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7988发布日期:2023-12-25 03:3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像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系统的像差补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像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过程中,投影光刻是最关键的工艺,该工艺需要用到投影光刻机,而投影物镜是投影光刻机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光刻的图形传递能力。光刻投影物镜在装配及使用过程中,由于装配误差、热载荷等原因导致系统会产生一定的z5像散,同时还会出现一定的z17四叶像差,进而对投影物镜的光学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产生的像差进行补偿。

2、现有的像质补偿装置无法兼顾补偿的精度和补偿的类型,而且采用的驱动器数量较多,存在力耦合、位移耦合等问题。

3、因此,如何解决像质补偿装置不能兼顾补偿精度和补偿类型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像质补偿装置,能够在保证像质补偿装置的补偿精度的同时,可以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像差进行补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像质补偿装置,包括:

4、光学元件;

5、镜框组件,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连接光学元件,以固定光学元件与镜框组件的位置;

6、驱动装置,设于镜框组件,用于向镜框组件施加动力,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将动力传递于光学元件,以补偿像差。

7、优选的,镜框组件包括圆形的上层镜框和下层镜框,上层镜框与下层镜框通过柔性铰链连接。

8、优选的,柔性铰链设为多个,多个柔性铰链沿镜框组件周向均匀设置,柔性铰链将上层镜框的下端面和下层镜框的上端面连接。

9、优选的,上层镜框周向的上端面上设有安装槽,驱动装置设于安装槽中。

10、优选的,驱动装置设有四个,四个驱动装置沿上层镜框的周向均匀设置。

11、优选的,上层镜框从中心沿径向设有圆环孔,光学元件设于圆环孔内。

12、优选的,驱动装置是气动波纹管驱动器。

13、优选的,支撑弹片设有三个,三个支撑弹片沿圆环孔的内壁均匀设置。

14、优选的,光学元件与三个支撑弹片通过胶粘或者抵接的方式连接。

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质补偿装置,包括光学元件、镜框组件和驱动装置,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连接光学元件,以固定光学元件与镜框组件的位置,驱动装置设于镜框组件,用于向镜框组件施加动力,以使镜框组件发生变形,进一步的,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将动力传递于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在力的作用下也产生变形;具体来说,驱动装置对镜框组件施加相反方向的动力,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将动力传递于光学元件,以使光学元件在动力的作用下产生反z5的变形,以补偿z5像散;驱动装置对镜框组件施加相同方向的动力,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将动力传递于光学元件,以使光学元件在动力的作用下产生反z17四叶像差的变形,以补偿z17四叶像差。



技术特征:

1.一种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组件(2)包括圆形的上层镜框(21)和下层镜框(22),所述上层镜框(21)与所述下层镜框(22)通过柔性铰链(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铰链(5)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柔性铰链(5)沿所述镜框组件(2)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柔性铰链(5)将所述上层镜框(21)的下端面和所述下层镜框(22)的上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镜框(21)周向的上端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装置(4)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驱动装置(4)沿所述上层镜框(21)的周向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镜框(21)从中心沿径向设有圆环孔,所述光学元件(1)设于所述圆环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是气动波纹管驱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片(3)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弹片(3)沿所述圆环孔的内壁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1)与三个所述支撑弹片(3)通过胶粘或者抵接的方式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质补偿装置,该装置包括光学元件;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连接光学元件,以固定光学元件与镜框组件的位置;驱动装置设于镜框组件,用于向镜框组件施加动力,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将动力传递于光学元件,以补偿像差;具体来说,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连接光学元件,以固定光学元件与镜框组件的位置,驱动装置设于镜框组件,用于向镜框组件施加动力,以使镜框组件发生变形,进一步的,镜框组件通过支撑弹片将动力传递于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在力的作用下也产生变形,此种变形能够实现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像差进行补偿。

技术研发人员:张澜,李澧,周连生,倪明阳,隋永新,杨怀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国望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