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61859发布日期:2023-06-15 03:4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状光纤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带状光纤单元具有熔接效率高,光纤密度大的优点。一般采用光固化树脂将排列好的若干光纤在uv光下进行固化粘接后,形成光纤带。

2、光纤带内光纤特别是边缘的两根光纤受到由于固化产生的内应力,导致光纤的衰减增加,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另一方面,采用全涂覆固化树脂的光纤带由于光纤带和树脂全部粘接后形成一体,导致光纤带的弯曲性能很差,在光缆生产和应用的时候有很多局限性。

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采用非连续式的固化粘接光纤带,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固化粘接带来的问题,且由于树脂面积小,带来光纤带不易标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状光纤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采用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将多根光纤并排排列,采用模量较低的第一相形成外层的主体结构,在限制光纤位置的同时,是外层与光纤之间仍能相对滑动,采用模量较大的第二相限制外层的带状光纤通道形状,避免变形导致光纤容易交叠、扭转,整体多根光纤保持并排排列的同时降低光纤的传输损耗,由此解决现有的光纤带边纤传输损耗高、弯曲性能差或者柔性光纤带容易散带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和多根光纤;

3、所述多根光纤并排排列,收纳于所述外层中,所述光纤与外层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

4、所述外层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其中

5、所述第一相模量在200~700mpa,断裂伸长率为20%~40%;

6、所述第二相模量在1500~2500mpa,断裂伸长率为5%~15%;

7、所述第二相在所述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

8、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粉、或阻水油膏。

9、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外层厚度在0.02~0.05mm之间。

10、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第一相与第二相在轴向上长度之比在2~10:1之间。

11、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第一相与第二项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第一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0mm~500mm之间,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250mm。

12、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或与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

13、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在所述外层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其中

14、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第二相;

15、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与侧向成相同交角的平行设置的第二相或具有与侧向成相反交角的交叉设置的第二相。

16、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单元;

17、所述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具有一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所述松套管外侧具有外护套及嵌入护套中的加强件;

18、所述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具有多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还包括中心加强件,所述松套管与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缆芯外侧具有外护套。

19、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所述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0、将多根光纤经放线架放出,沿生产线方向,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

21、所述多根光纤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所述多根光纤充填阻水填料后进入涂覆腔;

22、所述涂覆腔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外层形成料通过涂覆腔以预设的厚度均匀的涂覆于表面具有阻水填料的多根光纤外侧,使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的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或之间,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

23、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时,述涂覆腔的进料管道采用多进一出管道,所述多进一出管道的多个进料管分别用于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进料;在所述多进一出管道进料管道之间设有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电控开关,使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交替进入出料管,第一相形成料与第二相形成料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24、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外侧时,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和第二相形成料管道;所述第一相形成料进料经所述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连续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经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管道周期性的涂覆与所述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25、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26、本发明采用类似于套管的外层将多根光纤并排排列,而多根光纤与外层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使得光纤单元具有光纤带熔接效率高、光纤密度大的优势,同时具有套管光单元光纤受应力较小的特点,边纤传输损耗明显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和多根光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粉、或阻水油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外层厚度在0.02~0.05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与第二相在轴向上长度之比在2~10: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与第二项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第一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0mm~500mm之间,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25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或与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层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其中

8.一种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状光单元;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时,述涂覆腔的进料管道采用多进一出管道,所述多进一出管道的多个进料管分别用于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进料;在所述多进一出管道进料管道之间设有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电控开关,使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交替进入出料管,第一相形成料与第二相形成料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状光纤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带状光单元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和多根光纤;多根光纤并排排列,收纳于外层中,光纤与外层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外层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第二相在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光缆包括带状光单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根光纤经放线架放出,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多根光纤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多根光纤充填阻水填料后进入涂覆腔;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本发明采用类似于套管的外层将多根光纤并排排列,使得光纤单元具有光纤带熔接效率高、光纤密度大的优势,同时具有套管光单元光纤受应力较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峰,阮云芳,熊壮,祁林,杨向荣,汤思怡,王佳,肖毅,詹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