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8772发布日期:2023-10-28 23:3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1、由于广角镜头具有视场角大,拍摄画面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安防、车载、视频会议、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随着广角镜头的广泛应用,对广角镜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既要求广角镜头在高低温温差较大的条件下能够不离焦,又要保证广角镜头在白天和夜晚都能够有效的工作,满足拍摄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广角镜头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

2、现有的广角镜头通常由多片透镜组成,当广角镜头的透镜设计不合理时,很难在满足大光圈的同时兼顾可见光与红外波段,以及同时兼顾低成本、小体积和在高低温温差较大的条件下不离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为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的弯月形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以及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其中,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胶合在一起组成双胶透镜;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npd满足:2.7≤h/enpd≤3.7。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3.8≤f1/f≤-2.0。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3.9≤f2/f≤-2.1。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3.0≤f3/f≤4.1。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3.3≤|f4/f|≤6.0。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2.1≤|f5/f|≤9.2。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2.1≤f6/f≤4.8。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6.0≤f7/f≤-3.3。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2.4≤f8/f≤3.5。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胶透镜的有效焦距fj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2.7≤fj/f≤7.9。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a与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的组合焦距fb满足:-1.6≤fa/fb≤-0.6。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9.1≤ttl/f≤11.4。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后焦长bf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1.5≤bfl/f≤2.2。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2.5≤h/f≤3.5。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通光口径dmax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满足:0.4≤dmax/ttl≤0.7。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5.5≤r1/f≤14.6,1.0≤r2/f≤2.1。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满足:-3.0≤r3/r2≤-0.8。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1.5≤r8/f4≤5.5。

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胶透镜中的负透镜的折射率nd与阿贝数vd满足:1.8≤nd≤2.1,15≤vd≤40。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胶透镜的中心厚度dt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满足:0.1≤dt/ttl≤0.3。

21、本申请的光学镜头,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可以实现可见光与红外光共焦,使得光学镜头在夜晚低照度的环境下也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通过采用双胶透镜,可以在兼顾小体积、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在-40℃至80℃的温度范围内清晰成像;通过控制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与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的比值在合理的数值范围内,能够增大射入光学镜头的光束的宽度,从而提升光学镜头在成像面处的亮度,避免暗角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大光圈特性,为光学镜头提供更多的入射光线,有利于增加光学镜头的通光量,增强光学镜头在暗环境下的成像效果,同时能够增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范围,有利于实现广角特性,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信息,满足光学镜头大角度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胶透镜的有效焦距fj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为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的弯月形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以及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其中,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胶合在一起组成双胶透镜;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NPD满足:2.7≤H/ENPD≤3.7。

技术研发人员:曾繁胜,翟林燕,应永茂,蔡聪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