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8720发布日期:2023-09-20 23:4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特别为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成像尺寸为24mm×36mm的镜头可换数码全画幅相机,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胶卷相机。随着cmos成像芯片性能提升及新功能的出现,比如分辨率由百万像素向3千万像素甚至更高分辨率发展、片上像素峰值对焦功能的出现等等。因此,从传统单镜头反光镜头相机中,去除反光镜及其匹配的峰值对焦模块后,可以大幅度减小镜头的光学后焦长度,从而提升整体成像分辨率,同时将原有相位对焦模块的对焦功能由cmos片上相位对焦功能实现,由此产生的新式无反光镜相机,或称为微单相机、专微相机。

2、当前,随着网络视频直播、vlo(视频网络日志)等新需求的出现,需要镜头对焦时安静、快速,同时需要降低呼吸效应使画面在对焦点变化中保持一致的视场角。然而市面上的镜头普遍存在光圈不足,低呼吸效应较弱的问题。为了匹配新型相机及对镜头的新要求,摄影镜头也需要同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该镜头能浮动式对焦、低呼吸效应、且大光圈。

2、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组成;

3、所述第一透镜组固定设置,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组成,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成光焦度为正的第一胶合透镜组,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正,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组成光焦度为正的第二胶合透镜组;

4、所述第二透镜组移动可调,用于补偿工作距变化,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组成,所述第八透镜的光焦度为负,第九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十透镜的光焦度为正;系统光栏设置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

5、所述第三透镜组固定设置,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和第十三透镜组成,所述第十一透镜和第十二透镜组成光焦度为正的第三胶合透镜组,第十三透镜的光焦度为负;

6、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

7、1.30 < f1/ f2< 1.55;

8、其中,f1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当f1/ f2> 1.55时,近物距视场角将显著小于无穷远处视场角;当f1/ f2<1.30时,近物距视场角将显著大于无穷远处视场角。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透镜组与系统之间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

10、1.1<f2/fs<1.3;

11、其中,fs为系统焦距。

12、当f2/fs>1.3时,对焦组焦距变长,近物距时系统球差、慧差将减小,像质提升,但系统总长趋向变长,不利于镜头紧凑、小型化;当f2/fs<1.1,系统总长可以做较短,但会产生球差、慧差等像差,不利于提高像质。

13、为了更好地控制系统的色差,所述第一透镜、第六透镜和第十透镜均采用低色散材料;

14、即vd1>65,vd6>65,vd10>65;

15、其中,vd1、vd6和vd10分别表示第一透镜、第六透镜和第十透镜材料的阿贝数。

16、为了更好地控制对焦组的球差和慧差,保证系统的像质,所述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

17、0.4 < |r8f/ fs|< 0.6;

18、其中,r8f为第八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所述前表面为靠近物面一侧的表面。当|r8f/ fs|>0.6或|r8f/ fs|<0.4时,对焦组的球差和慧差变严重,对镜头分辨率不利。

19、为了更好弥补镜头的场曲,所述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

20、1.2<|f13/fs|<1.5;

21、其中,f13为第十三透镜的焦距。

22、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1.本发明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采用三个透镜组,第一透镜组为固定组,补偿工作距变化的第二透镜组为移动组,以及固定的第三透镜组,通过各个光学透镜的光焦度的分配,同时采用合理的光学玻璃材质,使得透镜系统的结构形式,透镜的折射率、阿贝系数等参数与成像条件匹配,进而使透镜系统的球差、慧差、象散、场曲、倍率色差、位置色差得到很好的校正,具有良好的宽工作距适用性。

24、2.本发明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当物体靠近镜头时,第一透镜组保持不动,第二透镜组向物体移动,使物体能在像面上清晰成像。这种浮动调焦方式还有利于镜头的防尘、防潮。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与系统之间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六透镜和第十透镜均采用低色散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为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组成;所述第一透镜组由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和第十三透镜组成;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1.30<f1/f2<1.5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呼吸效应大光圈摄影镜头,该镜头能浮动式对焦、低呼吸效应、且大光圈。

技术研发人员:林法官,刘剑芳,王东梅,姜丽,吴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