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9841发布日期:2024-01-23 12:0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1、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摄像镜头作为其中的重要组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同时,能否使用摄像镜头拍摄出高画质感、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图像业已成为人们选择何种电子产品的关键因素。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摄像镜头,其视场角较小、成像清晰度也较差。因此,如何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的同时兼顾良好的成像质量,成为业界迫切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镜头,至少具有大视场角、高成像质量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所述光阑至所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间距d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满足:0.18<dl/ttl<0.25。

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9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和合理设置各透镜的面型,以及合理调整各透镜的厚度和各透镜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大视场角、高成像质量的均衡。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20<ttl/f<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ih满足:0.2<f/ih<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110<fov/fn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15.0<f1/f<-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123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满足:-13.0<f123/f45<-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满足:-1.8<f6/f7<-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的组合焦距f89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4.0<f89/f<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满足:-5.0<f1/f8<-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1.3<bfl/f<1.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所述光阑至所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间距D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满足:0.18<DL/TTL<0.25。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至少具有大视场角、高成像质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莫景武,黄健新,高博,李伟娜,赖晗,何晓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联拓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