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1494发布日期:2024-02-07 13:2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高端电竞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通常为曲面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显示面板为曲面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连接,并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线。为了使背光模组更好的与显示面板适配,通常需要使背光模组的扩散板和灯板以一定曲率弯曲,但是,灯板通常是以pcb板或玻璃板作为基板,当将灯板弯曲后,容易出现灯板上用于固定灯珠的固定胶脱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背光模组的灯板弯曲后容易出现灯板上用于固定灯珠的固定胶脱胶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3、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

4、扩散板,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扩散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扩散板的入光面与所述背板的第一板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扩散板包括沿曲线段延伸的曲面段;

5、光源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沿所述曲线段依次分布的多个灯板,所述灯板的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相对,所述灯板背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设有多个灯珠。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为平面板。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互平行并沿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灯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灯板与所述入光面上对应点的切线平行;其中,所述入光面在所述对应点的法线经过所述灯板的中点,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距离相等。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用于与所述曲面段相对设置的所述灯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6个。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沿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灯板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灯板上的灯珠密度先减小后增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背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并列设有多排所述灯珠,每排所述灯珠沿所述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上,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在中点处的灯珠密度最小,其中,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距离相等。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第一板面包括沿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安装面,所述多个灯板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多个安装面;或者,

13、所述背板的第一板面设有沿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安装凸起,所述多个灯板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多个安装凸起。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灯板在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16、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和光源组件,所述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扩散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扩散板的入光面与所述背板的第一板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扩散板包括沿曲线段延伸的曲面段;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沿所述曲线段依次分布的多个灯板,所述灯板的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相对,所述灯板背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设有多个灯珠;

17、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连接,所述显示面板为曲面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板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出光面相对设置。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使光源组件包括沿曲线段依次分布的多个灯板,从而使各灯板与扩散板之间的混光距离比较接近,在保证多个灯板与扩散板之间的混光效果的同时,无需对灯板进行弯曲。因此,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将灯板弯曲后,容易出现灯板上用于固定灯珠的固定胶脱胶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灯板弯曲后,灯板上的连接器受力失效的问题。另外,由于灯板无需弯曲,灯板的固定更加方便,不会出现灯板弯曲后出现回弹的问题,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为平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互平行并沿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灯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灯板与所述入光面上对应点的切线平行;其中,所述入光面在所述对应点的法线经过所述灯板的中点,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距离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用于与所述曲面段相对设置的所述灯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6个。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沿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灯板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灯板上的灯珠密度先减小后增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背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并列设有多排所述灯珠,每排所述灯珠沿所述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上,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在中点处的灯珠密度最小,其中,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距离相等。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第一板面包括沿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安装面,所述多个灯板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多个安装面;或者,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灯板在所述曲线段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和光源组件,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扩散板与背板连接,扩散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扩散板的入光面与背板的第一板面相对间隔设置,扩散板包括沿曲线段延伸的曲面段;光源组件设于背板与扩散板之间,光源组件包括沿曲线段依次分布的多个灯板,灯板的一侧板面与第一板面相对,灯板背离背板一侧的板面设有多个灯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使各灯板与扩散板之间的混光距离比较接近,在保证多个灯板与扩散板之间的混光效果的同时,无需对灯板进行弯曲,避免灯板上灯珠的固定胶脱胶的问题,并避免出现灯板上的连接器受力失效或灯板回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创华,辛武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