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7282发布日期:2024-02-26 17:2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特别是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1、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通过接触显影方法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2、图像形成装置的接触显影方法通过在显影单元(显影辊)与鼓单元(感光鼓)接触的状态下执行显影处理来形成图像。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显影辊在显影处理期间以预定压力朝向感光鼓推压,并且以预定压力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

3、在使用显影辊(其在表面上包括弹性层)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以下内容。即,如果在弹性层与感光鼓的表面保持接触的情况下不形成图像(显影辊不旋转)的时段较长,则显影辊的弹性层可能会通过与感光鼓的表面接触而变形。由此,在执行显影处理时可能会出现诸如显影剂图像的非预期不均匀的图像缺陷。

4、此外,作为另一示例,当显影辊在不执行显影处理的时段期间与感光鼓接触时,承载在显影辊上的显影剂不必要地沉积到感光鼓,并且这样的显影剂沉积在记录材料上,其结果是记录材料的污染。无论是否在显影辊的表面上设置弹性层,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5、此外,作为另一示例,当感光鼓和显影辊在执行显影处理的时段以外长时间地彼此接触时,感光鼓和显影辊彼此长时间摩擦。这可能会加速显影辊或显影剂的劣化。在显影辊的表面上有或没有弹性层的情况下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实现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和分离,并保持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接触和分离状态。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盒,用于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处理盒包括:

3、感光单元,包括感光鼓;

4、显影单元,包括显影辊,初始状态下,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相分离;

5、分离结合驱动件,所述分离结合驱动件包括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以及第三作用部,其中:

6、所述第一作用部能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作用部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7、当所述第二作用部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作用部能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力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作用部带动所述显影单元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光单元以及驱动所述第三作用部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8、当所述第三作用部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三作用部驱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保持贴合接触或保持分离状态。

9、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离结合驱动件包括:

10、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作用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动件上,所述第一活动件能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

11、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二作用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活动件上,所述第二活动件能沿第二预设路径移动;

12、第三活动件,所述第三作用部形成于所述第三活动件上,所述第三活动件能沿第三预设路径移动;

13、其中:

14、所述第一作用部能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件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接触,推动所述第二活动件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移动;

15、所述第二活动件于所述第二预设路径移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二作用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作用部能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力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作用部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三活动件沿所述第三预设路径移动;

16、所述第三活动件于所述第三预设路径移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三作用部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三作用部驱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保持贴合接触或保持分离状态,当所述第三作用部移动至远离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相分离或相接触。

17、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为线性移动路径,所述第二预设路径为以第一预设轴线为中心的旋转移动路径,所述第三预设路径为以第二预设轴线为中心的旋转移动路径。

18、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预设轴线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相重合。

19、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活动件连接有第一弹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一活动件能沿所述第一预设路径往复移动。

20、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活动件连接有第二弹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二活动件能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往复移动。

21、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活动件上形成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所述第三预设路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活动件上凸设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一导槽内。

22、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活动件上形成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活动件上凸设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二导槽内。

23、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处理盒被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托盘上时,所述第三作用部能与所述托盘抵接或脱离抵接,以驱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保持接触或保持分离状态。

24、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处理盒包括框架,所述感光单元以及所述显影单元均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三作用部能与所述框架抵接或脱离抵接,以驱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相分离或相接触。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于处理盒上设置分离结合驱动件,来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实现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接触或分离并保持二者的接触或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盒,用于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结合驱动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为线性移动路径,所述第二预设路径为以第一预设轴线为中心的旋转移动路径,所述第三预设路径为以第二预设轴线为中心的旋转移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轴线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连接有第一弹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一活动件能沿所述第一预设路径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件连接有第二弹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二活动件能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动件上形成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所述第三预设路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活动件上凸设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一导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上形成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活动件上凸设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二导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被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托盘上时,所述第三作用部能与所述托盘抵接或脱离抵接,以驱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保持接触或保持分离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框架,所述感光单元以及所述显影单元均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三作用部能与所述框架抵接或脱离抵接,以驱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保持分离或保持接触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盒,用于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盒包括:感光单元,包括感光鼓;显影单元,包括显影辊,初始状态下,显影辊与感光鼓相分离;分离结合驱动件,包括第一作用部、第二作用部以及第三作用部,其中:第一作用部能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部能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第二作用力,第二作用力用于驱动第二作用部带动显影单元靠近或远离感光单元以及驱动第三作用部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当第三作用部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三作用部驱动显影辊与感光鼓保持贴合接触或保持分离状态。本发明通过实现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接触或分离并保持二者的接触或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武新宇,赵文杰,邢静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