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3616发布日期:2023-04-19 20:4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1、随着光学镜头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光学镜头在例如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智能检测以及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中均被广泛应用。其中,在军事、安防和机器人等领域,红外夜视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清晰识别、定位的需求,因此对瞄准镜头提出了高分辨率的要求;同时,为提高分辨判断的准确性,对瞄准镜头提出了低畸变的要求;为满足较大的识别范围,提高边缘视场亮度,对瞄准镜头提出了大光圈和高相对照度的要求;以及,为满足方便携带、减少重量和体积的需求,对瞄准镜头还提出了小型化的要求。

2、然而,现有的瞄准镜头在包括上述方面的多个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可见光和红外光共焦的同时,兼顾红外光的性能;现有技术镜头畸变较小,但难与相对照度同时兼顾;另外,现有技术镜头光圈较小,不能适应亮度较低的环境;并且,现有技术镜头体积较大,便携性差。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目前市面上的瞄准镜头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要求,亟需进行改进。因此,如何提高光学镜头在上述等各方面的性能和表现,使镜头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应用不断发展的高要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致力于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口径d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1≤d1/ttl≤0.9。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2≤ttl/f≤1.0。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8≤f1/f≤1.8。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6≤f2/f≤0。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3可满足:70≤vd3≤100。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vd5可满足:60≤vd5≤75。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2≤f3/f≤1。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1≤f5/f≤0.9。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0≤f6/f≤-0.1。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中包括双胶合透镜组,且所述双胶合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a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8≤fa/f≤0。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中包括三胶合透镜组,且所述三胶合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b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0≤fb/f≤-0.2。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孔径处的边厚t与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可满足:0.1≤t/t≤0.7。

14、本申请的光学镜头采用了九片透镜,通过合理设置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色散系数以及厚度尺寸等参数,可以使光学镜头具有光学总长短、体积小、大光圈、宽波段高解像、高相对照度以及低畸变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例如,可以实现镜头fno≤1.20的大光圈特征;实现镜头对可见光与红外光940nm均可达800万像素以上的高解像的特征;可以实现全视场畸变绝对值小于0.3%的特征;以及,还可以实现镜头的全视场相对照度大于60%的特征等。



技术特征:

1.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口径d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1≤d1/ttl≤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2≤ttl/f≤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8≤f1/f≤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6≤f2/f≤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3满足:70≤vd3≤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vd5满足:60≤vd5≤7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2≤f3/f≤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1≤f5/f≤0.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0≤f6/f≤-0.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梁伟朝,应永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