光道连通设置,且所述容置腔用于安装指示灯。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根部为半圆柱状结构,该根部的底部与所述承接座的顶部连接,且该根部的下端侧壁设有倒圆角。

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接座、导光柱和根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接座为四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凹槽为四方凹槽结构,所述承接座的四周设有第一圆角,所述第二凹槽的四周设有第二圆角,所述第一圆角大于所述第二圆角,所述承接座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时,所述承接座的四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四周之间形成缝隙。

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根部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导光柱的顶部高度。

10、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柱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硅胶材质和过盈配合设计,通过导光柱和根部首先过盈配合在前壳的第一凹槽中,再通过承接座过盈配合在第二凹槽中,并且通过承接座四周与第二凹槽四周形成的缝隙,使得承接座与第二凹槽在组装的过程中,承接座因过盈配合而产生的部分挤压力可以从缝隙中进行释放,从而不会把导光柱挤压出来,使得导光柱、根部及承接座能够牢固地组装到前壳上。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简便,节约成本,稳固性强。

12、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光柱结构。

13、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光柱结构,所述导光柱结构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壳,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柱结构及移动终端,所述导光柱结构包括承接座及导光柱,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壳,所述承接座的顶部为平面结构,所述导光柱连接在所述承接座的顶部,且所述导光柱的侧壁设置有根部,所述前壳设有与所述导光柱和所述根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且所述前壳还设有与所述承接座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导光柱及所述根部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且所述承接座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本技术所述的导光柱结构,通过采用硅胶材质和根部设计,使导光柱和根部过盈配合在前壳上,再通过承接座过盈配合在前壳上,组装简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稳固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冀建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