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2357发布日期:2023-04-29 15:4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具体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墨水是一种革新信息显示的新方法和技术。像多数传统墨水一样,电子墨水和改变它颜色的线路是可以打印到许多表面的,从弯曲塑料、聚脂膜、纸到布。和传统纸差异是电子墨水在通电时改变颜色,并且可以像传统屏幕那样显示变化的图像。

2、墨水屏本身不发光,需要在正前方放置光源,来为墨水屏显示提供光线。现有都是采用双面胶和前置导光板以及玻璃盖板固定,这样墨水屏和导光板之间有间隙,在不同的视角使用墨水屏时,会看到导光板网点,影响显示效果,而且在温度变化时,容易产生水汽在墨水屏表面,影响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3、如果采用oca胶水把导光板和玻璃盖板以及墨水屏全贴合时,由于导光板现有光学网点设计,容易导致oca胶水改变导光板光线传播路径,导致光学集中在前半部分,后背板部分光学很少,设备显示偏暗。因此为了改变此现象,需要改变现有导光板网点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组件由于oca胶水改变导光板光线传播路径,导致设备显示偏暗的缺陷。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3、墨水显示组件;

4、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墨水显示组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光板具有开设在其远离所述墨水显示组件一端的导光孔,所述导光孔包括连接面、远离所述墨水显示组件设置的第一子孔以及靠近所述墨水显示组件设置的第二子孔,所述第一子孔与所述第二子孔通过所述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子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孔的孔径;

5、填充件以及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墨水显示组件的一侧,所述填充件设置于所述覆盖件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填充件适于在所述覆盖件的压力下对所述第一子孔完全填充、并对所述第二子孔部分填充。

6、可选地,上述的背光组件,所述第一子孔与所述第二子孔同轴设置。

7、可选地,上述的背光组件,所述连接面平行于所述导光板设置。

8、可选地,上述的背光组件,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导光板呈夹角设置。

9、可选地,上述的背光组件,所述导光孔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导光板上。

10、可选地,上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一个光源件,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沿,所述光源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

11、可选地,上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覆盖于所述基板上以及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反光件适于将由所述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射出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导光板内。

12、可选地,上述的背光组件,所述覆盖件为oca光学胶。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以及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背光组件,所述电源与基板电性连接。

14、可选地,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组件,包括墨水显示组件、导光板、填充件以及覆盖件,导光板与墨水显示组件平行间隔设置,导光板具有开设在其远离墨水显示组件一端的导光孔,导光孔包括连接面、远离墨水显示组件设置的第一子孔以及靠近墨水显示组件设置的第二子孔,第一子孔与第二子孔通过连接面连接,第一子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子孔的孔径,覆盖件平行间隔设置于导光板远离墨水显示组件的一侧,填充件设置于覆盖件与导光板之间,填充件适于在覆盖件的压力下对第一子孔完全填充、并对第二子孔部分填充。

17、该结构的背光组件,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由内径不同的两子孔连接而成的导光孔,可以使得覆盖件覆盖于填充件上时,填充件的部分受到压力而对第一子孔实现完全填充,由于第二子孔的孔径较小,因此填充件无法完全对第二子孔实现填充,故第二子孔的部分可以对来自导光板侧面或者底面的光线进行散射,从而避免了因为填充件对导光孔完全填充而失去散射效果的弊端,进而提高了该背光组件的显示亮度,也提高了采用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组件,连接面平行于导光板设置。通过将连接面平行于导光板设置,可以使得填充件在对第一子孔进行填充后、并且在进入第二子孔时受到来自连接面的阻力,从而无法完全对第二子孔实现填充,同时,与导光板平行设置的连接面与第一子孔死角区域较小,易于接纳填充件,利于第一子孔被完全填充,可以尽可能避免由于第一子孔未被完全填充而导致的不被需要的散射作用发生,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背光组件的显示效果。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组件,导光孔呈阵列分布于导光板上。通过将导光孔阵列分布设置于导光板上,不仅可以使得由导光孔中射出的光线束分布更加均匀,还可以使得导光板其余区域射出的光线束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该背光组件的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孔与所述第二子孔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平行于所述导光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导光板呈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孔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导光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一个光源件,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沿,所述光源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覆盖于所述基板上以及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反光件适于将由所述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射出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导光板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为oca光学胶。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背光组件,所述电源与基板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背光组件包括墨水显示组件、导光板、填充件以及覆盖件,导光板与墨水显示组件平行间隔设置,导光板具有开设在其远离墨水显示组件一端的导光孔,导光孔包括连接面、远离墨水显示组件设置的第一子孔以及靠近墨水显示组件设置的第二子孔,第一子孔与第二子孔通过连接面连接,第一子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子孔的孔径,覆盖件平行间隔设置于导光板远离墨水显示组件的一侧,填充件设置于覆盖件与导光板之间。该背光组件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由内径不同的两子孔连接而成的导光孔,可以使得覆盖件对第二子孔实现不完全填充,第二子孔部分可以对光线进行散射,避免了因为填充件对导光孔完全填充而失去散射效果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祁亚洲,徐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