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7436发布日期:2024-03-13 20:36阅读:9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2、显示设备不断在向着窄边框和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显示设备外观轻薄及安装位置所限,一般会将扬声器设置在显示屏幕下方或后方,即采用下出音或者后出音的方式,这样显示屏幕的正面看不到扬声器,外观较为美观。然而,如此设置会导致形成的声像位置与图像位置分离,无法实现音画合一的视听体验,使得用户观感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可以实现显示面板振动发声,且结构稳定性较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背光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振动传递件,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激励器,所述激励器包括激励器本体和致动件,所述致动件与所述背光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背光板振动;其中,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间隔设置并形成气体层,所述振动传递件弹性抵压在所述背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之间,以将所述背光板的振动传递至所述显示面板。

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具有如下优点: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板之间的多个振动传递件。其中,显示面板和背光板之间具有气体层,显示设备还包括激励器,激励器可带动背光板振动,且背光板的振动可经由气体层传递至显示面板,以实现显示面板振动发声。且由于多个振动传递件间隔设置,这样,显示面板的多个位置可以受到振动传递件的支撑,避免显示面板下凹变形,显示设备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振动传递件呈环状排布在所述激励器本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振动传递件呈放射状排布在所述激励器本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件在自然状态下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垂向的高度,从靠近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一侧到远离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一侧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件在自然状态下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垂向的高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所述气体层的最大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件的硬度和所述振动传递件的横截面积中的至少一者,从靠近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一侧到远离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一侧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本体外侧分布的所述振动传递件的分布密度以及振动传递件的支撑刚度中的至少一者,从靠近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一侧到远离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一侧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上设置有多个光源,所述振动传递件包覆于所述光源的外侧,所述振动传递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为透明的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损件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光源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损件上设置有镀层,所述镀层被配置为对光线进行折射或反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背光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振动传递件,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激励器,所述激励器包括激励器本体和致动件,所述致动件与所述背光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背光板振动;其中,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间隔设置并形成气体层,所述振动传递件弹性抵压在所述背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之间,以将所述背光板的振动传递至所述显示面板。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实现显示面板振动发声,且显示设备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奎宝,李建春,程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