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4801发布日期:2023-05-13 16:2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目前,液晶显示面板由于零辐射、低功耗、散热小、体积小、图像还原精确、字符显示锐利等优点,已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液晶显示面板由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以及中间的支撑物组成;支撑物设置在两个基板之间,防止两个基板接触,同时与第二基板形成间隙,使液晶能够注入到显示器的两个基板之间。

2、但是液晶显示面板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高温或重力等因素导致液晶沿重力方向下沉,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底部聚集,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底部的盒厚增大,进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下端颜色偏黄,给消费者带来不舒适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避免液晶受重力影响下坠至液晶显示面板的底部,造成液晶显示面板底部的盒厚增加,出现液晶显示面板下端颜色偏黄现象,影响用户视觉体验。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液晶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主体,以及设置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内的色阻层和遮光膜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遮光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层、绿色色阻层和蓝色色阻层,所述遮光膜层对应所述红色色阻层和绿色色阻层设置,对应所述蓝色色阻层不设置所述遮光膜层。

3、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设有偏光片,所述遮光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偏光片之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沿重力方向一侧的第二区域;所述遮光膜层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色阻层的方向上,所述遮光膜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红色色阻层和绿色色阻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面积之和。

4、可选的,所述遮光膜层包括多个子遮光部,所述红色色阻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绿色色阻,每个所述子遮光部对应一个红色色阻或一个绿色色阻设置;每个所述子遮光部间隔设置,对应同一行色阻的所有所述子遮光部的透光率相同。

5、可选的,所述子遮光部为百叶窗式结构,所述子遮光部包括透明区和遮光区,所述透明区和所述遮光区间隔设置。

6、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和设于所述第一子区沿重力方向一侧的第二子区;所述子遮光部设置所述第一子区内;在所述第一子区内,沿重力方向上,所述透明区的宽度逐渐减少,所述遮光区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透明区的宽度与遮光区的宽度的差值的绝对值逐渐增大。

7、可选的,所述遮光区采用炭黑或锰铁黑材料掺杂透明玻璃层制成。

8、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边框和条形柱,所述条形柱固定在所述矩形边框内,所述条形柱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色阻走线,所述色阻走线连接所述色阻层,所述条形柱对应所述色阻走线设置,同一行色阻对应的所述子遮光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条形柱上;当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平放时,所述子遮光部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的光的入射方向平行;当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竖直放置时,所述子遮光部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的光的入射方向垂直。

9、可选的,沿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矩形边框的厚度大于所述条形柱与所述子遮光部的厚度之和。

10、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边缘区和中间区,所述边缘区围绕所述中间区设置,所述矩形边框对应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区设置,沿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偏光片覆盖所述矩形边框。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和设于所述第一子区沿重力方向一侧的第二子区;所述遮光膜层包括多个子遮光部,所述红色色阻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绿色色阻,每个所述子遮光部对应一个红色色阻或一个绿色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区内,所述子遮光部的透光率由第一子区的两侧向中间依次减少,且由远离所述第二子区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二子区的一侧依次减少;在所述第二子区内,所述子遮光部的透光率由第二子区的两侧向中间依次减少。

12、本申请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色阻层和遮光膜层,即遮光膜层设置在色阻层后,遮光膜层对应红色色阻层和绿色色阻层设置,对应所述蓝色色阻层不设置所述遮光膜层,实际上降低了光线中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使得红光和绿光的透过率减少,从而使得透过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与蓝色光的占比接近,避免因为蓝光本身穿透率较弱导致蓝光偏少从而造成颜色偏黄的问题,影响显示效果,给用户带来不好的观感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主体,以及设置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内的色阻层和遮光膜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遮光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层、绿色色阻层和蓝色色阻层,所述遮光膜层对应所述红色色阻层和绿色色阻层设置,对应所述蓝色色阻层不设置所述遮光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设有偏光片,所述遮光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偏光片之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沿重力方向一侧的第二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层包括多个子遮光部,所述红色色阻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绿色色阻,每个所述子遮光部对应一个红色色阻或一个绿色色阻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遮光部为百叶窗式结构,所述子遮光部包括透明区和遮光区,所述透明区和所述遮光区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和设于所述第一子区沿重力方向一侧的第二子区;所述子遮光部设置所述第一子区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区采用炭黑或锰铁黑材料掺杂透明玻璃层制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边框和条形柱,所述条形柱固定在所述矩形边框内,所述条形柱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矩形边框的厚度大于所述条形柱与所述子遮光部的厚度之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边缘区和中间区,所述边缘区围绕所述中间区设置,所述矩形边框对应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区设置,沿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偏光片覆盖所述矩形边框。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和设于所述第一子区沿重力方向一侧的第二子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主体,以及设置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内的色阻层和遮光膜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遮光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层、绿色色阻层和蓝色色阻层,所述遮光膜层对应所述红色色阻层和绿色色阻层设置,对应所述蓝色色阻层不设置所述遮光膜层。本申请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色阻层和遮光膜层,即遮光膜层设置在色阻层后,遮光膜层对应红色色阻层和绿色色阻层设置,对应所述蓝色色阻层不设置所述遮光膜层,从而降低红光和绿光的透过率,避免蓝光穿透弱,导致混光后得到的颜色偏黄,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妮,袁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