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氧机构及固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70288发布日期:2023-08-09 12:4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隔氧机构及固化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隔氧机构及固化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各类新型应用的普及,为了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各类产品均配置有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屏与盖板玻璃,通常使用液态胶层将液晶显示屏与盖板玻璃贴合为一体,但在显示器的贴合工艺中,液态胶层需经uv(ultraviolet,紫外线)照射固化。

2、相关技术中,通常将需固化的液态胶层设置于真空室中进行uv照射固化,以隔绝液态胶层中的氧气,但是此种隔氧方式的真空设备过于昂贵,液态胶层的真空环境营造过于复杂,且真空设备无法搬运至各不同场景进行液态胶层的隔氧固化。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用于液态胶层的隔氧固化方式过于复杂,且真空设备的应用场景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隔氧机构及固化方法。

2、一种隔氧机构,用于对显示模组的厌氧胶层进行隔氧,所述隔氧机构包括:

3、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密封腔、气流通道以及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的缺口,所述气流通道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通入非氧气体,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

4、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缺口,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气囊用于夹持所述显示模组;

5、当所述显示模组夹持于所述缺口时,所述厌氧胶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部,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缺口处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外界相连通。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多个侧壁,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框体的周缘侧壁,且贯通所述侧壁,所述缺口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所述缺口既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又与外界相连通。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壁至少部分为透明结构,且所述顶壁的透明结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密封腔内;和/或,所述底壁至少部分为透明结构,且所述底壁的透明结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密封腔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壁和/或所述底壁为透明玻璃制备成型。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开设于所述侧壁,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周缘方向一致,所述气流通道具有与所述缺口连通的开口,所述气囊封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开口。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氧机构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用于调节所述进气口处的气量大小。

12、一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隔氧机构对显示模组的厌氧胶层进行隔氧,所述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10:将所述显示模组夹持于所述缺口,并使得所述厌氧胶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部,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缺口处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外界相连通;

14、s120:朝向所述气流通道中充入非氧气体,部分非氧气体进入所述气囊,使所述气囊充盈并夹紧所述显示模组,另一部分非氧气体进入至所述密封腔内;

15、s130:对所述步骤s120处理之后的所述厌氧胶层进行固化。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0具体为:朝向所述密封腔内部照射紫外线,并使紫外线作用于所述厌氧胶层表面。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朝向所述气流通道中充入的非氧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其中一种。

18、上述隔氧机构及固化方法,可将显示模组夹持于缺口处,并使得厌氧胶层至少部分位于密封腔内部,且朝向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处通入非氧气体,部分非氧气体充入至气囊,使气囊充盈并夹紧显示模组,以将显示模组夹持连接于隔氧机构上,另一部分非氧气体通过出气口进入至密封腔内部,由于显示模组与缺口处具有间隙,此时,充入至密封腔内部的非氧气体可将厌氧胶层内部聚集的氧气或者充斥于厌氧胶层周围的氧气通过间隙置换至外界,以对厌氧胶层进行隔氧固化。本申请提供的隔氧机构,仅需充气即可将厌氧胶层内部或周围的氧气置换至外界,厌氧胶层的隔氧固化方式简便,且隔氧机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至各不同场景下进行厌氧胶层的隔氧固化,拓宽隔氧机构的使用场景。



技术特征:

1.一种隔氧机构,用于对显示模组的厌氧胶层进行隔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氧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多个侧壁,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框体的周缘侧壁,且贯通所述侧壁,所述缺口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所述缺口既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又与外界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至少部分为透明结构,且所述顶壁的透明结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密封腔内;和/或,所述底壁至少部分为透明结构,且所述底壁的透明结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密封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和/或所述底壁为透明玻璃制备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开设于所述侧壁,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周缘方向一致,所述气流通道具有与所述缺口连通的开口,所述气囊封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氧机构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用于调节所述进气口处的气量大小。

8.一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隔氧机构对显示模组的厌氧胶层进行隔氧,所述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0具体为:朝向所述密封腔内部照射紫外线,并使紫外线作用于所述厌氧胶层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气流通道中充入的非氧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其中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氧机构及固化方法,隔氧机构包括框体与气囊,其中:框体具有密封腔、气流通道以及与密封腔相连通的缺口,气流通道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用于通入非氧气体,出气口与密封腔相连通;气囊设置于缺口,且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气囊用于夹持显示模组;当显示模组夹持于缺口时,厌氧胶层至少部分位于密封腔内部,且显示模组与缺口处具有间隙,间隙与外界相连通。本申请提供的隔氧机构,仅需充气即可将厌氧胶层内部或周围的氧气置换至外界,以对厌氧胶层进行隔氧固化,厌氧胶层的隔氧固化方式简便,且隔氧机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至各不同场景下进行厌氧胶层的隔氧固化,拓宽隔氧机构的使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洋,刘晓靖,华永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