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3605发布日期:2023-11-05 13:3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电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及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及尺寸减小,对应的成像系统也需满足高成像品质及小型化的要求同时,当前兴起的双摄技术一般需要利用长焦镜头来获得较高的空间角分辨率。而成像系统的杂光指标和自动组装稳定性对成像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也就是说现有六片式光学成像系统无法同时满足长焦的设计要求又兼顾杂光和组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系统,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间隔元件,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元件;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2m以及所述第五间隔元件d5m的像侧面的外径d5m之间满足:-13.0<(r2/d2m)+(r12/d5m)<13.0。

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厚度cp1以及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厚度cp5之间满足:-230<f5/cp5+f1/cp1<-18.0。

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间隔元件与所述第四间隔元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34、所述第四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五间隔元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45、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以及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7.0<(ep34+ep45)/(ct3-ct4)<-3.0。

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以及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之间满足:4.0<|r8/(d3m+d2m)|<9.0。

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厚度cp3、所述第二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三间隔元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23、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23以及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1.5<t23/cp3+ep23/ct3<61.0。

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45、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4s、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以及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的厚度cp4之间满足:7.0<(d4s+d4s)/(cp4+t45)<16.0。

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之和∑at以及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至所述第五间隔元件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间隔元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之和∑ep满足:24.0<|r5/(∑ep-∑at)|<45.0。

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至所述第五间隔元件中的各个间隔元件的厚度之和∑cp、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以及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各个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满足:0<|r11/(∑cp+∑ct)|<13.0。

9、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厚度cp3、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厚度cp5、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5s以及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之间满足:-24.0≤(f5*cp3*ct5*ct3-f3*cp5*ct5*ct3)/(cp3*cp5*d5s*d5m)<-10.0。

1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各透镜和各间隔元件的镜筒,其中,所述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尺寸l、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之间满足:-15.0≤(r2-r12)/l<7.0。

11、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所述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所述多个间隔元件包括:第三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以及第五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接触。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厚度cp3、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厚度cp5、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5s以及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之间满足:-24.0≤(f5*cp3*ct5*ct3-f3*cp5*ct5*ct3)/(cp3*cp5*d5s*d5m)<-10.0。

12、本申请的成像系统包括镜筒、多片透镜和多个间隔元件,通过在各相邻的透镜之间设置间隔元件可有效遮挡多余光线,从而改善杂光,进一步地,各透镜和间隔元件之间的承靠设置提高了透镜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能够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良率损失。另外,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六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以及调整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与邻近的间隔元件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使得上述成像系统具有优良的承靠稳定性以及提升信赖性性能。



技术特征:

1.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一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四间隔元件,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二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二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四间隔元件,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之和∑at以及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至所述第五间隔元件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间隔元件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之和∑ep满足:24.0<|r5/(∑ep-∑at)|<4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至所述第五间隔元件中的各间隔元件的厚度之和∑cp、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以及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各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满足:0<|r11/(∑cp+∑ct)|<13.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包括:用于容纳各透镜和各间隔元件的镜筒,其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多个间隔元件包括:第三间隔元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以及成像系统满足:‑24.0≤(f5*CP3*CT5*CT3‑f3*CP5*CT5*CT3)/(CP3*CP5*D5s*d5m)<‑10.0。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柯再霖,丁先翠,黄崇建,王泽光,黄林,戴付建,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