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1796发布日期:2023-11-16 00:5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光学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的光学规格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是显示面板的亮度。

2、目前,液晶显示面板由于需要背光模组提供背光,然后通过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以控制光的透过量,以控制像素单元的灰度,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由此,光线需要穿过下基板、液晶层和上基板,所以光的损失率较高,光的透过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光的透过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光学膜组。所述光学膜组包括:

3、第一结构层,具有第一折射率;

4、第二结构层,具有第二折射率,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层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结构层贴合,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的贴合面具有连续起伏的纹理微结构,所述纹理微结构上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所述参考平面平行于所述光学膜组的延伸面,所述第一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二结构层的一侧的表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二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一结构层的一侧的表面为入光面;

5、当所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所述第二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率;

6、当所述预设角度小于所述阈值时,所述第二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折射率。

7、其中,所述纹理微结构为连续起伏的多个棱锥面、圆锥面、抛物面或几种的组合。

8、其中,所述阈值的范围为45°~70°,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折射率的差值范围为0.03~0.2。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10、第一基板;

11、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为入光侧;

12、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13、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还包括:

14、光学膜组,所述光学膜组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光学膜组,且所述光学膜组配置为入射光从所述光学膜组的入光面进入,从出光面射出。

15、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一光学膜组,第一光学膜组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6、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光学膜组,所述第二光学膜组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二光学膜组中,所述第二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7、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光学膜组,所述第一光学膜组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光学模组,所述第二光学模组包括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

18、其中,第一光学膜组中,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具有第一折射率的光阻材料,且作为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黑矩阵以及不同颜色的第一子结构层、第二子结构层和第三子结构层,所述黑矩阵具有多个呈矩阵分布的像素开口,所述第一子结构层、所述第二子结构层和所第三子结构层以预设规律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中,所述第一子结构层、所述第二子结构层和所述第三子结构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表面均具有纹理微结构;

19、所述第一光学膜组中,所述第二结构层包括具有第二折射率的透明有机材料,且在所述第一结构层靠近液晶层的一侧流平,作为流平层。

20、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膜组中,所述第二结构层还作为所述第二基板的绝缘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还作为所述第二基板的平坦层。

2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22、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板为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显示面板;

23、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2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光学膜组包括相贴合的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第一结构层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结构层具于第二折射率,通过使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的贴合面具有连续起伏的纹理微结构,以增加光在贴合面处的漫反射,防止部分光线被反射而无法进入下一膜层,从而减少光的损失,提高光的透过率,可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进一步地,通过使纹理结构上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当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阈值时,使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率,当预设角度小于阈值时,使第二折射率小于第一折射率,通过使第一折射率与第二折射率满足该匹配关系,使得光线从入光面进入到第二结构层与第一结构层之间的贴合面时,光线的折射程度在纹理微结构处可随着纹理微结构的最高点至最低点方向呈现出梯度变化,避免部分角度偏差较大的光线被反射出去而无法进入下一膜层,降低了入射光在该界面处的反射率,使得更多光线能够进入下一膜层,从而提高了光的透过率,可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和显示效果,还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微结构为连续起伏的多个棱锥面、圆锥面、抛物面或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的范围为45°~70°,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折射率的差值范围为0.03~0.2。

4.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一光学膜组,第一光学膜组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光学膜组,所述第二光学膜组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二光学膜组中,所述第二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光学膜组,所述第一光学膜组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光学模组,所述第二光学模组包括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学膜组中,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具有第一折射率的光阻材料,且作为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黑矩阵以及不同颜色的第一子结构层、第二子结构层和第三子结构层,所述黑矩阵具有多个呈矩阵分布的像素开口,所述第一子结构层、所述第二子结构层和所第三子结构层以预设规律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中,所述第一子结构层、所述第二子结构层和所述第三子结构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表面均具有纹理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组中,所述第二结构层还作为所述第二基板的绝缘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还作为所述第二基板的平坦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光学膜组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第一结构层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结构层具有第二折射率,设置于第一结构层一侧且与第一结构层贴合,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的贴合面具有连续起伏的纹理微结构,纹理微结构上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参考平面平行于光学膜组的延伸面,第一结构层远离第二结构层的一侧的表面为出光面,第二结构层远离第一结构层的一侧的表面为入光面;当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阈值时,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率;当预设角度小于阈值时,第二折射率小于第一折射率。该光学膜组能够有效提高光线透过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秋月,魏光平,袁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