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2966发布日期:2023-12-20 15:0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大镜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口腔及外科手术过程中,一般病人处于平躺状态,医生直立或坐立在病人面前,手术操作区域位于医生视线的下方,手术过程中医生长时间保持低头弯腰观察状态,使得颈椎一直处于向下弯曲状态,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会导致颈部和腰部肌肉酸痛进而引起颈椎和腰椎疾病。

2、目前市场上主流放大镜为直筒式直视放大镜,虽然能够起到放大作用,但是使用者仍需适当低头操作,没有完全解决坐姿问题,长期使用,医生的颈部和腰部依然会酸痛进而引发疾病,即无转向偏折系统放大镜的使用者需要低头观察手术操作区域,导致使用者的颈椎和腰椎因长时间弯曲造成疲劳甚至疾病;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也尝试使用偏折系统来提高放大镜的使用效果,例如中国专利cn112462510a公开了一种倾斜角可调的开普勒放大镜结构,该结构虽然能够尽可能避免使用者低头操作,但是实际使用时,具有较大的像差,且轴外视场的主光线角度偏折较大,导致后续物镜系统口径较大,系统体积和质量均会增加,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

2、从像侧面到物侧面沿光轴依次排布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组合形成第一透镜组g1,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组合形成第二透镜组g2,即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和第二透镜组g2组合构成放大镜系统;

4、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组g1和第四透镜三者相对位置固定,第二透镜组g2相对于第四透镜沿光轴相对移动,以实现焦距变化。

5、优选的,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胶合,组合形成第一透镜组g1,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胶合,组合形成第二透镜组g2。

6、优选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圆弧凸面a,物侧面为圆弧凸面b;

7、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圆弧凸面c,物侧面为圆弧凸面d;

8、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圆弧凹面e,物侧面为圆弧凹面f;

9、第四透镜为斯密特棱镜,且第四透镜具有三个棱镜面,且三个棱镜面分别为平面h、屋脊面i和平面j;

10、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圆弧凸面k,物侧面为圆弧凹面l;

11、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圆弧凸面m,物侧面为圆弧凸面n;

12、第一透镜组g1与第四透镜之间还具有光阑面g。

13、优选的,第一透镜具有的圆弧凸面a的曲率半径为27mm,且圆弧凸面a与第一透镜具有的圆弧凸面b之间的距离为3.5mm,圆弧凸面b的曲率半径为-28.552mm,圆弧凸面b与第二透镜具有的圆弧凸面c之间的距离为2.2mm,即第一透镜与第一透镜组g1之间的距离为2.2mm;

14、圆弧凸面c的曲率半径为9.3mm,圆弧凸面c与第二透镜具有的圆弧凸面d之间的距离为6mm,圆弧凸面d与第三透镜具有的圆弧凹面e构成胶合面,该胶合面曲率半径为18.068mm,且该胶合面与第三透镜具有的圆弧凹面f之间的距离为1.5mm,圆弧凹面f的曲率半径为10mm,且圆弧凹面f与光阑面g之间的距离为6mm,即第一透镜组g1与光阑面g之间的距离为6mm;

15、光阑面g与平面h之间的距离为3mm,即光阑面g与第四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mm,第四透镜的光程为50mm,第四透镜具有的平面j和第五透镜5具有的圆弧凸面k之间的距离为12.8~15.8mm,即第四透镜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为12.8~15.8mm;

16、第五透镜具有的圆弧凸面k的曲率半径为94.058mm,且圆弧凸面k与第五透镜具有的圆弧凹面l之间的距离为2mm,圆弧凹面l与第六透镜具有的圆弧凸面m构成胶合面,该胶合面曲率半径为21.458mm,且该胶合面与第六透镜具有的圆弧凸面n之间的距离为4.9mm,圆弧凸面n的曲率半径为-29.295mm,圆弧凸面n与物侧面之间的距离为350~550mm,即第二透镜组g2与物侧面之间的距离为350~550mm。

17、优选的,第一透镜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laf50e;第二透镜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k9b;第三透镜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f52;第四透镜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k9l;第五透镜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laf52;第六透镜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k21。

18、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9、首先,本申请技术方案可实现观察物面的转向,使用者可以平视观察下方物面。

20、进一步的,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增加视场光阑,消除杂散光,使得成像边缘清晰。

21、进一步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目镜双胶合镜片采用凸凹型式,凹面可有效消除系统像差,减小轴外视场的主光线偏折角度,减小到达物镜时光斑大小,进而减小物镜的口径,有利于减小系统的体积和质量。

22、本申请技术方案克服传统直视放大镜的缺陷,结合斯密特转向棱镜系统,使用者在平视的状态下可以达到同样的观察效果,避免了由于长期低头弯腰导致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23、本申请技术方案还在系统中增加视场光阑系统,克服了传统放大镜存在的边缘视场渐晕现象;

24、进一步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结构,例如中国专利cn112462510a所公开的放大镜结构来说,该技术方案目镜的双胶合镜组镜片的两个面均为凸面,而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目镜中的双胶合镜组靠近棱镜部分的镜片表面为凹面。凹面的存在有助于系统消像差,同时调控轴外视场的主光线角度,使进入到物镜组的光线口径较小,有利于减小系统的体积和质量,显然即解决了使用者低头的问题,同时放大镜的使用效果会更好。

2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与第三透镜(3)的像侧面胶合,组合形成第一透镜组g1,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与第六透镜(6)的像侧面胶合,组合形成第二透镜组g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1)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laf50e;第二透镜(2)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k9b;第三透镜(3)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f52;第四透镜(4)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k9l;第五透镜(5)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laf52;第六透镜(6)采用的光学玻璃为h-zk2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普勒转向放大镜系统,从像侧面到物侧面沿光轴依次排布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组合形成第一透镜组G1,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组合形成第二透镜组G2,即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和第二透镜组G2组合构成放大镜系统;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组G1和第四透镜三者相对位置固定,第二透镜组G2相对于第四透镜沿光轴相对移动,以实现焦距变化。本申请技术方案可实现观察物面的转向,使用者可以平视观察下方物面,同时可以增加视场光阑,消除杂散光,使得成像边缘清晰。

技术研发人员:肖威,孙长波,陈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极晊呈晖(常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