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17093发布日期:2024-01-06 23:1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产品的种类逐渐繁多,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电子纸是诸多新兴显示产品中的一种,并以其护眼、低功耗、应用灵活等优点得到行业内广泛的青睐。

2、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子纸显示产品,很难实现双稳态的性能,使其功耗难以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能够自主形成像素墙,避免在制备过程中预先形成像素墙降低电泳粒子的扩散速度,从而提高电泳粒子的分布均匀性。

2、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4、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

5、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透光图案,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图案之间设置有遮光矩阵图案;

6、电泳溶液层,包括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电泳粒子,所述非极性溶剂设置于所述透光图案和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所述极性溶剂设置于所述遮光矩阵图案和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所述电泳粒子分散于所述非极性溶剂中;

7、其中,所述非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一化合物,所述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二化合物,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被配置为在所述极性溶剂和所述非极性溶剂的界面位置处发生反应并形成像素墙。

8、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处理层和第二表面处理层,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电泳溶液层之间,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电泳溶液层之间;

9、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和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均包括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两侧的第二区域,所述透光图案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所述遮光矩阵图案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1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非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1、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非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和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的材料均包括非极性材料,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和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的材料均包括极性材料。

1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和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均与所述电泳溶液层直接接触。

1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包括异氰酸酯,所述第二化合物包括胺。

1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电泳溶液层中所述非极性溶剂的含量大于所述极性溶剂的含量。

16、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依次设置的驱动电路、像素电极和第一介质层;

17、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像素电极,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

18、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所述子像素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电泳溶液层一侧且依次设置的所述透光图案、透镜层、公共电极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电泳溶液层之间。

19、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0、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制备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21、提供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依次设置的驱动电路、像素电极、第一介质层和第一表面处理层;

22、提供彩膜基板;其中,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上依次设置的滤光层、透镜层、公共电极、第二介质层和第二表面处理层;所述滤光层包括透光图案和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图案之间的遮光矩阵图案;

23、进行电泳溶液滴下工艺,并将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对盒在一起;其中,所述电泳溶液包括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电泳粒子,所述非极性溶剂设置于所述透光图案和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所述极性溶剂设置于所述遮光矩阵图案和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所述电泳粒子分散于所述非极性溶剂中,所述非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一化合物,所述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二化合物;

24、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在所述极性溶剂和所述非极性溶剂的界面位置处发生反应并形成像素墙。

2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透光图案,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图案之间设置有遮光矩阵图案;电泳溶液层,所述电泳溶液层包括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电泳粒子,所述非极性溶剂设置于所述透光图案和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所述极性溶剂设置于所述遮光矩阵图案和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所述电泳粒子分散于所述非极性溶剂中;其中,所述非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一化合物,所述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二化合物,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被配置为在所述极性溶剂和所述非极性溶剂的界面位置处发生反应并形成像素墙。

26、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非极性溶剂设置于透光图案和第一衬底之间,极性溶剂设置于遮光矩阵图案和第一衬底之间,并使得非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一化合物,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二化合物;在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完成之后,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能够自主在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界面位置处发生反应并形成像素墙,像素墙对相邻两个子像素中的电泳溶液进行间隔,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相关技术中由于预先制备像素墙使得在odf(one drop filling)工艺时,电泳溶液的扩散速度降低,避免电泳溶液中电泳粒子分布不均匀;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泳粒子的分布均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7、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处理层和第二表面处理层,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电泳溶液层之间,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电泳溶液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非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和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的材料均包括非极性材料,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和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的材料均包括极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层和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均与所述电泳溶液层直接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合物包括异氰酸酯,所述第二化合物包括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溶液层中所述非极性溶剂的含量大于所述极性溶剂的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依次设置的驱动电路、像素电极和第一介质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电泳溶液层一侧且依次设置的所述透光图案、透镜层、公共电极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电泳溶液层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之间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透光图案,相邻两个透光图案之间设置有遮光矩阵图案;电泳溶液层,电泳溶液层包括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电泳粒子,非极性溶剂设置于透光图案和第一衬底之间,极性溶剂设置于遮光矩阵图案和第一衬底之间,电泳粒子分散于非极性溶剂中;其中,非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一化合物,极性溶剂中分散有第二化合物,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被配置为在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界面位置处发生反应并形成像素墙。该显示面板能够提高电泳粒子在子像素中的分布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黄华,谷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