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点膜及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0055发布日期:2023-09-09 13:5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量子点膜及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和显示器件,特别涉及一种量子点膜和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1、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常用的办法是使用量子点膜来实现光源的色纯度的提升,进而提高色域。量子点膜的使用有多种类型,最典型的是含上下水气阻隔膜的三明治形态,或者将量子点层集成于相关复合膜或贴合膜之内。

2、显示器用量子点膜技术,都以整面状膜的形式设置,量子点均匀分散在量子点膜层上,搭配光学薄膜使用时,特别是搭配微结构类光学膜使用时,会出现画面干涉问题。尤其针对液晶屏幕与光学增亮膜结构干涉问题(干涉,指的是画面的光学干涉,导致出现画面上的条纹),经常需要依照液晶玻璃面板的型号不同而转动不同角度来解决画面干涉异常。

3、现在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量子点膜,使其应用在光学薄膜,特别是具有微结构类光学薄膜中,不仅具有高色域,同时能解决画面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量子点结构的量子点膜,能同时兼顾高色域和画面干涉的问题。

2、一种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包括基材层、量子点层、粘合层、偏光层、扩散层和背涂层;

3、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第一基材层;

4、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至少包括第一量子点层和第二量子点层;

5、偏光层,所述偏光层设置在量子点层远离基材层一侧表面;

6、扩散层,所述扩散层设置在偏光层远离量子点层一侧表面;

7、所述量子点层包括量子点单元,所述量子点单元呈现规则或随机的图案化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单元呈凸起结构,所述量子点单元的底面为规则的几何形状或不规则的形状;

9、优选的,所述量子点单元的底面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不规则图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0、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单元底面面积占所述第一基材层一侧表面面积的60%-95%;优选的,所述量子点单元底面面积占所述第一基材层一侧表面面积的85%-95%。

11、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单元厚度为1-50um;优选的,所述量子点单元厚度为5-40um。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量子点层的量子点单元与第二量子点层的量子点单元排布一致或不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量子点层的量子点单元与第二量子点层的量子点单元排布不一致。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量子点层设置在第一基材层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量子点层设置在偏光层靠近第一基材层一侧表面,所述粘合层设置在第一量子点层和第二量子点层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层至少包括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设置在第一量子点层远离第一基材层一侧表面,所述第二粘合层设置在第二量子点层远离偏光层一侧表面,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直接接触。

15、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膜包括微结构层,所述粘合层包括第三粘合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第二基材层,所述微结构层包括第一微结构层;

16、所述第一微结构层设置在第一基材层远离量子点层一侧表面,所述第三粘合层设置在第一基材层与第一微结构层之间,所述第二基材层设置在第一微结构层远离第一基材层一侧表面。

17、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层包括第四粘合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第三基材层,所述微结构层包括第二微结构层;

18、所述第二微结构层设置在第二基材层远离量子点层一侧表面,所述第四粘合层设置在第二基材层与第二微结构层之间,所述第三基材层设置在第二微结构层远离第二基材层一侧表面,所述背涂层设置在第三基材层远离量子点层一侧表面。

19、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为微透镜结构、棱镜结构、无规则凸起或凹陷结构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20、一种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中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量子点膜。

21、本申请所述的量子点膜的量子点层经过光学设计,可以是随机排列任意图形或规整图形,但角度与排列模式经过设计而使之不与光学膜棱镜结构产生干涉,也由于该量子点层可视为第二发光源,所发射光线在棱镜微结构之上,因可以有效地降低光学膜微结构对液晶玻璃面板像素的干涉现象,进一步缓解画面干涉问题。同时所述量子点层为双层结构,应用于显示器件中可以更方便对不同的led光源的白平衡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

1.一种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包括基材层(1)、量子点层(2)、粘合层(3)、偏光层(4)、扩散层(5)和背涂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单元呈凸起结构,所述量子点单元的底面为规则的几何形状或不规则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单元底面面积占所述第一基材层(11)一侧表面面积的60%-95%,所述量子点单元厚度为1-50um;优选的,所述量子点单元底面面积占所述第一基材层(11)一侧表面面积的85%-95%,所述量子点单元厚度为5-4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21)的量子点单元与第二量子点层(22)的量子点单元排布一致或不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量子点层(21)的量子点单元与第二量子点层(22)的量子点单元排布不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21)设置在第一基材层(11)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量子点层(22)设置在偏光层(4)靠近第一基材层(11)一侧表面,所述粘合层(3)设置在第一量子点层(21)和第二量子点层(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包括第一粘合层(31)和第二粘合层(32),所述第一粘合层(31)设置在第一量子点层(21)远离第一基材层(11)一侧表面,所述第二粘合层(32)设置在第二量子点层(22)远离偏光层(4)一侧表面,所述第一粘合层(31)和第二粘合层(32)直接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包括微结构层(6),所述粘合层(3)包括第三粘合层(33),所述基材层(1)包括第二基材层(12),所述微结构层(6)包括第一微结构层(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3)包括第四粘合层(34),所述基材层(1)包括第三基材层(13),所述微结构层(6)包括第二微结构层(62);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微透镜结构、棱镜结构、无规则凸起或凹陷结构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中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量子点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膜,包括基材层、量子点层、粘合层、偏光层、扩散层和背涂层;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至少包括第一量子点层和第二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单元呈现规则或随机的图案化设置。本申请所述的量子点膜的量子点层经过光学设计,可以是随机排列任意图形或规整图形,但角度与排列模式经过设计而使之不与光学膜棱镜结构产生干涉,也由于该量子点层可视为第二发光源,所发射光线在棱镜微结构之上,因可以有效地降低光学膜微结构对液晶玻璃面板像素的干涉现象,进一步缓解画面干涉问题。同时所述量子点层为双层结构,应用于显示器件中可以更方便对不同的LED光源的白平衡进行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丁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弘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