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6861发布日期:2023-10-29 03:3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市场上的显示装置主要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通过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图像,因此,背光模组是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

2、在显示面板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一般无法直接调动,然而在显示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环境和不同用户的需求,有时会对显示面板的穿透率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如何使得显示面板的穿透率可以调节,成为了显示领域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显示面板的穿透率,提高显示产品的显示效果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组件、光学膜片组件、透光调节膜和调节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透光调节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透光调节膜中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孔径可调节;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透光调节膜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透光孔的孔径。

3、可选的,所述透光调节膜为纳米孔膜,所述纳米孔膜包括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分子,所述纳米颗粒的尺寸小于所述聚合物分子的尺寸,所述纳米颗粒设置在相邻所述聚合物分子形成的孔隙中,相邻所述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透光孔;所述调节组件为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与所述纳米孔膜连接,调节所述纳米孔膜的温度;所述聚合物分子由温敏材料构成,当所述纳米孔膜受热时,所述聚合物分子收缩,使所述透光孔的孔径增加。

4、可选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电热膜和温度控制器,所述电热膜设置在所述纳米孔膜的表面,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电热膜连接,控制所述电热膜发出的热量。

5、可选的,所述电热膜包括多个子电热膜部,多个所述子电热膜部间隔并列排布在所述纳米孔膜的表面,所述温度控制器同时与多个所述子电热膜部连接,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子电热膜部的温度;所述子电热膜部包括多个冷膜块和多个热膜块,所述冷膜块通电时温度降低,所述热膜块通电时温度升高,所述冷膜块和所述热膜块交错设置;多个所述冷膜块和多个所述热膜块都并列设置在所述纳米孔膜的表面,且都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

6、可选的,所述电热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纳米孔膜设置在所述电热膜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纳米孔膜和所述电热膜都为多个并列设置的条状结构,且所述纳米孔膜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热膜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7、可选的,所述纳米孔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电热膜设置在所述纳米孔膜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纳米孔膜为整层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上的结构,且所述纳米孔膜的表面积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的表面积相等;所述冷膜块和所述热膜块的形状相同,都为方形,在所述子电热膜部中,相邻所述冷膜块呈对角线排布,相邻所述热膜块呈对角线排布;或者,所述热膜块为圆环形,所述冷膜块为圆形,在所述子电热膜部中,所述热膜块一一套设所述冷膜块,所述热膜块沿同一方向并列排布。

8、可选的,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导热膜层,所述导热膜层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所述导热膜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热膜连接,将所述光源组件上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电热膜上。

9、可选的,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边缘垂直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导热膜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侧板之间;所述胶框与所述侧板连接,且所述胶框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底板平行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导热膜层贴合在所述承载台的表面。

10、可选的,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边缘垂直设置;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和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灯珠,所述灯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与所述侧板连接,且所述胶框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底板平行的承载台,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所述纳米孔膜和所述电热膜都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导热膜层的一端设置在灯板朝向所述灯珠的一侧,所述导热膜层的另一端贴合在所述承载台的表面并与所述电热膜连接。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12、本申请通过在背光模组中增设透光调节膜和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所述透光调节膜中透光孔的孔径,改变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穿透透光调节膜的量,从而达到调节显示面板穿透率的目的。当背光模组的穿透率可调后,背光模组可适用于对穿透率需求不同的显示产品,使得相同显示产品可分为穿透率不同的规格,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显示产品的显示效果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外,当外界环境亮度改变时,例如从室内到室外,外界亮度较大,导致显示屏幕短时间内很难看清,采用本申请的产品后,可通过调整穿透达到不同环境相同显示效果的目的,从而可以改善环境光变化时导致的显示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调节膜为纳米孔膜,所述纳米孔膜包括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分子,所述纳米颗粒的尺寸小于所述聚合物分子的尺寸,所述纳米颗粒设置在相邻所述聚合物分子形成的孔隙中,相邻所述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透光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电热膜和温度控制器,所述电热膜设置在所述纳米孔膜的表面,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电热膜连接,控制所述电热膜发出的热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多个子电热膜部,多个所述子电热膜部间隔并列排布在所述纳米孔膜的表面,所述温度控制器同时与多个所述子电热膜部连接,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子电热膜部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纳米孔膜设置在所述电热膜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电热膜设置在所述纳米孔膜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纳米孔膜为整层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上的结构,且所述纳米孔膜的表面积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的表面积相等;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导热膜层,所述导热膜层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所述导热膜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热膜连接,将所述光源组件上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电热膜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边缘垂直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边缘垂直设置;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组件、光学膜片组件、透光调节膜和调节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透光调节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透光调节膜中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孔径可调节;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透光调节膜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透光孔的孔径。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显示面板的穿透率,提高显示产品的显示效果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郭秋月,叶利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