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52137发布日期:2023-06-13 16:4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器件由两层导电玻璃形成内部空腔,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向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填充电致变色溶液,通常需要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抽至极低的真空度,大致为20pa以下,在生产较薄的电致变色器件基体时极低的真空度会使透明导电玻璃在压力差下产生变形,从而使得产品最终的厚度一致性较差,变色性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避免对电致变色器件基体进行抽真空,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平面度,实现生产良率的提升。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电致变色器件基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层透明导电玻璃,两层透明导电玻璃之间通过边框胶围合形成内部空腔,在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侧面设置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液口与排气口;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进液口通入电致变色溶液中;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排气口与负压组件连通,负压组件通过排气口抽吸,在内部空腔内产生负压以由进液口将电致变色溶液吸入内部空腔;电致变色溶液充满内部空腔并由排气口溢出时,断开负压组件与排气口;密封进液口与排气口。

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断开负压组件与排气口包括: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完全浸入电致变色溶液中;断开负压组件与排气口;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在电致变色溶液中静置5-30mi n后取出。

5、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对进液口与排气口进行密封包括:采用紫外固化胶灌注于进液口与排气口;采用紫外光照射进液口与排气口,固化紫外固化胶以密封进液口和排气口。

6、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负压组件通过排气口抽取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的空气,在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产生负压包括:使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中的绝对压力为90kpa-100kpa。

7、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侧面设置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液口与排气口包括:准备面积形状相同的第一透明导电玻璃与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设有导电膜的一侧的边部连续设置边框胶,边框胶上开设进液口与排气口;将第一透明导电玻璃与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对应,使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设有导电膜的一侧与边框胶贴合;使得第一透明导电玻璃、第二透明导电玻璃以及边框胶形成内部空腔。

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设有导电膜的一侧的边部连续设置边框胶包括:在第一透明导电玻璃设有导电膜的一侧的边部设置的边框胶的宽度为1-2mm,高度为80-200μm。

9、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边框胶上开设进液口与排气口包括:在边框胶上形成两个间距为1-3mm的开口;一个开口设置在导电玻璃的一个角部为进液口,另一个开口设置在导电玻璃的另一个角部为排气口,进液口与排气口对角设置。

10、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准备面积形状相同的第一透明导电玻璃与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包括:对第一透明导电玻璃靠近排气口的角部进行切割,对第二透明导电玻璃靠近进液口的角部进行切割。

1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边框胶为紫外固化胶;将第一透明导电玻璃与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对应,使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设有导电膜的一侧与边框胶贴合后还包括:采用紫外线照射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边框胶5-30s,使边框胶固化。

1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边框胶为双重固化胶;将第一透明导电玻璃与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对应,使第二透明导电玻璃设有导电膜的一侧与边框胶贴合后还包括:采用紫外线照射导电玻璃上的边框胶5-30s;在80-120℃条件下对导电玻璃加热15-60mi n,使边框胶固化。

13、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ar眼镜片,包括上述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贴合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侧表面上的外层玻璃面板以及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两层透明导电玻璃对应电连接的正电极与负电极。

1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电致变色器件为矩形。

15、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通过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进液口放入电致变色溶液中,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排气口与负压组件连通,负压组件通过排气口抽取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的空气,在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产生微负压,使得电致变色溶液能够进入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相较于现有技术先对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抽20pa以下的真空,再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放入电致变色溶液中进行灌液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对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进行抽20pa以下的真空;由于没有电致变色器件基体本身没有承载较大的压力,因此不会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透明导电玻璃产生变形,从而确保透明导电玻璃的平面度较高,使得制备出的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平面度较高,实现生产良率的提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尤其是适用于制备较薄的电致变色器件,由于在电致变色器件较薄的情况下,通过抽真空会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产生较大的变形,而本申请通过微负压灌装能够极大的消除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变形,因此对于生产较薄的电致变色器件来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大提升生产良率。

16、本申请提供的ar眼镜片,包括上述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贴合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侧表面上的外层玻璃面板以及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两层透明导电玻璃对应电连接的正电极与负电极;本申请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因此使得ar眼镜片具有均衡的变色性能,从而提高ar眼镜片的变色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断开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排气口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排气口进行密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通过所述排气口抽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的空气,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产生负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液口与排气口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玻璃设有导电膜的一侧的边部连续设置边框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框胶上开设进液口与排气口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面积形状相同的第一透明导电玻璃与第二透明导电玻璃包括:

9.一种ar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贴合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侧表面上的外层玻璃面板以及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两层透明导电玻璃对应电连接的正电极与负电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包括: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进液口放入电致变色溶液中;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排气口与负压组件连通,负压组件通过排气口抽取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的空气,在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产生负压;电致变色溶液进入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电致变色溶液流出排气口后,断开负压组件与排气口;对进液口与排气口进行密封。本申请提供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能够避免对电致变色器件基体进行抽真空,防止透明导电玻璃产生变形,因此能够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平面度,实现生产良率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华,李坤,吴旭东,杨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华瓴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