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9339发布日期:2023-05-17 14:4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显示装置主要包括发射图像显示装置和反射图像显示装置,发射图像显示装置则是通过背光源提供背光进行画面显示,而反射图像显示装置则是依靠外界光线在显示面板内反射后进行画面显示。

2、传统的反射图像显示装置,利用上下两个对置的电极控制黑色带电粒子运动,当需要画面显示时,黑色带电粒子堆积在下电极的单侧,外界光线便可以透过显示面板,但是这样的方案造成显示面板的透光率较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反射层和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同层设置的多个色阻和多个黑矩阵,多个所述黑矩阵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色阻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调光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调光层设置在所述滤光层上,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调光层背离所述滤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调光层和所述滤光层之间;所述调光层包括多个磁墙、液体溶质和磁粒子,所述磁墙、所述液体溶质和所述磁粒子同层设置,多个所述磁墙分别对应所述黑矩阵,相邻两个所述磁墙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液体溶质和所述磁粒子设置在所述间隙内,所述磁墙控制所述间隙内的磁场,控制所述磁粒子在所述液体溶质中运动。

3、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聚光层,所述聚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聚光层背离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包括多个弧形凸起,多个所述弧形凸起分别与多个所述色阻一一对应设置。

4、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磁墙与对应的所述液体溶质之间,且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面朝向相邻的所述液体溶质。

5、可选的,以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磁墙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层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黑矩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

6、可选的,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微型凹槽,所述微型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磁粒子的形状相匹配。

7、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调光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8、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光致发光层,所述光致发光层设置在所述滤光层与所述第一反射层之间。

9、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第二基板、主动开关层、液晶层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主动开关层、所述液晶层和所述显示面板依次堆叠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主动开关层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

10、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传感器和电路板,所述背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源,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所述主动开关层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所述磁墙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层包括电致变色层和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光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表面,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的透光率。

12、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案来说,本申请所述磁墙和所述磁粒子同层设置,且磁墙设置在磁粒子的左右两侧,防止出现磁粒子全部堆积在单侧,造成遮光区域变大,而且磁粒子也不会全部堆积在靠近滤光层的一侧,造成二次挡光,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和对比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反射层和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同层设置的多个色阻和多个黑矩阵,多个所述黑矩阵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色阻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聚光层,所述聚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聚光层背离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包括多个弧形凸起,多个所述弧形凸起分别与多个所述色阻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磁墙与对应的所述液体溶质之间,且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面朝向相邻的所述液体溶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磁墙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层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黑矩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微型凹槽,所述微型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磁粒子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调光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光致发光层,所述光致发光层设置在所述滤光层与所述第一反射层之间。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第二基板、主动开关层、液晶层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主动开关层、所述液晶层和所述显示面板依次堆叠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主动开关层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传感器和电路板,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所述主动开关层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所述磁墙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包括电致变色层和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光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表面,用于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的透光率。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反射层和滤光层,滤光层包括同层设置的多个色阻和黑矩阵;还包括调光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调光层设置在滤光层上,第一保护层位于调光层背离滤光层的一侧,第二保护层位于调光层和滤光层之间;调光层包括同层设置的多个磁墙、液体溶质和磁粒子,多个磁墙分别对应黑矩阵,相邻两个磁墙之间设置有间隙,液体溶质和磁粒子设置在间隙内,磁墙控制间隙内的磁场,控制磁粒子在液体溶质中运动。通过上述设计,从而防止出现磁粒子全部堆积在单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和对比度,提高画面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秦天智,康报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