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78563发布日期:2023-07-14 02:2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激光打印,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1、成像设备利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处理盒包括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和能够作用在鼓上的显影剂承载构件(显影辊)中的至少一种,图像承载构件和显影剂承载构件可以一体化构造为可拆卸安装至成像设备中的盒(可称为处理盒)。盒可以包括一体的鼓和显影辊,或者可以只包括鼓,或者可以只包括显影辊。包括鼓的盒是鼓盒,包括显影辊的盒是显影盒。

2、现有的处理盒,在成像操作期间,显影辊保持朝向感光鼓挤压。但在非成像操作期间,如果显影辊与感光鼓表面保持长期接触,可能会使显影辊的弹性层发生永久变形,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使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不均匀;此外,无论显影辊是否具有弹性层,显影辊都可能会使感光鼓表面附上多余的显影剂;而且,感光鼓和显影辊长期彼此接触地旋转摩擦,影响感光鼓和显影辊的使用寿命。

3、为防止上述问题,现有一种成像设备,其内设有一种可作用于处理盒的分离构件,在处理盒内设有与分离构件相配合的分离力接收构件,在不进行成像操作时,处理盒的分离力接收构件接收分离构件的作用力,使得显影盒从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的接触位置转动到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处理盒使用寿命的处理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离构件;所述处理盒包括:

4、鼓盒;

5、显影盒,所述显影盒与所述鼓盒可活动地连接,使所述显影盒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显影盒包括受力部;

6、分离力接收构件,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连接于所述鼓盒和所述显影盒中的一者,且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与所述受力部配合设置;

7、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未接收到所述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接收到所述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能够驱动所述受力部产生位移,使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二位置。

8、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离构件;所述处理盒包括:

9、鼓盒;

10、显影盒,所述显影盒与所述鼓盒可活动地连接,使所述显影盒能够相对于所述鼓盒水平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11、分离力接收构件,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设置于所述显影盒上;

12、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未接收到所述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接收到所述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能够驱动所述显影盒相对于所述鼓盒水平移动,使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二位置。

13、对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离构件;所述处理盒包括:

14、鼓盒;

15、显影盒,所述显影盒与所述鼓盒可活动地连接,使所述显影盒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16、分离力接收构件,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设置于所述显影盒上;

17、迫推组件,所述迫推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显影盒和所述鼓盒中的一者;

18、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未接收到所述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接收到所述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能够驱动所述显影盒产生位移,使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二位置。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处理盒包括鼓盒、显影盒和分离力接收构件,显影盒与鼓盒可活动地连接,使显影盒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显影盒包括受力部,分离力接收构件连接于鼓盒和显影盒中的一者,且分离力接收构件与受力部配合设置;从而在处理盒处于工作状态时,使显影盒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感光鼓和显影辊接触,在处理盒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分离力接收构件接收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以驱动受力部产生位移,使显影盒处于第二位置,此时,感光鼓和显影辊分离开,进而避免由于感光鼓和显影辊长期彼此接触地旋转摩擦而影响感光鼓和显影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离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包括连接部、力接收部和力传递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鼓盒连接,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力传递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力接收部用于接收所述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所述力传递部用于向所述受力部传递作用力,使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力传递部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连接部、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力传递部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显影盒和所述鼓盒连接,用于使所述显影盒从所述第二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盒包括弧形导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弧形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开设有弧形导槽,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穿设于所述弧形导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包括力接收部、力传递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力接收部、所述力传递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弧形导槽,所述力传递部与所述受力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还包括轴承板,所述受力部连接于所述轴承板,且所述受力部向靠近所述力传递部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盒包括固定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套设于所述受力部,且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与所述固定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包括力传递部,所述力传递部设为圆孔,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受力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包括力接收部和力传递部,所述力传递部连接于所述显影盒,所述力接收部连接于所述力传递部,且所述力传递部与所述受力部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接收部和/或所述力传递部由弹性材质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接收部包括力接收面,在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的状态下,且所述显影盒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力接收面与重力方向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还包括显影盒框架、卡接部和肋条,所述卡接部、所述肋条和所述受力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显影盒框架,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卡接于所述卡接部,所述肋条用于对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进行限位,使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能够相对所述受力部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盒包括肋板,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包括力接收部和力传递部,所述力接收部卡接于所述卡接部及所述肋条,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力传递部连接且其连接处抵接于所述受力部,使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力传递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受力部转动,所述力传递部与所述肋板配合设置。

17.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离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包括显影盒驱动头、第一导柱、弹性件和显影盒框架,所述鼓盒包括端盖、第二导柱和定位部;

19.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离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迫推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显影盒,所述处理盒还包括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显影盒,且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迫推组件连接;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显影盒,且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迫推组件包括开关件、连接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显影盒,所述开关件和所述连接件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间齿轮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显影盒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件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盒包括端盖,所述迫推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端盖。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开设有凹槽,所述迫推组件包括迫推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且通过卡扣的方式卡接于所述凹槽,所述迫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或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鼓盒、显影盒和分离力接收构件,所述显影盒与所述鼓盒可活动地连接,使所述显影盒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显影盒包括受力部;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连接于所述鼓盒和所述显影盒中的一者,且所述分离力接收构件与所述受力部配合设置。本申请在处理盒处于工作状态时,使显影盒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感光鼓和显影辊接触,在处理盒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分离力接收构件接收分离构件施加的作用力,以驱动受力部产生位移,使显影盒处于第二位置,此时,感光鼓和显影辊分离开,进而避免由于感光鼓和显影辊长期彼此接触地旋转摩擦而影响感光鼓和显影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罗琴,曹建新,马海龙,王先文,靳杨,陈永迪,彭天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