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3837发布日期:2023-12-06 20:3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投影,尤其涉及一种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1、投影仪在生活、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不同的情境下对投影画面效果有不同的需求,以播放文字、表格为主的投影情境中,亮度所呈现的黑白对比为最重要的属性,而以播放影视媒体为主的投影情境中,色域范围更为重要,强烈影响使用者所观看到的影像品质。亮度与色域范围较难以兼顾,现有的投影装置不可调节,只能具备单一的模式,要么亮度较强但色域范围较窄,或亮度稍弱但色域范围较大,这导致投影装置的应用范围较窄,无法适应不同应用情境的需求,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投影系统,解决目前技术中投影装置只具有单一的投影画面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应用情境需求的问题。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光源、镜头以及电致变色引导装置,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设置在光源至镜头的光路中,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通电调整吸收波段以使预设波段的光由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引导至沿光路传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投影系统利用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对光进行反射引导的同时能够利用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对光进行吸收过滤,当控制电致变色引导装置不对光进行吸收时,光源发出的光绝大部分都从镜头出射,从而能保障投影亮度,而当控制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对指定吸收波段的光进行吸收时,则能提高色光的纯度,进而能扩大色域范围,提高投影画面的品质,本实用新型利用电致变色引导装置能够灵活切换投影画面模式,能够在不变动色轮以及调光元件的前提下使得同一台投影设备能满足不同的应用情境需求,既可实现高亮度,也可实现高彩度。

4、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包括反射元件和电致变色元件,所述电致变色元件通电调整吸收波段,经电致变色元件处理后的光由所述反射元件反射引导而出。电致变色元件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光学属性(透过率、吸收率等)变化,从而能实现可调节的吸收过滤,反射元件主要起到反射引导作用,将光路进行折转以满足光学设计。

5、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元件与反射元件贴合设置,所述反射元件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电致变色元件在对光进行吸收时会产生较大热量,热量蓄积会影响各光学器件的性能及稳定性,直接利用反射元件来对电致变色元件进行有效散热,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提高电致变色元件的工作可靠性。

6、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元件采用具有磨光表面的金属或镀膜金属,或者所述反射元件采用透明导热材料制成,易于实施、成本低,既能保障良好的反射效率,也能保障良好的散热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元件时序性的切换吸收波段或者同时对多种色光进行吸收过滤,通常投影系统所采用的光源通常是由时序性的色光合成为白光,从而电致变色元件时序性的切换吸收波段以分别对不同的色光进行吸收过滤,提高各色光的纯度,或者电致变色元件在单个工作状态时具有多个吸收波段,从而时序性的色光照射到电致变色元件上时也能实现对不同的色光分别进行吸收过滤。

8、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含有多种色光,各色光的光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或者在色光的合光光路上设置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前一种方式的电致变色元件更加简单易于实施,后一种方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9、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若干不同颜色的色光源,色光源发出的色光通过合光组件合光,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设置在合光组件的出射光路上。

10、进一步的,至少其中一种色光源发出宽谱光,所述宽谱光的半高全宽≥10nm,既能在不利用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吸收过滤的情况下实现高亮度,又能在电致变色引导装置进行吸收过滤的情况下实现高彩度。

11、进一步的,至少其中一种色光源包括激发光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所述激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照射波长转换单元以激发产生色光,所述色光为宽谱光,半高全宽≥10nm。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副激发光源,所述副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和激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对波长转换单元进行双面激发以产生色光。

13、进一步的,所述合光组件包括二向色镜,所述二向色镜透射至少一种色光而反射至少另一种色光以使不同色光进行合光。

14、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led光源、灯泡光源以及激光光源至少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投影系统利用电致变色元件可调节的对光进行吸收过滤,能够在不变动色轮以及调光元件的前提下使得同一台投影设备能满足不同的投影画面需求,既可实现高亮度,也可实现高彩度,具有可调节的投影画面模式,灵活满足各种不同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镜头(3)以及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设置在光源(1)至镜头(3)的光路中,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通电调整吸收波段以使预设波段的光由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引导至沿光路传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包括反射元件(21)和电致变色元件(22),所述电致变色元件(22)通电调整吸收波段,经电致变色元件(22)处理后的光由所述反射元件(21)反射引导而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22)与反射元件(21)贴合设置,所述反射元件(2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21)采用具有磨光表面的金属或镀膜金属,或者所述反射元件(21)采用透明导热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22)时序性的切换吸收波段或者同时对多种色光进行吸收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包含有多种色光,各色光的光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或者在色光的合光光路上设置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包括若干不同颜色的色光源,色光源发出的色光通过合光组件(4)合光,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2)设置在合光组件(4)的出射光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种色光源发出宽谱光,所述宽谱光的半高全宽≥10n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种色光源包括激发光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所述激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照射波长转换单元以激发产生色光,所述色光为宽谱光,半高全宽≥10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激发光源,所述副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和激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对波长转换单元进行双面激发以产生色光。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组件(4)包括二向色镜,所述二向色镜透射至少一种色光而反射至少另一种色光以使不同色光进行合光。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包括led光源、灯泡光源以及激光光源至少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光源、镜头以及电致变色引导装置,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设置在光源至镜头的光路中,所述电致变色引导装置通电调整吸收波段以使预设波段的光由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引导至沿光路传播。本技术所述的投影系统利用电致变色引导装置可调节的对光进行吸收过滤,能够在不变动色轮以及调光元件的前提下使得同一台投影设备能满足不同的投影画面需求,既可实现高亮度,也可实现高彩度,具有可调节的投影画面模式,灵活满足各种不同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彭水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