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8196发布日期:2024-02-07 13:0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mini-led又名“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意指晶粒尺寸约在100微米的led。mini-led由于其高亮、柔性、低功耗、轻薄以及可以制作窄边框显示器等诸多优势受到诸多厂商的广泛关注。

2、目前,在mini-led背光模组中,常采用内外双胶框结构,并与背板进行卡合,以固定灯板,同时,在灯板上设置支撑柱,以支撑扩散板和光学膜片,导致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大,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简化背光模组结构,降低成本,并减小背光模组厚度。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

3、衬底,包括出光面;

4、多个发光件,嵌设于所述衬底中,且所述发光件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出光面设置;

5、扩散板,贴附于所述衬底的所述出光面上。

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在所述出光面处设置有多个凹槽,且多个所述发光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凹槽内。

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聚光结构,且所述聚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件之间。

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聚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到相邻的所述发光件之间的距离相同。

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聚光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板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聚光槽。

1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和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光学胶层,且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附于所述衬底的所述出光面上;

11、其中,所述聚光槽远离所述光学胶层一侧的底部与所述光学胶层间隔设置。

1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聚光槽内填充有空气。

1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环绕于所述衬底和所述扩散板的周侧,并与所述衬底和所述扩散板的侧面相贴合。

1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包括与所述出光面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侧面,所述扩散板包括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入光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侧面;

15、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层,所述遮光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侧面和所述第二连接侧面,所述中框通过所述遮光胶层与所述第一连接侧面和所述第二连接侧面相贴合。

1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模组,且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发光件嵌设于衬底中,并将扩散板直接贴附于衬底的出光面上,可以简化背光模组的结构,并可以有效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在所述出光面处设置有多个凹槽,且多个所述发光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聚光结构,且所述聚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到相邻的所述发光件之间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板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聚光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和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光学胶层,且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附于所述衬底的所述出光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槽内填充有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环绕于所述衬底和所述扩散板的周侧,并与所述衬底和所述扩散板的侧面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与所述出光面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侧面,所述扩散板包括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入光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侧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且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衬底、多个发光件以及扩散板;衬底包括出光面;多个发光件嵌设于衬底中,发光件的出光方向朝向出光面设置;扩散板贴附于衬底的出光面上。本发明将发光件嵌设于衬底中,并将扩散板直接贴附于衬底的出光面上,可以简化背光模组的结构,并可以有效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宇,辛武根,倪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