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8369发布日期:2023-08-09 08: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2、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像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元件进行移动。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然而,现今移动装置的趋势是希望可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并且具有较高的隐私性,因此本公开提供一有别于先前的驱动机构,以提高机构稳定度并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一活动部、一驱动组件。活动部活动地设置在固定部上。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部上,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

2、于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具有一第一突出部以及一第二突出部。活动部包括一第一遮板以及一第二遮板,第一遮板与第一突出部卡合,第二遮板与第二突出部卡合。驱动组件还包括一驱动线圈,并且固定部包括一底座以及一框架,底座具有磁性元件容纳部、驱动线圈容纳部以及主要止动部。磁性元件容纳部容纳磁性元件,驱动线圈容纳部容纳驱动线圈,设置靠近于磁性元件容纳部,当以垂直于光轴的一方向观察时,磁性元件容纳部与驱动线圈容纳部重叠。主要止动部使第一遮板以及第二遮板在一第一止动距离内移动。框架具有一开口,由底座朝向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于光轴。框架的材质为金属,利用埋入射出成形而固定于底座。驱动线圈的绕线轴与第一方向平行。驱动组件还包括一导磁元件,设置在驱动线圈中,并且导磁元件的一端由驱动线圈露出。第一遮板具有一第一遮板孔洞,并且第二遮板具有一第二遮板孔洞,主要止动部通过第一遮板孔洞以及第二遮板孔洞。

3、于一实施例中,驱动线圈驱动磁性元件转动一角度,带动第一遮板由一第一遮板初始位置朝第一方向移动一第一距离到一第一遮板遮蔽位置,并且带动第二遮板由一第二遮板初始位置朝一第二方向移动一第二距离至一第二遮板遮蔽位置。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第一遮板移动第一距离而遮蔽开口至少一半的面积,第二遮板移动第二距离而遮蔽开口至少一半的面积。第一遮板位于第一遮板遮蔽位置并且第二遮板位于第二遮板遮蔽位置时,当沿着平行于光轴的一方向观察时,第一遮板与第二遮板部分地重叠。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止动距离。

4、于一实施例中,框架的开口为一矩形,开口长边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止动距离大于开口长边长度的一半。

5、于一实施例中,底座还包括一辅助止动部,使第一遮板以及第二遮板在一第二止动距离内移动。第一止动距离小于第二止动距离。

6、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光学模块,光轴通过光学模块的中心。光学模块具有一矩形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具有一光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包括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具有一第一突出部以及一第二突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包括一第一遮板以及一第二遮板,该第一遮板与该第一突出部卡合,该第二遮板与该第二突出部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括一驱动线圈,并且该固定部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材质为金属,利用埋入射出成形而固定于底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线圈的绕线轴与该第一方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括一导磁元件,设置在该驱动线圈中,并且该导磁元件的一端由驱动线圈露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板具有一第一遮板孔洞,并且该第二遮板具有一第二遮板孔洞,该主要止动部通过该第一遮板孔洞以及该第二遮板孔洞。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线圈驱动该磁性元件转动一角度,带动该第一遮板由一第一遮板初始位置朝该第一方向移动一第一距离到一第一遮板遮蔽位置,并且带动该第二遮板由一第二遮板初始位置朝一第二方向移动一第二距离至一第二遮板遮蔽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以及该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距离相等。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板移动该第一距离而遮蔽该开口至少一半的面积,该第二遮板移动该第二距离而遮蔽该开口至少一半的面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板位于该第一遮板遮蔽位置并且该第二遮板位于该第二遮板遮蔽位置时,当沿着平行于该光轴的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遮板与该第二遮板部分地重叠。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该第一止动距离。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该开口为一矩形,该开口长边与该第一方向平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止动距离大于该开口长边长度的一半。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还包括一辅助止动部,限制该第一遮板以及该第二遮板在一第二止动距离内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止动距离小于该第二止动距离。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模块,该光轴通过该光学模块的中心。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具有一矩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以及驱动组件。活动部活动地设置在固定部上。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部上,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熙,胡朝彰,翁智伟,张鹤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